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50周年,阿波罗计划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当你宅在家中撕开泡面里的蔬菜包,请你记住,这不止是碗中的一撮碎屑,更是太阳神的伟大遗产:截至2015年,阿波罗计划就已经衍生出了1800多项技术,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商店里也有琳琅满目的脱水果蔬零食,脱水的饼干和谷物也是驻地军人和野外旅行的必备食粮——这都多亏了阿波罗计划,NASA为了宇航员能以新鲜蔬菜补充维生素,发明了这项冷冻脱水技术,能减重20%,而保留98%的营养。

泡面需要水,阿波罗计划中登月舱携带的水非常有限,连小便都要设法循环利用,NASA为此开发了碘消毒、银铜合金电极消毒的水净化系统,如今广泛应用于城市自来水净化,以消除水源中的有害微生物。

如果这些干燥的食物洒在地毯上,那么便携式的吸尘器就是最好的清洁工具:像这类内置电源的生产生活工具,最初就是为了方便宇航员的舱外作业而发明的,尤其是内置电源的冲击钻,原本用来敲开月球表面的岩层,获取更深处的矿物标本。

同时,为了制造厚度均匀的、耐压力强的太空服头盔内胆,NASA研发了空气吹塑成型技术,即给模具中软化的塑性材料吹入高压气体,使其快速而均匀地成型,如今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各种运动鞋的气垫鞋帮。

而在更加专业的领域,监测宇航员身体数据的传感系统在今天发展为重症监护病房,实时观察危重病人的生理特征;原本用于增强月球地表照片细节的数字影像处理的技术,也同样在医学上用于处理核磁共振形成的人体影响。

航天器大幅使用的光伏技术能提供长效持久的能源,是当代替代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

阿波罗计划建立的先进卫星系统如今成为监测臭氧层厚度、森林覆盖率、全球气候动态的重要手段,而在航天器中使用过的环境管理传感器,如今发展为适用于各类工业生产的生产环境和排放物状态监测系统。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阿波罗作为人类工程技术的里程碑,值得每一个现代人反复品味:

冷战期间,美苏的航天竞赛接连创造历史,最高潮就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1969年7月16日9点32分,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土星5号高达110.6米,重达3039吨,第一节发动机推力达33997278牛顿,有效载荷达118吨,当之无愧是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飞行器——12分钟之后,阿波罗11号就进入了地球轨道,环绕地球一周半后航天器开始向月球航行,30分钟后逐渐进入地月转移轨道,驶入了前往月球的旅程。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与我们似乎非常亲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月球远地点40.67万公里,足够八大行星连成一串(39.75万公里)全塞进去;就算近地点36.44万公里,也无非少走一个火星的半径而已。

以800m/s到10800m/s的速度奔月,历史3天左右就走完了全程——7月19日左右,阿波罗经过月球背面,20日20点17分,登月舱降落在了兔子的胸前——月球的静海上。

1969年7月21日凌晨2点56分,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左脚踏上了月球,激动而平静地说出了那句历史性的一句话:“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阿波罗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探索之一,这项工程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阿波罗》一书,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最新公布的一批资料,将成为对阿波罗计划的一次全息记录。书中包含了精细的信息图和平面设计,无论图纸、图片甚至到整个图书内容的设计,都由作者亲自操刀。《阿波罗》将带领读者如同亲身经历一般,见证围绕登月计划令人惊叹不已的事实和数据,以及鲜为人知却关乎全局的细节故事,以及有关17段登月计划、12位登月者的一段悠长精致的故事。


想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知识,请在微信搜索「混乱博物馆」,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