揭秘中国古代攻城器械:翻墙工具全机械化!

我猜很多人都听说过“你脸皮比城墙还厚”这句话。仔细想想,这说明对于“城墙厚”的已经深入人心。其实城墙这种防御工事早在原始社会之时便已经出现了,并且越来越高大与坚固。既然有了城墙,必然就会有人想着要攻破它。

中国最早的攻城法其实非常直接——攻门,这便给进攻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孙子也不得不感叹,攻门难度太大。但当攻城成为必须之时,古代的军事家们也就不得不开始思考如何解决“攻门难”的问题。于是思路有二:降低攻门的难度;不攻门转用其他办法。

而春秋时代以后,除了攻城战法的发明与应用之外,最大的一点就是攻城器械种类的增加及更为广泛的应用。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军事家眼中“攻城”这一概念转变——不再局限于“攻城等于攻门”了。

我国古代,攻城器械的功能可以大致地分为四种:进攻准备;掩护士兵;破坏防守设施;强行登城。而这四种功能则对应着不同的攻城器械。《墨子·备城门》列出了十二种攻城器械与战法:临(临车)、钩(钩车)、冲(冲车)、梯(云梯)、堙(筑堙,yin, 堆成的土山)、水(淹)、突(撞击)、穴(地道)、空洞(挖地道塌墙)、蚁傅(爬墙)、輼(轒輼)及轩车。其中除了介绍攻城器械以外,还介绍了几类攻城战法。而这些攻城器械与战法,在其后也一直沿用并有所发展。

一.进攻准备

商代之时,壕沟已经出现于城池的城墙之外用于抵抗外敌。因此在进攻准备的阶段,为了使部队及攻城器械抵达城门附近,壕桥便进入了将领的眼帘之中。壕桥的长度取决于壕沟的宽度,桥下有轮便于移动。当遇到壕沟之时,推动壕桥架于壕沟之上以供器械、士兵通过。宋代之时更是出现了折叠壕桥。不仅在桥体长度上有所提高,其架设也更为便利。

当然,也有一些情况需要士兵“填坑”的,那这个时候填壕车也发挥了作用。            

二.掩护士兵

(一)轒輼

由于穴地攻城战法的成型,用于掩护士兵挖地道的轒輼车也被制造了出来(轒輼车下面没有底,便于作业)。在轒輼的掩护下,挖地道的士兵可以免受城楼之上袭来的箭雨与落石的攻击,安然地作业。直到地道成型,守军的高墙便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意义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挖地道以外,在《墨子·备城门》中所指的“空洞”,则是在城门下挖出一个巨大的坑洞,先用支柱支撑,随即放火焚烧,城门随之坍塌。因此轒輼车则更多适用于这一种情况。同样功能的还有木牛车、尖头木驴车以及头车等等。



   (二)扬尘车与风扇车

扬尘车的作用很简单,当己方军队用飞梯等攀爬城楼之时,扬尘车对城楼之上的守兵泼洒石灰粉等,迫使守军后退无法阻碍己方部队登城。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特别有趣的“风扇车”。当在地道中遇敌之时,士兵可以退至车后,用风扇车扬洒石灰、簸火或者烟雾来制退敌人。

   三.破坏防守设施

(一)攻城槌

西周时临车、冲车(即撞车)等新型攻城器械在战争中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时对城墙束手无策的局面。《诗经·大雅·皇矣》在记录周文王攻伐崇国都城之事时曾写道,“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便刻画出周军以临车、冲车冲击崇国都城时的场景,乃是种典型的“攻门”的手段。而其中专用于撞击城门的撞车,便是我们所说的攻城槌,临车则更类似于吕公车。

(二)鋨鹘车

由图可以看到,鋨鹘车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车架、木杆和巨大的铁铲。事实上这构成了一个杠杆,车架整体作为支点,当士兵在一端下压木杆时,另一端巨大而沉重的铁铲就会被撬起,狠狠砸向敌方的防御工事。

     (三)吕公车

吕公车是一种多层的塔楼形攻城器械,下有轴、轮用以推进,各层以隔板隔开,在一层间都可容纳士兵。吕公车的正面在上层处无隔板,车内士兵可以借此进行攻击。而车的上层前端则有各种矛状兵器。不难想象,在古代攻城战中,吕公车必然是一种强有力的战具。


(四)床弩

床弩又称弩炮或车弩,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其后、尤其是唐宋时期,被广泛用于攻、守城作战之中。

弩炮是一种安装在架子上的大型强弩,能够发射巨箭,且常能一发多箭。因为弩炮威力强劲,因此就需要多人转动绞车才能张弓发射。唐代的弩炮拉力已达十二石(720公斤左右),巨箭长近一米、粗近十五厘米,一经发射,“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威力极其可观。

宋代的床弩已开始联装两三张弓,其威力自然远胜于前代。此时床弩的射程最高已达1.5公里。不仅如此,床弩还可以发射“踏橛箭”牢牢钉入墙壁之中,供士兵蚁附而上。

(五)抛石机

抛石机又称“砲”,最早应见于战国时期。抛石机是最广为人知的攻城器械之一,也向来是攻城的利器。在官渡之战时,曹操便以“发石车”尽毁袁绍所筑的防御工事,这是可追溯到的最早的文献记录。

宋代的抛石机应用达到高峰,在战争中经常被使用。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围攻汴梁时,攻守双方都布置了抛石机。砲石凌空飞射,场面甚是壮观。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抛石机的结构:支撑的木架、固定木杆的轴承以及用以抛射砲石的木杆。木杆的前端有皮囊容纳砲石,末端系有砲索。当瞄准完毕以后,便由士兵向下猛拉砲索,砲石飞出。图中用以抛掷的木杆只有一根,是单梢砲;如果有两根,便是双梢砲。

《武经总要》中记载的威力最大的抛石机是七梢砲,其木架的脚柱便长两丈,每次发射需两百五十人同时拽砲索,其砲石重近百斤。

除此之外的其他抛石机,也基本采用杠杆的原理,在末端都有砲索供士兵拉拽以发射砲石。如旋风砲、虎蹲砲等。如果在抛石机底部增加轮子,便是车砲。如旋风车砲、卧车砲等。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火砲”与我们熟知的“火炮”并不是一回事。这种“火砲”有两种含义,一种指抛掷燃烧物的抛石机,一种指被抛石机抛出的燃烧物。直到明代以后,“(火)砲”渐渐指代重型管形射击火器,并在之后以“炮”取代了“砲”。

(六)钩车

在《墨子》中提及的钩车,实际上也是一种破坏性质的攻城器械。在宋代曾公亮所著的《武经总要》中记载了两种钩车,分别为三爪的“搭车”、两爪的“双钩车”。无论是哪一种钩车,其目的都是在于对城墙的破坏。陈琳的《武军赋》曾描写道:“钩车轇轕,九牛转牵,雷响电激,折橹倒垣。”钩车的破坏力可见一斑。

四.强行登城

(一)木幔                      

在战场上,攻守双方常常交换箭雨。而这种“互赠”,无论是攻方还是守方,心中只怕都十分抗拒,所以必须有所防护。于是木幔便作为其中一项重要的防护器械在攻、守城中被使用。尤其在攻城之时,士兵从云梯登临而上,箭雨从头顶密密麻麻落下,在此时攻方可以用通过支架将木幔的挡板升至士兵之前,掩护士兵登上城楼。

  (二)云梯

登城梯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城墙与城门难以被攻破,因此选择直接登上城墙似乎更为简单。但筑堙费时费力,因此云梯便应运而生。

最先的云梯可追溯至春秋时期,而且居然是车载的!云梯结构在今日的消防车上依然可以看到。但和现代采用液压作业的云梯不同,古时的云梯是凭借滑轮来控制升降的。前附抓钩固定于城楼上,士兵便从云梯登城而上。

云梯可以通过滑轮进行折叠与展开,而行天桥则不可。与云梯一样,行天桥都是通过彻底的轮子进行移动的。类似的可移动登城梯还有耜车。

 (三)轻梯

云梯由于其质量及体积甚大而难以移动,一方面在攻城时难以灵活操作,另一方面也容易成为敌军集中攻击的目标,于是种种较为轻便的登城梯也渐渐被推广开来。如飞梯、竹飞梯和蹑头飞梯等,都是搭靠在城墙上用以攀爬的轻梯。与此同时,登城梯的应用也带来了攻城战术的新选择:蚁附。从字面上理解,便是让攻城的士卒通过登城工具如蚂蚁般缘墙而上。而在士兵登城的同时,攻方往往会用远程火力对城头进行压制,以减缓登城的难度与死伤。

     至于有同志问为什么守城士兵不掀翻梯子,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手太短。

 不过,就算有了攻城器械,我们还是要说一下,“攻城有风险,上墙要谨慎”。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乐小鱼。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