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专家说秦人无盔,没希腊人重视防护?那是他根本看不懂秦军军阵》的文章,曾经提及了弩兵轻装无防护的问题。对此,有读者表达了疑问:弩兵轻装是因为不会卷入近战吗?可根据文章描述,秦军弩兵会作为散兵使用,随时有卷入近战的可能啊。对此,本文就来说一下弩兵与着甲防护的问题。
既然要说古代战争中的弩兵着甲问题,本文就以宋军为例,因为宋军被提及的最多两个词是神臂弩(弓)和步人甲。宋朝的神臂弩号称威力大,步人甲则是重量著称。所以不少人印象中,宋军应该是那种手持强弩的铁罐头。但是如冷兵器研究所之前一些科普的,现宋军有不少弩兵防御不足的记载,而且宋军不少军队的披甲率也一般,有的部队甚至直接用绵裘代替铁甲。
是宋军缺钱吗?应该不会,宋朝虽然没有网文说的富裕,但是铁甲还是供应得上的。盔甲和马匹还不一样,只要有铁,甲不是问题。而宋朝不少地方,尤其南方地区到,今天还发现大量的宋代铁钱。从一些记载来看,北宋在公元1000年至1100年间,政府铁的年收入量,少者550万斤,多者824万斤。所以,宋朝不会缺铁。
如果不是财力和缺铁,宋军的弩兵缺乏防护,那就是作战习惯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宋朝军队非常依赖弩,冷研有文章也提过,宋军因为依赖弩导致不少弩手都不会用弓了。尤其南宋在退守江淮地区之后,因为江淮地区本身就是以弩手出名。所以弩的意义更加明显了。在蕲州保卫战中,宋军武库弩箭高达三十万支,床弩75座。
而弩的优点很明显,即弩的拉力可以更大。南宋的军事家华岳就认为,弓力太大的弓,如一石以上的步弓和九斗以上的马弓,都是没有实战用处的“废物”。他认为,马弓拉力应该在六到八斗,步弓拉力应该在七到九斗,这样才有用。因为弓箭本身需要用力拉开,而拉开以后你总得瞄准吧?拉力太大,控制弓都费劲,如何瞄准?而弩就不同了,拉开后因为弩机的存在,给操作者比较富裕的时间来瞄准。而因为拉力大,所以也可以获得更大的威力。虽然网上有传言称,弩的射程只有六十步,但那是明代的手弩。而且其弩机因为没郭,吃不住劲,外加体积小,所以射程不咋地。而宋代单兵弩拉力不小。神臂弓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射远能到三百步,威力能洞重甲。
▲弩机
所以在有工事依托或者枪盾掩护的情况下,面对辽或者西夏的骑兵,基本上几波弩箭下去,对方骑兵步兵就得回去休整和补充兵力了。从当时宋朝西军的兵种构成来看,弓弩手外侧都有长枪手和盾牌手,给这些弩手提供掩护。这种战术从东汉时就有了,对那种喜欢玩骑兵一波流的屡试不爽。但是弩也有自身的局限,因为拉力大,所以很难像弓一样拉开。我们先看看弩的操作方法:立姿张弦时,弩手将弩机立于地上,脚踏弩机前的环,用全身的力气向后张弦。而以坐姿同时利用臂、足、腰之力张弓的弩,使用时将身平坐地上,以弩平放面前。左右脚掌俱揣入拇内,紧接弩劈,撬上腰钩,钩住弩弦。两手拉腰钩索,两脚掌往前一蹬。劈体往后一倒,一齐用力,其机自起,挂住钒构。所以,弩虽然好发射,但是开弩难,一些大弩甚至要多个人帮忙。
所以,穿重甲是很难操作弩的,因为开弩需要身体各部分协调用力。按华岳的说法,弩手甲的形制与马步兵的铠甲不一样。弩手的甲不能太紧,要宽松一些,腿裙的长度要短。其他士兵的腿裙在身前重叠,而弩手的腿裙位置靠后,身前留有空隙。从这段话来看,这弩手的甲防护面积不会很大,护甲首先要考虑灵活性和运动性。
在看看当时不同兵种盔甲的重量,王琪进三色甲”……“枪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五十八斤一两至五十三斤八两”,“弓箭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五十五斤至四十七斤一十四两”,“弩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四十五斤半至三十七斤一十两。”即最重的是枪手甲,下限是53斤,而弓箭手的甲47斤,那么弩手的甲呢?37斤。宋朝的盔甲分身甲和和甲裙,还有披膊和兜鍪(头盔)。一个重装甲士兵应该是底下这个样子。他全套甲五十斤(一宋斤610克)是正常的。而是弩手甲呢?甲裙短了,有少了披膊,所以比长枪手和弓手的甲要轻很多,防护力也要差得多。
《宋史·兵志十一》还提到,绍兴四年,军器所言:"得旨,依御降式造甲。缘甲之式有四等,甲叶千八百二十五,表里磨锃。内披膊叶五百四,每叶重二钱六分;又甲身叶三百三十二,每叶重四钱七分;又腿裙鹘尾叶六百七十九,每叶重四钱五分;又兜鍪帘叶三百一十,每叶重二钱五分。并兜鍪一,杯子、眉子共一斤一两,皮线结头等重五斤十二两五钱有奇。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若甲叶一一依元领分两,如重轻差殊,即弃不用,虚费工材。乞以新式甲叶分两轻重通融,全装共四十五斤至五十斤止。"诏勿过五十斤。根据计算,披膊差不多要5公斤上下,去掉披膊和一部分甲裙,正好比长枪手要轻了十多斤。
我们再看看其他一些记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提到过:甲士自来止〔有〕前后掩心,而无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近岁军中方知带甲之利。这些人盔甲上半身只有身甲。甲裙没提,那么这些宋军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中兴瑞应图》
这幅画是描写宋高宗在打仗里做梦时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外面的护卫士兵的盔甲。这些人盔甲最好的有长长的甲裙,但是上半身只有身甲。其他几个更惨,就只有很短的身甲。
除此之外还有记载,如冷研以前提过南宋光宗时期的训练标准,其中特意提到一个弓箭手在带甲情况下的射箭成绩,以一石二斗的弓在六十步的距离下,十二箭射中六箭为合格;弩手在带甲情况下,以四石的弩在一百步的距离下,十二箭射中五箭位合格。许多人觉得这要求也太低了吧?但是看前提,这是穿盔甲还是使用重弓重弩。所以后来会出现西军以绵裘代替铁甲,这绝对不少缺钱或者缺铁。宋朝后期的叠阵虽然降低弩手比例,也是优化了结构,让弩手得到更好的保护,而不是淡化弩的地位。
所以说宋朝军队存在的护甲问题并不完全财力,也有作战习惯的问题。因为有长枪手和盾牌(宋朝步兵大盾有一个人那么高)掩护,南宋军队虽然缺少骑兵,但是只要训练过得去,在防御战上还是没问题的。但这也是一种悲哀,骑兵不行,你就得依靠弩,可用弩,你就没法重装,遇到喜欢刚正面的女真重装骑兵就容易悲剧。可你要是全员重装玩长枪,女真人还有骑射技能啊……所以只能多兵种配合,但那样部队就会难操作和指挥复杂,打防御战还好,进攻战就容易出问题……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