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会缓解“猪肉价暴涨”的尴尬吗?

自从以色列不再把猪当作“圣物”之后,这个邋遢的东西就变成了最没有用的动物,人类可以骑马代步、用牛拉车、可以薅羊毛,也能养只狗看家护院或者作为宠物,但面对猪时,我们只能“吃”它的肉,而且,长期以来,猪肉都以“物美价廉油多”而笑傲群肉,深受老百姓欢迎,但2019年猪肉迎来转折年,价格连番增长,截止到9月份达到巅峰,同比上涨54.4%,而且如此势头尚没有停止的意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地很难再吃到正宗的猪肉了。当然,人类之所以伟大 ,正在于我们面对“能源危机”时,不会坐以待毙,而是费尽心思地想出各种办法:一方面,积极分析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协调解决之,比如科学面对养猪场疫情,提高出栏率,同时,在场地、政策、税收方面给予养猪场优惠,以帮助其应对疫情;另一方面,人类是杂食动物,猪肉虽然美味,但远没到“非吃不可”的程度,我们还有牛肉、鸡鸭鱼肉等,更拉风的做法,则是利用科学技术“人造肉”,这些不是小学生常吃到的豆制品,而是真正的“类肉”食物。

总的来说,人造肉分为两种,一种比较简单,本质上就是大豆蛋白肉,主要靠大豆蛋白制成,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是标准意义上的健康食品,但味道很难同真正的肉相提并论;另一种人造肉则相对高端,是利用动物干细胞制造出的人造肉,研究人员用糖类、氨基酸、油脂、矿物质和多种营养“喂养”干细胞,让它不断长大。

高端人造肉,可以批量生产吗?

如前文所述,第一种大豆蛋白肉,其实是一种对肉类形色和味道进行模仿的豆制品,成分健康,但肉味不足,产量基本取决于小学生的热爱程度;而另外一种则是利用动物干细胞,相对复杂,牵扯到技术、风俗习惯、制度,还有最重要的成本。

最早的高端人造肉是由美国和荷兰的科学家制造出来,他们提取动物的目标组织,然后,在实验室中模拟“动物体内”的自然环境,需要反复地调整营养、适宜的PH、严格的无菌条件、渗透压、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等,即便这些都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传感器找到最佳条件,但动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细胞分裂以及自我修复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总之,人造肉的培养只能立足于“非理性”环境中,换句话说,仅依靠现在的技术,高端人造肉培育的“成功出栏”概率非常小,基本属于偶然事件,这就意味着高成本,事实上,如果把美国、荷兰科学家砸进去的钱都算上,高端人造肉的价钱大概是每公斤1万美元,相当于正常猪肉价格的1000倍,显然,这并不符合“量产”的条件。

此外,高端人造肉还要面临政策的监管与控制,而且人类要吃掉如此“有生命力”的东西,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众所周知,如果动物细胞在自然的母体环境中,一些疾病会得到有效控制,甚至终身都不会发作,但如果仅仅是经过实验室里培养皿的培育,就有可能导致突发的病变,而人类食用任何一种新的食物,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比如我们把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称之为勇士,是因为他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替人类寻找食物,还有“性格温和”的西红柿,最早的时候也没有人敢吃,它是如此美味、性温,尚且需要逐步接受,就更要不说,高端人造肉,有可能携带着“病菌”或者不可确定的因子。

食品危机,人造食物或许成为未来新常态?

显然,高端的人造肉彻底进入大批量生产,还有大量的问题要逐步解决,但从长远意义上来讲,人类必须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食品危机”。现在养猪场有疫情,猪肉价格连续攀升,更像是一个小小的警钟,人类未来要面对的食品危机远比“猪肉价格”更加残酷,高端的人造肉,可能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

平心而论,因人类霸占太多的资源,地球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有些伤害甚至是不可逆的。本文讨论的猪肉价格、猪肉疫情背后则是人类的贪婪,不加节制的欲望,肆意地破坏生态平衡。相关数据显示,全球人口到本世纪中叶会达到90亿,需要大量的食品,而生产粮食的农户则会在2050年左右受到限制,他们用来灌溉的水,会被调整到利润更高的工业领域,整体缩减18%,同时,传统的畜牧业也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动物的粪便会污染土地和水源,过度地放牧会破坏生态平衡,如山羊会把草根挖出来吃,此外,人类食用动物,仅仅会钟情于“一部分的好肉”,那些蹄子、骨头以及不可食用的内脏,都会变成非常难以处理的垃圾,仅仅美国一个国家,每年畜牧业产生的“动物垃圾”就高达14亿吨。事实上,如今的人类只不过想吃一个“小小的鸡翅膀”,就需要养一只鸡、杀一只鸡,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再想吃鸡翅,只需要在培养皿里培育一只即可。

毫无疑问,作为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享受着来自整个大自然的珍馐美味,当然,我们似乎也要遭遇来自“杂事”的病菌和戕害。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自然寿命是140岁,正因吃掉太多的食物,而损害生命长度。或许,除了填满人类的肚子,提高饱腹感之外,高端人造肉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良好的控制和培养,寻找到最适合人类的食物,彼时的人类,或许更加长寿,同样,饮食也会变得单调。(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