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每一次哭泣都会感动人,都值得多一星?

对神、恶魔和怪物的恐惧令人兴奋,甚至让人感觉爽。

但真正的恐惧则是带来无尽的痛苦。

下面这部电影用最温柔的方式讲述了最恐怖的故事——

《阿曼达》

Amanda


单看这些海报,感觉清新治愈。

在蓝天的映衬下,小女孩背着包,推着自行车。她没有痛苦,没有绝望,表情平和。

这似乎与“恐怖袭击”这样吓人的字眼无关。

但事实上,她是恐怖袭击的幸存者。

阿曼达,是她的名字。

除了小女孩,整个创作团队都很年轻。

导演才40出头,两位主演都是90后。

男主文森特·拉克斯特生于1993年,拿过三次法国凯撒电影奖提名。

女主角斯塔西·马汀是一位令人惊叹的美人。

看过《女性瘾者》的一定认识她。

跟海报给人的感觉一样,虽然主题是恐袭,但整部电影都很平静,没有水花。

影片中最壮观的一幕也是在恐怖袭击结束后。

傍晚,光线很暗。伤者和死者都倒在青草上。有人在他们旁边哭。到处都是警察和医生。

没有血流成河,没有尸体到处都是,也没有响亮的哭喊声。

这部电影唯一给特写的恐怖袭击所做的事,就是和朋友们一起走到男主角面前,静静地说:

“我能借一下电话吗?我的手机丢了。”

就像我们每天在街上遇到的过路人一样平静。

这个人真的遇上恐怖袭击了吗?

直到路人走远了,才确定真的遇见了。

因为她一瘸一拐,身上有血迹。

最激烈的一幕就是这一幕,其余的都比较平静。

男主叫大卫,是受害者的弟弟。

在恐怖袭击之前,他的生活非常平静。

打零工,约会,偶尔去姐姐家帮她照顾孩子。

一家人关系很好。

事故发生后一切都变了。

他的姐姐遇难了,他和外甥女阿曼达是最亲的关系,但他自己只是个大男孩,他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在生活的压迫下人是会成长的。

即使现实是残酷的,但他还得把这个消息带给他的外甥女阿曼达。

但要怎么说出口?

不安地坐在沙发上彻夜未眠。

第二天早上,他领着阿曼达出去散步,坐在长凳上,拉着她外甥女的手,慢慢地把整个故事告诉了她。

结果,他的侄女没有哭。他哭了起来。

大卫的女友也在恐怖袭击中受伤,子弹击中了他的手臂。作为一名钢琴教师,她暂时不能弹钢琴了。

当然更严重的是心理创伤。

不想见人,走在街上听到鞭炮爆炸时,会吓的跳起来。

恐惧的阴影总是伴随着她。

在各种攻击下,大卫的女朋友决定和他分手,离开巴黎,回家疗伤。

对此大卫当然不能说什么。

因为这次袭击,他们周围的人要么永远消失,要么遭受巨大的伤害。

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作为一个没有受到直接攻击的“相关人员”,让路是应该的。

但大卫的痛苦不亚于当事人。

没有鲜亮的伤疤,但心里早已到处都是伤痕。

比大卫更难的是阿曼达,事情发生时,她只有7岁。

当她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她没有哭。

拧眉歪嘴,表情有点苦恼,像作业写不出来。

一路上跟着舅舅,模样很平静。

路过河边时,要求舅舅把她带到桥上,坐在那里,望着闪闪发光的湖面看了一会儿。

直到一路走到她母亲遇害的广场,她看到门被锁着,有人拿着枪站在门口守卫。最后,小女孩忍不住哭了。

当早上醒来看到舅舅时,问的第一件事是:为什么我妈妈不回来?

得到的答案是,“你妈妈再也不会回来了。”

她有点困惑,反应了一路,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是啊,这太难了。每个人都一样,更不用说她才7岁。

加上这一次,阿曼达全片一共哭了四次。

第二次发生在一个晚上,阿曼达朝着不会照顾别人的舅舅生闷气,然后躺下睡觉。

睡着睡着,坐起来哭。

舅舅过去安慰她,问她是否做了噩梦。

第三次,舅舅临时有事,把她送到姑妈家,在姑妈家门口,她叫舅舅不要离开。

然后她哭了。

流了两滴眼泪,就又说她没事,然后进了屋。

每次阿曼达哭,其中的内容都比上一次哭要多得多。

第一次是刚相信了母亲去世的消息。

第二次是证实消息后内心发生的一次反复。

第三次是接受事实后变得脆弱,可又不让自己脆弱。

她仍在努力消化和接受母亲已经去世这件事。

到了阿曼达第四次哭泣,这次内容更为复杂。

袭击发生前,母亲买了几张网球比赛的票,并计划带阿曼达一起去。

结果,他们再也不能履行诺言了。

于是舅舅按计划带阿曼达去伦敦看比赛。

在比赛现场,一方总是赢球,而另一方则连输三分。

阿曼达突然大哭起来,比前三次更伤心。

她哭着说:“猫王已经离开现场。”

这句话是她母亲生前对她说的。意味着没有必要期待。一切都结束了。

阿曼达看了看球场上的情况,哭着说出了这句话。

直到这时,她才真正接受母亲的死。

一切都结束了。

母亲不会回来了,更别说和她一起看网球赛了,生命中的意外终结了她和她母亲的未来。

别指望了。这个小女孩在悲伤中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蜕变。

在《阿曼达》里,我们看不到一种直截了当的痛苦,所有的痛苦都笼罩在茫然之中。

痛苦和悲伤都在我们身后,人们需要反应时间。

痛苦是会发酵的,当痛苦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茫然、怀疑和拒绝。接着就是把自己裹起来保护自己。

至于从亲戚和亲人的角度来看,同情心是随着时间发酵的东西。

走的人走了,活着的人要想活下去,但生活方式却不一样了。

痛苦这种“东西”,不管你把它藏得多好,它永远不会消失。

我们就应该面对它,我们必须面对它,因为疼痛是人类最重要的自卫机制。

只有当你感到疼痛时,你才能知道如何治愈它。

而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资格说“我理解你的痛苦”。

轻易的用肤浅情感来判断一个人的痛苦,那只会让你显得麻木无知。

因为只有自己才知道这个伤口有多深。

他们其实都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