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的新中国“立国之战”。但时至今日,对于这场战争,仍有些国人比大洋彼岸的美国人更加不服气,他们常常“津津乐道”于志愿军的几场“败仗”。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他们口中志愿军失败的战例,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场。
白马山之战,正是这屈指可数几场败仗之一,更兼这是一场“韩军击败志愿军”的战役,难逃被反复炒作的命运。
白马山一战,虽然韩军的投入兵力和伤亡人数都数倍于志愿军,但志愿军付出相当大的损失却最终放弃攻取目标,没能达到作战目的,这是无可辩驳的。不过,看起来有些奇怪的是,在这场败仗前后,志愿军都在不断成功获取并扩大战场上的优势,尤其是白马山战后,志愿军逐渐牢牢把握了战场主动权,反倒是在白马山“取胜”的美韩军遭遇双线崩溃。
这到底是为什么?
今天,库叔就来讲讲1952年秋天的这一战事,看看白马山一战与其他要点作战是何关系?志愿军怎样在白马山战后转败为胜?韩军在白马山的“胜利”如何影响全局?
尤其是贯穿其间,可能是抗美援朝中最为搞笑的一支美军。
文 |王正兴
编辑| 黄俊峰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一个团打不过一个连!美司令大怒:给我撤了团长的职!
1952年秋,在一座小高地,志愿军的一攻一守,给美军一个团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就是高阳岱西山,因其海拔194米,也被称为194高地,美方则称之为凯利高地。这个高地正面宽只有大约60米,长约180米,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高地,但因地形突出,又高于志愿军阵地,被作为威胁志愿军的要点,因此美军步兵第3师在这个弹丸之地摆了整整一个连——65团C连,并配属大量火力和防御设施。而他们面对的对手,是志愿军头号王牌师三十九军116师的部队。
9月18日晚,116师以384团二营4连、5连,先后击垮驻守的美C连和接替上来的B连,轻取高阳岱西山,随后由三营8连固守。
20日开始,美军65团组织反扑,然而先后将几乎整个团的兵力投入进攻,却无法撼动志愿军8连这一个连。战斗中,美K连竟因拒绝团长“死也要进攻”的命令而“失联”,出现了长官不知道自己的部队是否在作战中的奇景;打到最后美军能投入的兵力只剩L连及(残兵归拢成的)两个排。这一战打得美65团团长科迪罗上校“精神崩溃”,到最后甚至不惜消耗全部兵力于这个小高地,置自己的防区于不顾,还是他手下的三营营长威尔斯“越级”向副师长达谢尔准将报告情况,才终止了科迪罗的疯狂举动。
美军第3步兵师65团在高阳岱西山惨败于志愿军三十九军348团后,以“联合国军”时任司令克拉克为首的美军高层异常震怒。这也难怪克拉克生气,先是阵地被两个连的志愿军轻易夺走,然后自己的一个团又被一个连的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实在是太丢人。于是,美军对65团进行了突击整训,并且撤掉了败军之将——刚上任没多久的团长科迪罗上校,改命德卡夫上校为新任团长。
此时的美65团肯定想不到,噩梦才刚刚开始。一个月之后,他们将遭遇更加难堪的失败。
2
某些人“心心念念”的白马山,到底是怎样的一战?
美军65团走马换将的同时,这一边,志愿军三十八军在1952年10月对白马山的韩军第九师团发起进攻。
说起这个白马山,一些人就要兴奋起来了。
库叔之前一讲到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的经典战例、英雄故事,总有人不屑一顾地问“怎么不说说180师?”“怎么不说说砥平里?”“怎么不说说长津湖?”“怎么不说说白马山?”
不过库叔就要问一问了,除了这四个,还能举出什么志愿军付出巨大代价却以失利告终的战例吗?也许个别“渊博”的人还能再说出一两个,但不管怎么举着放大镜找,在抗美援朝不可计数的大小战斗中,能找到的这种战例两个巴掌都凑不满。
这恰恰说明,志愿军的败仗太少了,就算挖空心思黑,也只能像复读机一样,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个词:砥平里、白马山……
而既然说到了白马山,今天就不妨来讲讲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战。
在1951年底,“联合国军”通过付出巨大伤亡代价进行反击,终于在志愿军入朝后疾风骤雨的攻势之下稳住了阵脚,停住了节节败退的脚步;而志愿军方面,也解决了“能不能守”这一基本问题,双方由此形成了均势。而到1952年,志愿军又解决了“有没有吃”和“能不能攻”这两个基本问题,重新转入攻势。白马山一战,正是发生在战局由均势慢慢转向对志愿军有利的这一时间节点上。
交战双方的基本均势,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战略格局基础上,那就是著名的“铁三角”。这个以平康为顶点,以铁原、金化为底边构成的三角形区域,正位于战线的中部。其中的平康谷地和铁原平原是朝鲜半岛少有的平坦地区,更是交通要冲,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利用此地来连接贯通东西。
无论哪方完全控制了铁三角,对另一方都是一个巨大威胁。因此双方都在此控制了一些要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在铁三角的底边,美韩军的重要支撑点分别为白马山、391高地、鸡雄山,尤以白马山最为重要。白马山东侧就是铁原平原,背后有三条主要补给通道,分别是宝盖山和天德山之间的汉城至金化的公路和铁路以及宝盖山东侧从铁原平原通往汉城的公路。特别是往金化的公路、铁路是美韩军横贯东西的大动脉。
在很长的时间内,双方其他战线都经常你来我往,但铁三角区域相对规模要小得多。原因就是这里牵一发而动全局。
但随着谈判的僵持,双方不约而同把目光又一次投向铁三角,志愿军代理司令员邓华看中的正是美韩军最重要的要点白马山;而就在白马山激战展开的同时,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已经制定了“摊牌计划”,即将强攻上甘岭。就是如此“巧合”,白马山之战,同众所周知的上甘岭战役,在性质上,的确也有类似之处——它们都是试探性的进攻。
志愿军这一阶段的秋季反击作战中,各军都是自己选定目标上报,而三十八军攻打白马山的任务却是志司直接指定,为的就是摸一摸美韩军的底;范佛里特有着相同的考虑,因此选择了上甘岭来摸一摸志愿军的底。双方都想看一看对方的战斗能力及维持铁三角防御体系的决心。
(图为邓华将军)
结果,双方做出了同样的反应,这里寸土都不能让。
一旦白马山丢失,汉城至金化的主动脉就暴露在志愿军面前,美韩军将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快捷调动军队,同时意味着通往汉城的大门被打开。因此白马山的攻守,志愿军并非一定要拿下,但美韩军丢不起。
基于此,志愿军三十八军进攻白马山,对韩军来说就意味着战事的升级,必然要拼死一战;而对志愿军来说,这只是一次试探攻击,不代表想扩大战争规模。所以在发现韩军不计代价后,志愿军也并不愿意进行无谓的消耗,最终放弃了进攻。
类似的,范佛里特在上甘岭看到志愿军的决心后,也不愿美军继续无谓消耗,但他的进攻并未停止,因为他手里还有大量“消耗品”——韩军。因此韩军作为“背锅侠”代替美军在上甘岭继续流血……
然而,范佛里特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韩军步兵其实是其手中宝贵的资源,在进攻中的战斗力甚至更胜美军步兵,然而在白马山韩军伤亡2.5万(“联合国军”方面统计)的同时,他的选择又让韩军在上甘岭再失数万步兵,那后面的战事,只能美国人自己顶了。
(图为缔造著名的“范佛里特弹药量”的美军范佛里特中将)
在白马山,志愿军在投入兵力远少于韩军第九师团的情况下,伤亡人数7000人,造成韩军数倍的损失,但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却没有实现作战意图,三十八军此战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失败。而韩军第九师团也绝非凭白马山一战才翻身的弱旅,其在此前同志愿军六十五军、四十二军等交手时也多有斩获,其尤擅打山地战,甚至很瞧不上美军的山地作战能力。
白马山一战,韩军第九师团“惨胜”,但却几乎因此耗干了其步兵有生力量,其后果很快就在接下来的战事中显示出来。
3
手里没炮的炮兵专家出奇制胜
为应付志愿军三十八军的攻势,韩军第九师团把自己所有部队都集中于白马山一线(据“联合国军”方面统计,韩军此役累积在白马山投入超过9万兵力)。这样一来,韩军第九师团防区出现了一个大口子,特别是东侧的要点391高地对战场全局有着重要意义,所以韩军将51联队配属给第九师团,并命51联队防御391高地。
志愿军方面,为策应三十八军的攻势,十五军44师派配属给自己的29师87团3营对391高地发起进攻。
10月11日晚,87团潜伏部队进入阵地。10月12日上午,敌军炮兵向潜伏区进行了盲目射击,发射的燃烧弹引燃了87团2营9连1排所在区域。其中一发燃烧弹正落在3班战士邱少云身边,很快烈火烧到了他身上。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到晚上即将发起的进攻,忍受了今天一些人无法理解的巨大痛苦,一动不动、一声不吭,直到光荣牺牲。
(图为邱少云烈士潜伏时被烧焦的冲锋枪)
当日17时30分,潜伏部队发起突击,在半个小时内全歼391高地韩军51联队8连及加强之火器排,击毙连长伊相汶,为邱少云烈士报仇雪恨。
391高地位于铁原东北10余公里处,形状狭长、较为孤立,有南北两峰相对望,外形看起来像两座驼峰。这座高地不仅是韩军第9师团东侧的主要支撑点,更是中部战线美军第九军的要点之一,是铁原面前的重要屏障。
这里到底有多重要呢?从下图一眼可知。391高地南侧全是平坦的开阔地,失去391高地,美军第九军在鸡雄山和白马山之间将无险可守。
391高地的丢失,震惊了范佛里特。
此时他已经制定了强攻上甘岭的计划。为不影响战场全局,范佛里特本来是命韩军第九师团必须夺回391高地。但是韩军第九师团早已在白马山陷入苦战,兵力捉襟见肘。无奈之下,范佛里特只能命令即将进攻上甘岭的美军第7师17团暂时先替韩军守一守,防止志愿军利用391高地继续发展进攻。
10月13日,韩军51联队协同美军17团C连对391高地发起反攻,但仅战至中午就失去攻击锐势。韩军第九师团师团长金钟五被迫抽调预备队29联队2营进行支援,战至10月15日依然未能得手。
随着白马山战斗的结束(10月14日夜志愿军主动从白马山后撤),韩军第九师团以29联队全团之力反击391高地,终于在10月16日攻占了南峰,并在随后8日内与志愿军反复争夺,高地数次易手,但依然掌握在韩军手中。而与此同时,原本攻打391高地的志愿军87团得到命令,前往上甘岭进行支援,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对韩军第九师团有利的方向进行着。
不过金钟五并没有高兴多久。志愿军44师师长向守志并没有忘掉391高地,这次他叫来了132团副团长康星火,命令他率1营、2营再次攻打391高地南峰。
(图为向守志将军)
康星火15岁就参加了八路军,16岁那年就在刺刀单挑中刺倒比他高一头的日军,在入朝前已立功30多次,是一员名副其实的悍将。他本来是44师的炮兵室主任,后改任132团副团长兼参谋长。
但是这次的任务却让康星火很是头疼,志愿军炮兵部队大多都用在了上甘岭方向。韩军重夺391高地后,又构筑了大量的地堡、防炮洞、明暗火力点、堑壕和交通壕,光铁丝网就有6道。康星火长期担任炮兵指挥员,深知在火炮在战斗中的威力。这一次,擅长火炮作战的他却缺少炮兵支援。到底怎么打?
思虑良久,康星火的目光被一道灌溉沟渠所吸引。这道沟渠通往391高地南峰侧后,周围数百米全是1米高的野草,如果利用沟渠派出部队至391高地南峰侧后潜伏,也许能达成出敌不意的效果。
说干就干,一个排的志愿军官兵利用夜色顺着沟渠又一次在391高地潜伏。10月24日晚,随着攻击的开始,韩军猝不及防,132团轻取391高地南峰。
4
先生们,我们又见面了!
由于连续的战斗,尤其是此前在白马山的消耗,韩军第九师团此时已无力再战。范佛里特遂命美军第3步兵师接替391高地之反攻。而美军第3步兵师派上了整训完毕的65团,志愿军又一次迎来了这个“喜感”的对手。
康星火这边虽然拿下391高地南峰,但他和87团一样,没有固守。别看391高地四面全是陡峭的山壁,看起来易守难攻。但死角多,而且康星火缺大口径炮兵支援,美军第九军丢失391高地肯定会全力反扑。缺少大口径炮兵支援,难以打退美军的进攻。
果然,10月25日,美军65团G连已经迅速出动,重占了空无一人391高地南峰。这次韩军换成了美军,康星火接下来又要如何制敌呢?
应该说,康星火确实是一个头脑非常灵活的指挥员。既然缺少炮兵,那就放手让美军再占,别看高地山壁陡峭,但可以利用死角多的特点发起偷袭,还能减少美军支援炮兵的杀伤效果。
康星火想出了这么几个妙招:
一、美国人白天占了,我躲北峰坑道睡觉,就只派几个神枪手、神炮手不停打冷枪冷炮,让你美军休息不得。
二、等部队睡精神了,到晚上我就继续利用各个死角隐秘接敌,摸上你阵地跟你近战,有机会大量歼敌就猛打,等占了便宜后立马就撤。
三、如果没机会大量歼敌,就利用晚上出击的同时顺便摸清美军阵地的设置情况,第二天白天让迫击炮对前一天晚上侦察好的美军阵地进行定点打击。
(图为志愿军狙击阵地)
碰到这样的对手,美军65团G连就悲催了,白天提心吊胆,晚上惊恐万分,很快就疲惫不堪。不过这个连很快就将结束自己的使命,不必再害怕了。在10月26日晚的攻击中,志愿军发现了美军迫击炮弹的存放处。这下康星火大喜,第二天志愿军的小炮弹们如约而至,直接命中美军炮弹存放处。这下美军G连是再不想守了,拼命呼叫支援,并要求第二天在高地周围施放烟幕弹,试图阻挡北峰上志愿军的视线。但一切都晚了,晚上康星火带着部队又来了,一个连从北峰出击,一个连又顺着沟渠绕到侧后,突然发起两面夹击,并且再次准确击中美军新换的炮弹存放点。
刹那间,391高地南峰陷入火海之中。美军G连的士兵在这个时候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中士抛开连长直接自发地向营长报告:再不撤整个连就全完了。
65团新任团长德卡夫对G连的行为非常恼火,10月28日他下令一营前出,配合二营重夺391高地南峰。“进攻”非常顺利,留下的志愿军小分队稍作抵抗就撤回了北峰。正当美军进攻的A连、F连高兴之际,志愿军的迫击炮弹呼啸而至。这帮美国人真是不知道对面那位志愿军指挥官的炮兵指挥官履历,这几天的战斗已经让康星火对391高地了如指掌。只一瞬间,志愿军迫击炮弹就准确命中美军A连的指挥所,连长鲍特费尔当场毙命。于是在一转眼之间,魂飞魄散的美军两个连的士兵全部逃下了南峰,整个高地上只剩下F连连长克罗海特和几个军官。
(图为志愿军的迫击炮火力)
美军65团2营营长贝特斯竭尽全力想把这帮溃兵组织起来让他们重上高地,但遭到了士兵们无情的拒绝。可怜的贝特斯只好呼叫克罗海特等几人赶紧撤回来。
愤怒的德卡夫认为贝特斯营长缺乏控制部队的能力,在10月29日改命1营营长戴维斯接替指挥。于是美军C连再一次登上了无人的391高地南峰,但这一次,让美军官兵担惊受怕的迫击炮打击没有出现。
原来,康星火虽然并不知道他的小炮已经让美国人成为“惊弓之鸟”,但他从美军前一天“主动”撤下南峰的举动判断:美军被打怕了,晚上不敢驻守。所以康星火想了一个新招,这一次大白天的就不打炮了。
康星火虽然没开炮,但美军65团C连仍然怕得要死。随着夜色的降临,美军士兵们再次自发抛弃了军官们,向山下作鸟兽散。突然之间,向山下跑去的美军遭到了侧射火力的打击。原来康星火这次料定天一黑美军要跑,亲自带了一支小分队又绕到了南峰背后设下埋伏。遭到打击的美军根本毫无斗志,这座高地已经让他们恐惧不已,他们只想逃得越远越好。戴维斯营长使出全身功力,也不能让自己的手下回头战斗,美军战史记载“(C连)竟有50多人拒绝(命令)”。
高阳岱西山的教训还在眼前,美军第3步兵师师长史密斯少将不愿意重蹈覆辙。他认为,65团根本不是来打仗的。于是史密斯命令15团接替65团防线,再次命令65团进行彻底整训。
史密斯向范佛里特报告:
一、必须撤换德卡夫这个废物,换一个真正有战斗力的团长;
二、65团要进行彻底的改编,至少清理40%的士兵。
唉,美军65团的这帮大兵,简直不是来打仗的,他们的任务可能是负责搞笑。
5
这场胜利,离不开之前的败仗
美军替换上来的15团,虽然表现比65团要好一些,但也无法应付康星火妙招连出的打击。在被132团“耍猴”了一个月后,美军第3步兵师承认失败,彻底放弃了391高地。继上甘岭战役后,志愿军十五军又赢得了391高地战斗,从此中部战线志愿军牢牢掌握主动权。
(图为康星火将军)
这场争夺战中,范佛里特为了支援391高地的战斗,被迫从上甘岭方向拉过来5个炮兵营。可是对这个“遇事不决,火力覆盖”的美国“蛮牛”将军来说,391高地的战斗正是他难以应付的典型的斗智不斗力。美军无法在391高地南峰立足,也就谈不上攻击北峰,范佛里特的炮兵空有一身力气却使不上。他们白天轰击时,志愿军安安心心躲坑道里;志愿军进攻时,又只是不断袭扰,充分发挥单枪、单炮的威力,美军炮兵还是只能干瞪眼。所以,美军空有强大的火力,其步兵却被康星火的“耍猴术”营造出恐怖的气氛,终使其完全丧失战斗意志,被志愿军耍得团团转。如果说上甘岭比拼的是意志,那391高地比拼的就是智慧。
跳出具体战例,就能知道,不管白马山的败绩,还是上甘岭亦或391高地战斗的胜利,都是整个战争全局的一部分,是不能割裂来看的。
三十八军攻击白马山失利,却使得韩军第九师团以及韩国的补充兵员都填向了这个无底洞,造成了重要支撑点391高地的空虚,给了志愿军可乘之机;391高地的战斗又和上甘岭战役互相支援,都有力地牵制了当面美军第九军,造成美军两头兼顾,分散了其主要攻击手段——火力,以及重要的人力资源——韩军步兵,最后两个方向都遭到惨败;如果没有白马山的作战,韩军将拥有更强大的补充兵员,391高地如果驻守的是战斗力更强,敢于跟志愿军近战、夜战,逐个阵地反复争夺的韩军步兵,这个仗也许并不好打。
而此役大放异彩的康星火,参加八路军前虽然只读过三年私塾,却在丰富的实战中积累大量的经验,精通技术兵种,更能因地制宜活用战法战术。志愿军中的优秀指战员们,受文化教育水平有高有低,但在指挥作战中往往都能不落窠臼,大胆突破常规,灵活地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有这样一群指战员,志愿军能硬生生打败装备技术之强敌,其实并非怪事。
(本文作战示意图为作者自制。)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