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有头尾,先从背景说起。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这段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末年,晋国被韩氏、赵氏、魏氏、知(同智,下文同)氏、范氏、中行氏六卿专权。
六卿专权中,猜想,有合作也有斗争。最终的结果呢,还是互相吞并,最终晋国灭亡,只存了三家。过程如下见下文。
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全部被韩、赵、魏、知四家瓜分。
公元前457年,韩、赵、魏联合击败知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6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
晋国有个人,叫做毕阳。猜想毕阳这个人在晋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所以,在他孙子豫让的时候,大家仍然记得他。豫让父亲成就及名声不及其父毕阳那么大,也不如其子豫让。所以,历史在记载这一家三代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豫让是毕阳的孙子。
并没有提及豫让的父亲。
豫让能够承担社会工作的时候,起初,他是给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二家做事的。但是,因为这两家的做事环境并不适合豫让,豫让在这两家做得也很不开心。在仔细斟酌之后,豫让先后辞掉了在范氏、中行氏家的职务。
豫让离开范氏、中行氏两家之后,当然还要继续生存,还要继续做事。所以,豫让还需要继续找工作。这个时候,晋国六卿之一的知氏家里有个职位空缺,并且知伯对豫让也已经有所耳闻,对豫让有所肯定。于是,豫让就到知伯这边来工作了。豫让这个人,做事很有条理,也很用心,到了知家之后,知伯对豫让另眼相待,非常重视豫让的意见,也很尊重豫让的劳动成果。豫让在知家的工作生活,还真有那么一股子如鱼得水的劲儿。
后来,晋国局势的发展众所周知,那就是韩氏、赵氏、魏氏分裂了晋国,各自成立了政权。
当然,赵氏、魏氏、韩氏分裂晋国的过程,其间充满了杀伐、掠夺、吞并等种种血与火的事件。
知氏在晋国分裂中是彻底的失败者,其结果就是知氏灭亡,知氏家族分崩离析,知氏的财产、土地、人民全部被韩、赵、魏所瓜分并占有。
知氏的灭亡过程中,赵氏的领袖赵襄子(嬴姓,赵氏,名无恤,襄子是他的谥号)为恶最多。
知伯活着的时候,对赵襄子看不上眼,处处压制打击他,赵氏得势后,赵襄子在消灭知氏时用力最猛。知家被解决之后,赵襄子觉得杀死知伯根本就不解恨,他把被砍掉的知伯的头颅收了起来。赵襄子找了工匠,对知伯的头盖骨进行了处理和加工,要求匠人们把知伯的头盖骨做成饮酒的器皿。每次拿着知伯头盖骨做成的酒器喝酒时,赵襄子既觉得解恨,又觉得骄傲。甚至在宴请宾客的时候,赵襄子还会把这酒器拿出来向众人炫耀。
所以,关于赵襄子用知伯头盖骨做酒器的事,在晋国,也就是后来分裂的韩、赵、魏三国中广为流传。
韩、赵、魏抄灭知氏时,豫让幸运地出逃,没有被杀死。
豫让出逃后,无处容身,最后躲进了深山老林之中。
在别人,能得一命,应该是天大的幸事。
能得一命,在豫让,似乎并不值得庆幸。
在山中躲藏的那段时间,豫让想了很多,最后,他叹息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哎!想我豫让,在知家容身,得到了知伯的爱护和关照。知家遭遇大难,我却不能一起慷慨赴义,真是令人痛心!”
“人生在世,总是要死的。一个人,一辈子,有一个懂他、赏识他、尊重他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啊!”
“为了报答知伯的知遇之恩,我豫让既然没有死於知氏之难,那么,我就一定要想办法替知伯报仇,以谢知伯对我的礼遇!”
于是,豫让走出了深山老林,开始了为知伯复仇的计划。
豫让知道,知氏的灭亡,赵氏用力最猛,为恶最多。所以,豫让选中的首要复仇对象就是赵氏的赵襄子。
当然,豫让不可能以真面目示人。因为,知家灭亡之后,豫让还是在通缉犯的行列之中。
豫让变易了自己的姓名,并且乔装打扮了一番,他把自己弄成了一个受过刑的人的模样。通过运作,豫让想办法潜伏到了赵襄子的宫室之中。在赵襄子的宫室中,豫让为自己谋求的工作是为赵氏洗刷厕所。
豫让的想法是,在赵氏宫室之中洗刷厕所的时候,只要赵襄子来方便,他便可以见机行事,刺杀赵襄子,为知伯报仇。
这一天,赵襄子去上厕所,也不知道是临时性血压偏高,还是真有所谓的神助,或者他根本就命不该被刺,快要到厕所的时候,赵襄子忽然间觉得自己心跳地很厉害、也很突然。猜想平日里树敌不少,此时的国内外形势十分严峻,有那么多人都在盯着自己,赵襄子觉得需要事事小心,小心事事。这么一想,赵襄子这厕所也不上了。他对手下的人说:
“本公今日感觉心神不宁,或有意外发生。你们派人仔细到家中的厕所里面及厕所边上的房间、储物间、杂货库检查、搜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混进来,或者有歹徒藏身里面!”
底下的人按照赵襄子的吩咐,对厕所里面及周边房间进行了搜查。
搜索一番之后,正在洗刷厕所的豫让最为可疑。赵氏的卫士就把豫让抓了起来。
经过严格的审讯及身份核查,赵氏的卫士最后确定了豫让的身份:
原来,这家伙就是知伯的贤臣,大名鼎鼎的豫让先生!
原来,这家伙变易姓名、乔装打扮混入赵氏宫室的目的就是要刺杀主人赵襄子。
审讯核查清除后,赵氏的卫士押了豫让去见赵襄子。
“主公,厕所果然藏有奸人,并且随身携带了利刃。他原来是知伯家的贤臣豫让,变易名姓,乔装打扮混进宫室内,准备在主公如厕时,对主公不利。主公您看看,要不要杀了他?”
卫士的话还没说完,豫让看见赵襄子,气上心头,火冒三丈,大声叫骂道:
“奸贼,我要亲手宰了了,给知伯报仇……”
卫士们死死摁住豫让,他动弹不得。
赵襄子倒是没有生气,他看了看豫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对卫士们说道:
“你们就不要为难他了,放了他吧!”
卫士们以为自己听错了,问赵襄子道:
“什么?主公!放了他?”
赵襄子冷静地说道:
“是的,放了他!”
“一呢,我相信赵氏卫士的能力,即使有他十个、八个豫让,也近不了我的身,对我构不成生命威胁;二呢,我若命不该绝,再多的刺客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三呢,豫让实为贤臣义士,我不想杀他,成就他的美名,我不想杀他,让国人对我鄙弃。”
“知氏的灭亡,知伯的死去,我赵氏确实多多地参与了这个过程,但是,这是政治斗争的残酷,是权力掠夺的血腥。就算当日我心慈手软,不对知氏下手,其他人也不会轻易就放过知氏。反过来说,如果我处在知氏家族的地位和处境,知氏处在我的位置,他们要照样会解决掉我,不留半个活口的,这就是现实!”
“知氏亡了,知伯死了,知氏没有后人存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知氏的仇,有这位贤臣义士来报,虽然是针对我的,但是,我还是很为他的节义行为、感恩之心感动,所以,我决定放了他。我以后会倍加小心,各位以后也要倍加谨慎才是!”
赵襄子讲完,卫士们就把豫让拉出去放了。
豫让从离开深山的那一刻起,就完全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对于自己的生命,他根本就不在乎。他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
复仇!
为知伯一人复仇!
也为知氏家族复仇!
赵襄子放了豫让,没有打消豫让复仇的念头,相反,更坚定了他复仇成功的决心。
总结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的教训,豫让第二次的复仇计划更加详细周密。
中国人很早以前就开始用漆了,漆是切割漆树之后,从割口处流出来的漆树的汁液,没有加工的漆树的汁液是生漆。生漆会引起一些人的过敏症状。(记得小时候,家乡有老人漆寿材,不让小孩子接近,说是漆会“咬人”。所谓的漆“咬人”,实际就是生漆过敏。而且,这种过敏,很奇特,一般会先从男生的生殖器官开始。过敏后会红肿,奇痒无比。)豫让大概就属于生漆过敏的类型。为了报仇计划,豫让忍受着身体的折磨,在自己身上涂上生漆,生漆过敏后,豫让的全身都生了癞疮,看着就恶心恐怖。
除了涂漆生癞之外,豫让还剃掉了自己的胡须,刮光了自己的眉毛,并且用利器进行自残,以达到改变容貌的效果。
这样一番非常人难以忍受的动作之后,豫让变身成为一个脏兮兮、臭烘烘的乞丐了。
为了检视自己变易身形的效果,豫让到自己家去乞讨。
豫让的太太见到豫让之后,一点都没有认出豫让来。
但是,豫让一开口,他老婆就有些奇怪,这声音怎么这么熟悉啊!豫让的太太在给豫让施舍时,自言自语道:
“好奇怪啊!这个人讲话的声音怎么和我家先生的声音那么相似啊!”
豫让受了自己太太的施舍,匆匆逃离。他觉得,自己的乔装打扮还有破绽,一旦出事,被认出来,不但复仇大计难以成功,最不好的,还有可能累及家人亲朋。
为了变易声音,豫让又经历了一次炼狱般的痛苦。听说吞食火炭可以毁掉嗓子,不再发声,豫让竟然吞下火炭,变成了哑人。
豫让这样做,并不是没有人劝过他,也不是豫让一根筋,只是,没有多少人人明白,豫让对知遇之恩的坚持、对君臣之义的忠贞。
豫让漆身吞炭之前,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了一位知心朋友。豫让的的朋友劝豫让道:
“老兄啊!您的这些办法太难执行了,而且执行起来是要遭受多少痛苦和艰难啊!即便是这么艰难、如此痛苦,您坚持下去,也不见得会有一丁点的结果。”
“按照老兄您的行事来看,说您是一个有志气、有志向的人,恐怕没有人会有半点怀疑!”
“但是,就您所做的一切看,要说您是一个聪明的人,大概没有几个人会认同。”
“依老兄您的人品、才华、干练,如果您愿意去服侍赵襄子,只要您稍稍用点心,相信赵襄子一定会对您另眼相待,把您当成是心腹之臣的。如果您屈就赵襄子,在得到赵襄子的信任之后,在他的身边见机行刺,那么,您就可以达到您报仇的目的了,这不是比您那些痛苦的计划更简单、更有效吗?”
豫让笑了笑,对自己的好朋友说道:
“老弟啊!您说的,自有您的道理。在我看来,您的这种办法,可以说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了旧主公而去杀新主公。这种做法,在结果上论,是可以达到目的的。但是,在道义上讲,是非常破坏君臣大义的。”
“我之所以要坚持漆身吞炭,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报答知伯,就是为了向所有人阐明君臣之义,至于能否顺利报仇,也不是我说了算的!”
“况且,如果按照老弟您所说的那样,我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吃了人家的饭、坐了人家的车、拿了人家的钱、受了人家的恩惠……然后,我又每天谋划着在人家不防备的时候,在暗黑之中置人家於死地,这样实在是不厚道,这样,我也实在是做不来,这样做,也等于对主人家是有二心的。”
“老弟啊,您还没有明白。我之所以要漆身吞炭,按照自己的原则行事,我也知道这样做很难,这样做不一定会有任何结果,但是,我就是要这样做,我就是要给当今和后世那些怀着二心做人、做事的人树立个榜样,让他们因为自己的二心而羞耻、而惭愧”
豫让漆身吞炭之后不久,有一天,赵襄子外出巡视。
豫让早早就打听到了赵襄子出行的消息,他把沿途的情况摸了几遍。然后,豫让找了一个便于藏身、利于行刺的地方躲了起了。
这天,赵襄子的队伍要经过一座桥。当赵襄子的马行进到这座桥边时,他所乘的马不知怎的,忽然就给惊了,嘶叫着跳了起来。
原来,豫让就藏身在这桥下。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豫让身上的气味让赵襄子的马过敏了?难道赵襄子的马有灵性,可以保护主人?
反正,就是这个时候,赵襄子的马惊了。
赵襄子政敌不少、仇人不少,他十分小心,这马一惊,他又预感到大势不妙了!
赵襄子马上想到了上次豫让躲在厕所了的事情。他大声说到:
“肯定又是豫让在搞怪了!马上给我仔细搜查这一带,遇有可疑人等,即刻锁扣!”
赵氏的卫士搜查之后,果然又逮住了豫让。他们把豫让押到了赵襄子面前,赵襄子这次非常生气。面对豫让,他数落责备到:
“豫让啊豫让!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啊?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来刺杀我,你究竟是怎么想的啊?”
“想当年,你也不是侍奉过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吗?大家都知道,范氏和中行氏的灭亡,知伯是主要的推手。你对主人那么有恩有义,为什么范氏和中行氏被解决之后,你不找知伯报仇,刺杀知伯啊?你倒好,不但没有为范氏和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服侍知伯,你这样做,对得起范氏和中行氏吗?这就是你心中的有情有义吗?我就想不通了,你的有情有义为什么不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体现呢?”
“知伯之死,和范氏、中行氏是一个道理啊。知伯可以灭范氏、中行氏,我就可以灭知氏啊!现而今,知伯已经身死国亡那么久了,你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刺杀行为,一直为他报仇呢?你是怎么想的啊?”
豫让吞炭之后,当时是全哑了。过了一段时间,声带有所恢复,所以,豫让后来并没有全哑,他还可以说话,只是声音已经非常嘶哑、非常难听、非常让人不舒服。
豫让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发出很小的声音,他嘶哑着说道:
“您问得很有道理!既然如此,我就跟您讲讲吧!”
“想当初,我在范氏、中行氏家族做事的时候,他们只是把我当普通人看待,把我当草芥处理,那么,按照对等的原则,在对待他们两家时,我自然就用普通人的态度和方式来面对他们的灭亡,我就用草芥来看他们的灭亡了。”
“想我后来在知氏家族干事业的时候,知伯尊重我,把我当作国士、当作有才能的优秀人物来看待,所以,知氏灭亡、知伯被杀之后,我就要用国士的作为、用有才能的优秀人物的行事方式来尊重他、报答他!”
“这样讲,您该明白我为什么要坚持杀您了吧!”
豫让这么一讲,赵襄子觉得很有道理,也没有话可说了。他很为豫让的节义行为所感动。
赵襄子叹了一口气,眼泪都下来了。他对豫让说到:
“豫让先生啊豫让先生!因为您坚持自己的原则,执着地为知伯报仇,您的名声在民间已经广为传颂了。上一次,您来刺杀我,我放了您,这样做,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这一次,您又落到我的手里,我再也不能对您网开一面了,我还要面对下属和制度啊,您也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赵襄子让卫士们把豫让捆绑好,就地正法。
行刑前,豫让对赵襄子说:
“赵公,您慢点行刑。我死之前,还有一事相求,不知您能不能答应我的不情之请?”
赵襄子一直都敬佩豫让是条汉子,在豫让死前,听听他有什么请求,还是可以的。
于是,赵襄子对豫让说到:
“豫让先生,有话您请讲!”
豫让先点头,表示道谢,然后说到:
“赵公!据我所知,英明的领导人不会遮掩人家的忠义行为;忠贞的臣子不会因为爱惜自己的生命就不守志节,为了名节,可以用死来成全。”
“前一次,我准备刺杀您的时候,被您捕获,您大度放了我。因为这件事,大家都知道您是一位贤能的领袖。”
“今天,我再一次被您抓住,您要怎么处置我,我都没有半点抱怨。临死之前,我还有一个愿望,您能不能成全我的志节,把您的衣袍脱下来,让我用刀剑刺那么几下,就算是给知伯报了仇。这样,我死之后,在地下见到知伯,就不会心中有愧了!这样,我死了之后,也不会有任何的遗憾了。”
“赵公,我知道,这样要求,实在有点过分。今天,我是您刀俎上的鱼肉,没有跟您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是,我觉得您也是一位英明的领袖,我马上要死了,这是我最后的愿望。不论您同不同意,我都要把这心里的话跟您说出来!”
豫让说完,赵襄子更为豫让的义气和情深所感动,他让卫士给豫让松了绑。赵襄子脱下外面的服袍,交给了身边的随从。随从接过赵襄子的服袍,交给豫让。
豫让接过赵襄子的服袍,放在地上,然后借来卫士的剑,奋身刺袍。刺完之后,豫让仰天长叹,大呼道:
“豫让啊!你就算是为知伯报了仇了!”
呼完之后,豫让拿起利剑,自刎身亡!
豫让刺杀赵襄子不成,最后自杀身亡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赵国。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豫让之死后,纷纷落泪惋惜不已。
这就是:
士为知己者死!
(全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