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物的血液都是红色的吗?为什么血是红的呢?

并不都是,血液的颜色通常来自其中的携氧蛋白,这些蛋白质在不同的动物类群身上有不同的起源,结构大相径庭,因此颜色也各异,但杂环化合物以及铁或铜的阳离子又是最惯例的组成,表现出许多共有的特征。

像这样,在差异中体现着性,用偶然应对必然,就是生命现象中最精彩的内容了。

提起血液,几乎每个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红色」,这是因为在现代生态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脊椎动物,通常都有被血红蛋白染红的血液。

血红蛋白大约出现于4.5亿年前到5亿年前的无颌鱼身上,经历过数次基因重复,现在的血红蛋白由4个亚基组成,血液的红色就来自每个亚基中的一个血红素分子。

血红素是一种卟啉衍生物,中央以配位键镶嵌了一个亚铁离子,在适当的氧浓度下,这个亚铁离子就会在一个组氨酸残基的配合下,可逆地结合一个氧分子,但不改变自己的化合价。特别精巧的是,血红蛋白一旦有某个亚基携带了氧分子,就会连锁地改变整体构型,使其余3个氧分子一个比一个容易结合,释放氧气时也同样迅速。我们脊椎动物因此获得了高效率的新陈代谢,在体型巨大的同时动作敏捷而有力。

但某些脊椎动物拥有不同程度的蓝绿色血液,比如绿血石龙子(Prasinohaema sp.)、亚马逊牛奶蛙(Trachycephalus resinifictrix)、长蛇齿单线鱼(Ophiodon elongatus),尤其后者,体长可达1.5米,是常见的垂钓鱼,以孔雀色的鱼片著称。

这类奇怪的颜色同样与血红素有关: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多而寿命短,血红素泄漏出来之后,其中的铁会被回收利用,卟啉环就被氧化打开,成为胆绿素——大多数脊椎动物都会把胆绿素进一步还原成胆红素,在肝脏里代谢掉,但这些动物缺乏胆绿素还原酶,胆绿素就累积起来染绿了血肉,另外某些鸟类还会专门合成胆绿素,用来把蛋壳染绿,便于伪装。

很多软体动物和水生节肢动物也有冷色调的血液,最著名的是鲎,我们会在它们游上沙滩时捕捉它们,从它们体内抽取宝贵的蓝色血液,再用其中的变形细胞制取鲎试剂,这种试剂可以极精准地检测微量细菌,在药物研发中意义重大。

这种淡蓝色源自它们体内的血蓝蛋白,这种蛋白质不像血红素那样包含在细胞内,而直接溶解在血液内,形态近似一个圆桶,内部以两组六个组氨酸残基粘住一对亚铜离子,当这对亚铜离子被一个氧分子氧化,变成铜离子,就让携带氧分子的血蓝蛋白显出了独特的蓝色。

但血蓝蛋白的携氧能力要比血红蛋白差很多,多数陆生节肢动物都直接让氧气在体内自由扩散,只有一些个头较大的蛛形纲动物能在蜕皮时显出明显的灰蓝色。

在动物界几个重要的门中,环节动物的血液要复杂一些。多毛纲的环节动物往往有绿色的血液,比如水蛭。这来自一种与脊椎动物血红蛋白非常类似的血绿蛋白,其中镶嵌的血绿素与我们的血红素也非常类似,只有一个官能团的差别,它在不携氧时显绿色,携氧时显红色,所以他们的呼吸器官总是比身体的其它部分更鲜艳。

而蚯蚓同样拥有红色的血液,这倒不是因为它们拥有和我们一样的血红蛋白,而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独特的“蚯蚓血红蛋白”,用6个组氨酸咬住两个亚铁离子,然后以过氧化物的形式将氧分子嵌在其中,变成三价铁。这种血液在不携氧时呈无色,携氧时呈红色,所以爬到地面上的蚯蚓总是更红一些。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