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新华社
美国航天局15日发布了具有更大灵活性和更高安全性的下一代宇航服,计划供宇航员在2024年登月活动中使用。在发布会现场,一名身穿新宇航服原型装备的美航天局工程师在地球重力条件下较为轻松地演示了行走、上肢大幅度旋转、深蹲、捡拾岩石和手指精细活动等。
宇航服实际上相当于一种个人防护装备,是为了让航天员在太空中能够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危害,故而在人体周围创造必要的气体成分、气压、温度和湿度等生活环境和条件。航天服又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其中后者一件就价值几千万元人民币。
为什么要穿舱内航天服?
我们知道,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在发射和返回过程中比较危险,所以航天员必须穿上舱内航天服(也叫“防护救生服”)。那么航天服的防护作用有哪些呢?
在座舱减压和氧气丧失时,能提供压力和氧气;若跳伞落入冷水中时,还能防寒;长期失重导致血液在下肢郁积时,航天服还能防止立位耐力下降;在飞行中或着陆后遇到空气污染时,还可以防止人体吸入有毒气体。
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
我们知道,航天服氛围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那么,舱外航天服是什么样的呢,它的作用是什么?人在太空出舱活动时,如果直接暴露在茫茫太空中,会面临失压、缺氧、大温差和强辐射四种危险,以及微重力、空间垃圾等诸多影响。因此,航天员进行太空行走时必须穿舱外航天服。它相当于一艘小型载人飞船,能把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恶劣环境隔离开来,并向航天员提供一个与地面相当的环境,同时提供氧气和正常气压、排放二氧化碳、维持舒适的温度和抵御宇宙辐射等维持生命的各种条件。
穿着美国航天飞机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在舱外作业
舱外航天服是由什么组成的
舱外航天服的组成可复杂了,舱外航天服的头盔由头盔壳、面窗结构和颈圈等组件构成,其中,头盔壳所用材料具有强度大、抗冲击和足够的耐热性等优点。航天员在出舱前,头盔面窗的内部要喷上防雾剂。航天员的手套与服装通过腕圈接连。航天靴由压力靴和舱外热防护套靴组成,通常将踝部活动关节设计在压力靴上,并与压力服相连接。
由于太空行走时间一般较长,所以舱外航天服内装有聚氨酯胶制成的饮水袋。它由进水阀、饮水阀和饮水管组成,用尼龙搭链贴附在服装上身的里面,其中饮水管穿过服装颈部进入头盔,直到航天员嘴巴的右下角。饮水管顶端是饮水阀,航天员只要用嘴一吸阀门,水就流进嘴中。在饮水管的旁边还有一个放置食物棒的长孔,航天员需要进食时,只要一伸嘴即可吃到美味可口的棒状食品。由于手伸不到脸部,舱外航天服中还有挠痒工具。舱外航天服内有“尿不湿”和专门设计的便器,因此在太空行走期间可以小便,但一般不大便。
从 “后门” 进入的俄罗斯奥兰-M “自穿式” 舱外航天服
中国的“飞天”航天服
中国也有自己产的航天服,这一点是不是很让人骄傲?国产“飞天”舱外航天服质量为120千克,单套价值高达3000万元人民币。
中国“飞天”舱外航天服
该舱外航天服最高能达2米,配有1.30米高的生命保障系统背包。“飞天”舱外航天服的手套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做,使用起来既安全又灵活,航天员戴着它能够轻松地握持直径为25毫米的物体。
此外,据美国航天局消息,2名女性航天员将在国家空间站外进行人类首次女性太空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