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终生性疾病吗?

依照现在的医学水平,颈部动脉的斑块难道去除不了吗?基于现代医学的认识,目前可以通过手术来剥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严重的堵塞;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并联合药物来稳定斑块,预防脑血管病的急性发作。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尚没有方法从根本上“消除”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而且,可以预计,与其他慢性疾病过程一样,医学手段永远也不可能逆转其发生、进展,只有可能尽可能预防和控制。看到很多答主都在说,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逆转”颈动脉斑块,这其实是对有些研究的误读。

什么叫逆转?

一个人,如果能从80岁活回到真实的18岁,叫逆转。

如果只能透过“拉皮”“填充”“涂抹”等方法让容貌看上去像回到18岁的样子,那只能叫“修饰”或“装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就像人的老化类似,目前来说仅可能实现极小限度的“修饰”,没有显示出任何可逆转的迹象。

动脉粥样硬化,一个全身性、终生性疾病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大、中动脉的一个长期慢性病理过程。

我们的动脉就如同镀锌输水钢管,动脉内壁光滑的内皮细胞层就如同镀锌管内壁镀锌层防止生锈(长斑块)一样的保护机制。一旦内皮遭到破坏(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吸烟等因素),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就侵入并沉积到动脉内膜下,引发纤维增生和炎症反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我们全身的大、中动脉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因而,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人们更关注心脏的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还有肾动脉等部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因为这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这些重要脏器的缺血会更早引发症状,产生严重甚至致命性疾病,比如,心脏病发作(心绞痛发作、心梗),脑血管病发作(脑梗死、脑出血)等。

更重要的是,这个病理过程几乎是终生性的。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的迹象是主动脉内壁脂肪斑纹的出现,这种变化最早可见于肥胖妇女大月份死胎、流产胎儿的主动脉内膜。对于大多数人来,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在青年甚至儿童期开始。就目前的研究证据而言,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可走,所差的仅是进展的快慢,最终发展的程度。那么,医学界为什么会产生出“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概念呢?

从“血管造影悖论”说起

上世纪60年代一项研究中,接受烟酸治疗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造影显示斑块消退(regression)的迹象,并得到后续更大规模研究的证实。但是,斑块的这种“消退”却几乎没有显示出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作的不良后果。这一现象被称为“血管造影悖论”。

他汀类降脂药治疗大幅度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作,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EVERSAL(逆转)试验”

他汀类降脂药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方面最伟大的进展,早期的一项试验显示,联合辛伐他汀和烟酸治疗减少心血管发作87%,同时血管造影检测到的动脉狭窄程度减少0.4%。后来大量证据表明,尽可能减低血液低胆固醇水平,“一直”会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作的风险。欧洲最新发布的血脂管理指南甚至认为,血液低密度胆固醇没有安全水平标准,就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作的风险而言,“越低越好”。尽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的幅度极其有限,更新的技术,比如血管内超声检测显示斑块缩小幅度不会超过1%,但毕竟显示出可“逆转”的迹象,引发了医学界的一阵兴奋,并激发出系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REVERSAL(逆转)试验”研究。结果却有些令人失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小仅限于大剂量、超长疗程的患者,而且斑块缩小程度限于1%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会被逆转,仅可以被“修饰”

重要的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极其有限的缩小同时,其成分也发生一定的变化,斑块纤维脂肪坏死核心体积保持不变,变化的是斑块的钙化和密度。简单来说,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变和他汀类降脂药为主的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变得相对更稳定,和非常有限的消退(regression)。但是,就整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来说,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存在任何“逆转”(REVERSAL)的可能。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需要从娃娃抓起

经常看答主健康类科普的网友会发现,无论哪一次,说到动脉粥样硬化,答主必然会不厌其烦地强调“动脉粥样硬化只可以预防,不能被治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需要从娃娃抓起”。预防的关键是从儿童期开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任何人不要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逆转”这个说法的误导,认为“等到出现临床症状再进行治疗也不晚”,结果只能是“白白误了卿卿大好的健康年华”。

作者丨挣脱枷锁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