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买车不那么在乎操控性?

按照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所以中国人买车真的不那么在乎操控性吗?别说,还真是。何以见得呢,举个简单粗暴且直观的例子,随手截一张今年8月国内市场的轿车销量排行,就榜单上这些个耳熟能详的车型,能与“操控性”这三个字挂上钩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而促成这一局面的因素,其实是多种多样的。

操控性是个啥,能吃吗

大多数消费者在买车之前的大抵流程都是相似的,一般先确定预算,再在轿车和SUV中纠结一番,而后列出几个竞品,看看配置差异,比比空间大小,查查车主口碑,最后问问优惠幅度,挑个相中的车型就算完事了。

当然这其中的步骤跳掉一两个也是经常的事。比如遇到的销售小姐姐特别好看,可能她说啥就是啥,你也就直接下订了。

而以上的这些个选车标准,说到底都是可以被具体物化及量化的。

预算没的说,花多少钱办多少事,就算通过按揭拉高购车预算,那也得考虑自己的实际还款能力。

车型基本跟着需求走,能接受两厢的我们一般默认其汽车消费观已经相当成熟;什么都想要的那选台三厢轿车算是不会出错;而但凡有一颗说走就走的心,那瞅了眼SUV基本就回不了头了,全然不顾同价位SUV得比轿车低一个级别的客观事实。

配置必然是国内消费者选车时的重头戏,也甭管具体都是干什么的,也不在乎一年到头能否用上一次,反正基本原则就是:有总比没有好、多总比少来得强。

至于操控性呢,这玩意实在太主观、太不好描述了。

你寻思着逛逛论坛看看看大神们是怎么说的,结果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词,“转向精准”、“指向性强”、“车身灵活”等等,看起来实在颇为玄学。

可你要是自己去试驾吧,一个非常现实且残酷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不在少数的消费者并不能分辨出一台车操控性的好坏。很多人没有机会去感受不同的车,所以对于转向的手感、动力的响应、刹车的线性、车身的动态表现,完全无法建立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

就好比跑去4S店试驾,说今天我来出份考卷,看看你们这车的操控性如何。结果出去开完一圈,试驾车也给了你答案了,可你还是不知道它能得几分,原因就在于你自己也不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你压根也不知道评分标准是什么。

那这事有解吗?说实话挺无解的。我们学车的时候不是桑塔纳就是老捷达,所以对于车辆操控性的启蒙认知就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就像给你吃的第一顿饭是到处搜刮来的残羹剩饭,那之后哪怕仅仅只是一顿街边的廉价快餐,你也会觉得这顿比之前吃的实在要好太多;而如果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其他美食,你对快餐的认知就会保留在极高的评分上。

关键汽车还不是个快消品。也许你今年买了苹果,明年又心血来潮换了个华为,那两边的优缺点瞬间一目了然;但汽车呢,一台车起码得开个好几年,按照这样的频率,所能接触到的车型依旧寥寥无几。

有限的成本如何分配

就跟你玩游戏似的,好不容易打赢一老怪,系统给你的经验值奖励就那么多,到底是用来升级攻击力、防御力还是其他有的没的,是不是够你纠结好一会的?

同样的道理放到汽车行业也一样适用,大多数同级别、同价位的车型,车辆本身的硬件成本是相差无几的。

那么问题来了,差不多的成本预算,无非就两种选择,要么放在你看得见的地方,要么放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所谓看得见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造型好看的车身钣金、“视觉效果更加饱满”的大轮毂、与之配套的大尺寸轮胎、车内大面积的搪塑材质、全液晶仪表、特大号中控屏、真皮座椅等等。基本上你站在车外、坐在车内,能直观看到摸到的部分,都能被归到“看得见”的范畴。

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能给你带来豪华感、科技感的配置,跟操控性都挂不上关联;且恰恰由于这些配置的存在,一定程度压缩了与操控直接相关的硬件配置。

举几个例子。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用车型开始使用双离合变速箱,真以为仅仅是因为换挡速度快?那为什么奔驰宝马B级朝上的车型几乎都还是一水的AT变速箱?在城市拥堵工况下,有几台双离合敢说自己低速挡的换挡平顺性能媲美AT变速箱?

同样都是前麦弗逊悬架,下摆臂是单层冲压、双层焊接、又或是铸铝材质,对于簧下质量和悬架刚性强度都会产生不同影响。

也许配置表上标的都是麦弗逊,可最常见的单下摆臂式和高阶的双球节完全就不是一个东西,带来的转向手感和车身动态又都是截然不同的;再比如大家都交后连杆多悬架,但具体到底是双连杆还是三连杆、四连杆、五连杆呢,所对应的悬架几何完全是天壤之别。

又或者副车架是半框的还是全框的、材质是钢的还是铝合金的、衬套是橡胶的还是液压的、转向比是固定的还是可变的、刹车是单活塞浮动卡钳还是对向双活塞的等等,这些与操控品质息息相关的零部件,恰恰都“隐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而对于主机厂而言,一味的在机械素质上砸钱也是一件很亏的事。

好料都都用在了看不见的地儿,那相对应的,表面上的配置必然就得压缩;又结合消费者只会说“为什么隔壁XX有屏幕而你家没有”,绝不会问“为什么隔壁XX是橡胶衬套而你家是液压衬套”,所以大多数的主机厂会如何取舍,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但这样的局面也不能用一句简单的“劣币驱逐良币”来概括,毕竟操控和舒适都是消费者的正常需求,也不存在孰高孰低的说法。

当然,想要兼顾也不是没有办法,可以提高预算范围嘛。不然高级别车型为什么卖的贵?难道仅仅是因为尺寸大?所以车不够好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车是工具还是玩具

需不需要追求操控性,其实还取决于汽车于你而言到底是工具还是玩具。

大多人给出的答案,其实都会是工具。那么对于一台工具而言,车到底有没有必要过分追求操控性?操控性好的车,大抵是有部分共通之处的。比如车身一般较为低矮,尺寸也不会做的太大,毕竟重心和重量都与操控性成反比。

又比如追求操控的车悬架大多会调的比较偏硬,发动机的动力响应更快,变速箱的降档反应也会更迅速。但所有的以上这些属性,带给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影响几乎都是负面的。

所以问题来了,到底是要你一个人开的爽,还是车上另外四个座位的乘客坐的安心?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一台保姆车加一台大玩具显然是最理想的配置;但如果仅仅是家里的唯一一台车,通过牺牲舒适性来换取操控性的做法,某种意义上讲是有些“自私”的。

而且就算是玩具,在用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还是会承载一定的工具属性。所以当你被堵在无穷尽的车流之中时,一定会怀念“剥夺”了漂移乐趣的电子手刹+autohold;而当你忙完了工作却还需要赶几百公里高速的时候,曾经嗤之以鼻的辅助驾驶系统此时此刻就俩字:真香。

再者说,国内的用车大环境也在一定程度削弱了汽车的玩具属性。

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国内更多的常规用车环境都集中在了城市。那么日常所面对的用车环境,无非就是极其频繁的起步、制动、刹停,外加90度左弯和90度的右弯。所以在不违反交规的前提下,能体现出车辆操控性的科目确实不太多。

至于非城市地区,其实用车环境要比城市好上太多。不但车辆的数量不多,没有无穷无尽的堵车,关键道路的也不再那么规整。但是,国内乡镇的经济水平是要低于城市的,这部分居民的购车目的大多停留在方便出行、维持生计阶段,汽车扮演的更多是生产工具的角色,这时还来聊操控颇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但在很多公认“操控性好”的车型的发源地,欧洲市场,呈现出的完全是另外一幅场景。同样是城市周边的乡镇,但因为当地的路况条件好、限速放的很宽、路权意识鲜明,所以当地消费者有条件在乡村道路开的很快,因此自然就会更在乎车辆的操控性。

再者,欧洲当地的用车环境的差别与国内相差很大,单次出行的时间往往没有国内大城市这么长,所以欧洲消费者对舒适性配置的要求往往没有国内消费者那么高,已草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版本,比如欧洲的MINI许多都没有天窗,或者明明都到了Cooper S的版本,但却用着卤素光源的低配大灯。

所以国内消费者不那么在乎操控性的传言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但倘若因此断言国内的用车需求是畸形的显然也不合适。这就跟欧洲看我们满大街都是加长版很费解,美国看欧洲满大街两厢车很奇怪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用车环境造就一方汽车文化。

所以,存在即合理。

当然,我还是喜欢操控性好的车。

来源: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