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次大战人口减半?让数据告诉你,消灭百姓比刀还快的是什么


编者按:网络上,一直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古代每每发生战争以后,都会出现人口减半的现象,中国古代战争的破坏力真的那么大吗?有时仅仅十余万或者数十万军队的对抗,为何会造成数千万人死亡?

史书上,古代战争导致大量人员损失的记载比比皆是。如汉武帝时期征伐匈奴,导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册府元龟》);东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全国有户1067万、人口5648万,到曹操统一北方十二州后民户数却只得汉时的一大郡(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后周末年周世宗统计户口,全国户数为262.6万,然而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数年后建隆元年(960年)户数为96.7万人,人口减少了166万。

▲汉武帝

葛剑雄先生曾在其主编的《中国人口史》根据史书记载的户籍信息作出以下推断:与秦汉之际相似的战乱时期,总人口的损失大都在一半至三分之二之间。如两汉之际人口减少了约50%,自三国至隋期间的战乱多次使人口数下降一半或更多,金元之际北方的人口骤减80%,明清之际的跌幅也达40%。吴松弟的研究证明,宋金之际,北方的人口损失高达总数的十分之四上下,金亡时人口下降了87%。曹树基估计,明末的崇祯三年(1630年)至十七年(1644年)这14年人口损失达4000万,总人口由19250万下降至15250万,降幅达20.78%。如果加上明清之际的人口损失,降幅还要大得多。(《中国人口史·第一卷》)

▲葛剑雄老师

上面这些数据着实让人体会到中国古代战争的可怕,但却又不禁让人怀疑:实际情况真的有这么夸张吗?这时,《长编》的记载再度让人生疑。因为赵匡胤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接手后周领土的,因此不可能造成如此巨大的人口损失。如果再向下翻看,宋代历史中也不乏有一些和平时期户数在一年内骤然减少超过10%、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极高的速度再次回弹的案例。

如此看来,造成户数骤降的不仅仅是战争,甚至用灾年来解释也缺乏力度。为了解开我们的疑惑,或许还得来看看古代户籍的统计方式。古代户籍统计是包含在“上计”一项中的。上计至少起于春秋时期,地方将赋税收入和户口数量等事项层层上报至上级行政组织,最终汇总到中央。比如秦代确立郡县制后,地方县级行政组织需要将其辖下各乡邻的户数、人口等上报至郡,而各郡整合辖下各县信息传递至中央,再由负责上计的丞相进行处理。

▲李斯的影视形象

尽管历代政权对于上计制度都十分重视,但从上计制度的流程来看,对于户籍数字是否准确取决于各级政府能否获得准确的户籍信息。于是乎,决定户数基数的是人口的数量,而决定朝廷所能统计的户数的是朝廷在地方上的控制力。这种控制力不仅包含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还包含了朝廷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力。控制力的缺乏,会造成人口在历史学上的“消失”,也就是除了灾害、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外的户籍的缺失。

▲民国时期旧照

先来看地方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在汉代之时,东海郡总人口达到140万人,辖内38个县级行政组织共计170乡,吏员却仅有2203人,其中负责维护地方治安的有781人。如此小的吏员规模,实际上很难对地方社会进行有效的治理。不仅如此,地方治安也要由乡邑自行维护(《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汉政府甚至鼓励宗族维护正义,可以为血亲复仇。吏员缺失,导致地方政府的行政过程往往依赖于地方势力(《汉代豪族》),而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不同的仅仅是地方势力所拥有的事实权力以及名称罢了。在汉代之时他们被称为豪族,在南北朝时一些则转化为士族,到了明清则称为乡绅。


在初唐时,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掌控力不足,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户籍数量。隋大业五年统一全国以后,全国的户籍约为891万,但至唐武德年间却仅有200万户。不到20年的时间中,人口降至原来的四分之一不到。针对这个问题,陈子昂曾奏:“自剑以南,爰及河、陇、秦、凉之间,山东则有青、徐、曹、汴,河北则有沧、瀛、恒、赵,或遭水旱,兵役转输,疾役死亡,流离分散,十至四五”(《全唐文·卷212》)。除了各类灾害以外,他亦强调了“流离失散”这一点。


直到开元九年(721年)二月,唐廷以宇文融清查户籍,“凡得户八十余万”(《资治通鉴·卷212》),所匿户籍约为当年户籍的12%。但这次清查户籍,依然未能将所有隐匿的户口清查出来。在汉武帝征讨匈奴时,所谓“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更大的可能在于地方势力不愿配合朝廷而隐匿户籍。战争将严重削弱地方政府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大量难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而朝廷官员亦难以控制人口流动。这样一来,户籍的统计将变得极为困难,而上计至朝廷的户籍数量,当然也因大量难民流亡而骤减。

▲武则天的影视形象

比如在安史之乱发生前夕,天宝十三年(754年)唐廷统计得 962万户,然而至乾元三年(760年)却仅仅剩下了193万户。在广德二年(764年)局势稍微稳定以后,户籍数量又增长至293万户。这种情况在唐晚期也出现过,开成四年(839年)户数近500万,但会昌元年(841年)骤降至211万。有一些时候,朝廷对于地方政府的控制力不足,也会导致户籍数量被低估。比如宋初时,由于赵匡胤篡位夺权而来位不正,故而地方政府并不愿意配合朝廷进行上计,这也就导致朝廷统计的户籍数量由后周时262.6万减少到宋初96.7万。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割据政权中(如北汉)也同样出现。直到北宋政府对于地方控制力逐渐增强以后,户籍数量便迅速恢复了。

▲黄晓明:你觉得没有用,我觉得才有用

就此看来,史书里所记载的户籍数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反映的其实时中央政府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力,而战争对于百姓所造成的伤害虽然很大,却远没有户籍记载所刻画的那么吓人。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月照秃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