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成为武汉第四镇?

“十一”期间,武汉的光谷广场成为了网红中的网红,大批博主纷纷前往此处打卡合照,工作日就人流拥堵的光谷这次在节假日也没能休息。

他们是冲着三个月前亮灯的新光谷广场七色“星河”雕塑来的。光谷广场的建设,陆陆续续已经进行了近20年,虽然仍未完工,但雕塑最起码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以前武汉老三镇的居民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看不起光谷,可在这台七彩“过山车”问世之后,他们就不敢再出大气了。

光谷广场与星河雕塑

(图片@图虫·创意)▼

这个具象化的标志,似乎预示着人流攒动的光谷,终有一天会掩盖住老三镇,俨然有成长为“第四镇”的苗头。

但它真的是铁板钉钉的“第四镇”吗?

光谷?

说到武汉的地区划分,就不得不提到“武汉三镇”。这是一个由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共同形成的地理概念,因汉江与长江的交汇,分割出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已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本地观念,同时也是近代武汉城市发展的原点。

长江/汉江与武汉三镇示意

现代的大武汉范围已经远比曾经的三镇核心区要大

(附武汉境内主要湖泊,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汉口镇就是长江以北汉水以北的区域,今天已不存在单独以汉口为名的行政区,地标留着一个“汉口站”保存着名称上的历史记忆,其核心范围就是今日的江岸、江汉、硚口三区。这三区被老武汉们统称为汉口,很少做区分。

汉江北岸的江岸、江汉、硚口区

加上汉江南岸的汉阳区、长江东岸的武昌区

就是老武汉三镇的大致范围了

(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位于长江以南的武昌区基本上就是武昌镇核心区,位于汉水南岸以知音文化而闻名全国的汉阳区基本上就是汉阳镇核心区。

蛇山巅,长江旁

黄鹤楼犹在,不见故人归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河楼正是位于武汉市武昌区

(图片来自图虫·创意)▼

当然,随着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化,与之毗邻的地区有时也可视为其核心区的外延,比如东西湖区、部分黄陂区就可以视为广义汉口镇的范围,青山区、洪山区、江夏区可以视为广义武昌镇的范围,汉南区、部分蔡甸区也可视为广义汉阳镇的范围。

汉口——黄陂、东西湖

武昌——青山、洪山、江夏

汉阳——蔡甸、汉南

新洲区属于其中离对应核心区比较远的了

(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然而和成都、西安这些域内单极城市一样,武汉每年从省内和周边地区净流入的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城市规模也不得不随着人力的进入而扩大。到了本世纪初,不仅老三镇的核心区,甚至连外延区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现象。再加上孵化新产能的需求,另辟一处处远离老城区的功能新区成为了武汉的选择。

如果比较下河南、四川、湖北、陕西四省

省会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

除河南外(省内有多极城市)

湖北其实是省会人口占比最低的▼

虽说从广义上看不论把新区设在哪里,都可以根据两条江的走向认为是三镇的外延,但武汉内部的众多河流湖泊,使得新区与核心区之间仍然有足够的地理阻隔,发展较为独立,也就成为了第四镇的潜在获选人。

湖太多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是长江和汉江以南

(如果为了城市扩张而大规模填湖,也会增加长江洪灾的风险)

(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谁能成为这个今日国家中心城市的第四镇,打破两江划三镇的固有格局呢?

以高科技核心产业为基本盘的光谷无疑是最为有力的竞争者。这并不是它的官方名字,其正式名字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高新区),“光谷”之名来自于2001年的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对标美国“硅谷”),位于洪山区与江夏区境内,算得上属于广义的武昌。

其实是一个相当大的范围了

(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成立了将近30年的光谷,走到今天发展势头可谓强劲。当时还是作为郊县的光谷,如今已经彻底翻身,不仅坐拥多处国家产业基地,还背靠省内“双一流”华中科大,可谓人才济济,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绝非当年吴下阿蒙了。

而且树是真的多(似乎要感谢老校长)

这个环境水平,局长作为北方人着实羡慕一下

(图片@图虫·创意)▼

由于产业密集、人口稠密、商业繁茂,在光谷看到人潮涌动实在是家常便饭,武汉常见的路修现象又让光谷附近的车流因不必要的绕行产生拥堵,本就繁华的光谷看上去就更像是宇宙中心了。

光谷广场综合体(新光谷广场/鲁巷)就是为了解决交通臃肿问题而诞生的。上个月,主体结构终于正式完工。这套工程除了本身的广场建设外,还拥有多条下穿城市道路及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程量巨大。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它的出现将会改善光谷周边的交通环境,补上这个第四镇有力争夺者最为人所诟病的短板。

建设中的光谷广场综合体及地标——星河

(图片@图虫·创意)▼

而新的计划也在酝酿当中。

号称武汉第五大火车站的项目也随之跟进,在光谷广场东约4公里的地方就是光谷火车站(原流芳站),多条城际铁路途经此地,为光谷的交通分流增加了新的选择。目前通往光谷火车站的地铁已经建成,车站仍在建设中,预计明年正式投入使用。

地铁光谷火车站一站已开通半年有余

距火车站开通的日子越来越近

迎来送往的便利增加,也是加速地区发展的一个方式

(图片@图虫·创意)▼

沌口?

光谷的光芒在武汉夺人眼球,但开发区并不只有光谷一家。在广义汉阳的辖区内,武汉三环线外,也有一个以制造业为基本盘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也就是武汉人常说的沌口(中心部分在蔡甸区境内),它也是竞争第四镇的主力成员。

沌口曾是汉江入长江的河口,后因河道转换,这里变成了老汉阳的一部分。在这里开建国家新区,时间和光谷几乎一样,实际管理范围也在一直不断扩容,前后共五次。从本身的蔡甸区辖域到一小部分汉阳区郊区,到经济上管理武汉辖境外的荆州洪湖新滩新区,再到实际管理汉南区(功能区实管行政区),已然变成了一个巨无霸。

沌口(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致范围示意

实际上是一个长江左岸的巨大沿江区域

(图中范围仅作示意,实际边界曲折很多)

(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地盘的扩大,产业的更新,已经帮助沌口成为了武汉内部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它的核心产业就是著名的东风汽车,当地不光是地铁站以东风公司命名,就连街道都是东风大道,足以可见汽车工业在沌口的分量。

东风汽车公司总部,就在武汉体育中心旁边

(图片@图虫·创意)▼

同样由于整车设计和装配企业东风在此,沌口还是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中小企业众多。

除此之外,沌口还有电子电器优势产业,冠捷、美的、海尔、格力等家电巨头齐聚,将其作为华中市场的桥头堡。此外,印刷包装、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也构成了沌口制造业的底蕴。

只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实业界在互联网上的声量也不够大,让沌口成为了一个沉默的巨人。但熟悉武汉经济的人都知道,“科技光谷,产业沌口”,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互补,就是这两大明珠帮助武汉的整体济结构呈良性发展。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自动化生产线

(图片@图虫·创意)▼

可惜沌口目前仅仅形成了由幼儿园到高校的一整套完善的普通教育链,并没有一大群知名高校和各种国家级实验室齐聚于此,文化娱乐活动也受限于汉阳在武汉域内的尴尬地位而显得匮乏,交通通达度和知名度也远不如光谷。

正因如此,大多数沌口人仍然视自己为汉阳人,并不像光谷那样几乎已经成为了一处显著的独立版块,想要参与竞争第四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前几日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式可着实让沌口火了一把,因为举行地点就是武汉体育中心。

这次军运会开幕式场馆就选在了沌口的武汉体育中心

为了这个盛会也是做了相当长期的准备

(图片@图虫·创意)▼

青山?还是其他?

光谷和沌口两个巨头战况焦灼,其他地区也在蠢蠢欲动。

青山就是一个例子。这里的青山范围并不仅仅指今天的青山区辖境,而是指青山区及其附近的洪山区一小部分区域,这里也是属于广义武昌的范围。

青山区与洪山区

(参考2018武汉市地图)▼

青山也是武汉产业的核心区域之一,大名鼎鼎的宝武钢铁集团中的武钢(蒋家墩)就在这里。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作为老牌工业体系的它成为了武汉历史的一部分,不仅是企业,更承担过矿冶局的工作,名气一度比三镇本身还要大。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

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武钢的炼钢车间 图片@图虫·创意)▼

如今围绕武钢形成的一系列社会资源系统也在此扎根,成为了武汉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

青山地区的交通条件也是极为不俗,除了4号线经行和其他线路正在建设外,武汉目前三大火车站之一的武汉站就在这里。其实武汉站是当地人很少有人叫的,因为此站相对汉口站和武昌站来说高铁动车较多,一般俗称“高铁站”或“青山高铁站”(实际位于洪山区),这些都足以显示“青山”二字在武汉人心中的分量。

位于洪山区的武汉站(高铁站)

(图片@图虫·创意)▼

除此之外,武汉的其他一些新的开发区也纷纷表示想要拥有姓名。

比如作为全国花木兰故里之一的黄陂区,它的南部往往被称为汉口北,天河机场以及武汉北编组站还有去年动工修建的天河北站都在此扎根。

另外一些如新洲阳逻港以及为国家级经开区的东西湖(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也有要争夺第四镇的趋势。

通过大规模基建来带动新城建设确实是个办法

不过相比基建投入和汹涌的进城人口

观念和心理上的城市认同却是最难人为打造的

用来工作和用来生活的城市还是有很大区别

(武汉天河机场,图像来自google map)▼

“武汉第四镇”的说法在武汉民间流传已久,在外充满城市自豪感,在内热衷为本地区争取荣誉的武汉人,都想在“第四镇”的争夺中看到自己的家乡上榜。“第四镇”长期只是一个人为制造的词,并不具有实际上的行政与功能意义。

然而跨界截杀总是最为致命,2017年“武汉第四镇”真的被官方钦点,而且它根本不在原有的竞争名单中,而位于偏远的谌家矶和武湖一带。这就是近几年武汉市正在力推建设的长江新城,其在成立伊始就被明确定位为“第四镇”。

这个功能区所处的行政区域

包括了江岸、黄陂、新洲部分地区

其基本盘起步区则是谌家矶和武湖▼

依据规划,这个远离城市中心的小镇,将打破武汉的现有格局,使其迎来由“三镇时代”迈向“长江时代”的战略转型。

其实今天的武汉,已经不是单靠某几个点就能支撑的。目光拘囿于谁是“四镇五镇”,并不足以看清大武汉真实的发展潜力。所有区域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各发展自己所对应的优势产业作用,遍地开花,才能让大武汉的“大”,体现出规模效应,而非“大”而无当。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图虫·创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