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挖出的2千年前的泥板,解读文字后,得出1个惊奇的发现

翻阅人类古代历史,人类不同的文明间,不约而同地记录了一件形式上大致一样的事,即所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大洪水。

在中国大洪水对应的是大禹治水,依靠着成功治水的能力,大禹成为华夏大地各大部落的共主,他的后人开创了我们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夏”。

在西方主流的基督教文化里,切合的则是诺亚方舟的圣经故事。相传创造世界的上帝耶和华,在巡查他所创造之物之时,发现世界里充满了败坏和不法的邪恶行为。

而这违背了上帝创造一个积极向上世界的初衷,于是上帝将这次创造认定为了失败,决定用一场大洪水,扫清邪恶之物。

就在上帝准备动手之时,他发现了一个依旧心存善意的人,这个人类叫诺亚,在上帝眼中,他是个义人,在当时的时代是个完全人。

为了不伤及无辜,上帝在大发洪水之前,嘱咐诺亚提前修一艘大船避难,并赋予了他,日后重建人类世界的重任,要求不但他个人与家人要上船,那些牲畜与鸟类也按照雌雄一对地带上船。

诺亚将船修建好后不久,“大洪水”如约而至,世界进入了归零状态,只有留在诺亚船上的生物,成为了上一个世界的幸存儿,新世界的开创者。

古代宗教人士常说,圣经是神所默示的经典,圣经的内容在神权时代,是不可质疑的权威。诺亚方舟是记录在圣经的开端《创世纪》中的第6章到第9章,是整个圣经体系世界观的基础,因而大洪水的这个故事,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认为是圣经的原创经典。

然而这个“原创”二字,从小袁今天介绍的这件文物来看,可能要稍微打个引号了。文物的名字叫大洪水记录板,所用的材质是泥土,所以小袁在标题里说它是一块泥板。

根据相关科学设备的检验,这块泥板被制作、使用的年份,是在公元前700年至公元前600年,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从结构上说,泥板子不是特别的完整,它的左边、右边、下边可以明显地感受出,已经完全破损了,但好在这个板子足够大,剩下的“残骸”测量下来最长的地方达到了约15厘米。

也正是得力于这块板子够大,楔形文字专家史密斯在上面发现了一段完整“故事”记载。但当史密斯用专业的知识,逐步破解开泥板上楔形文字内容之时,他从内容中得到了1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圣经中的故事,可能并非编写这本书的人的“原创”。

在泥土板子上,清晰地写着1个神,告知1个男性,大洪水将席卷整个世界,叫他提前造一艘船,并将生活必须的禽兽纷纷装进去,进而躲过大洪水活下去。

这个故事虽然描述上以及出发点,可能和圣经上有出入,但是整个故事结构几乎完全一样。同时从圣经是在耶稣诞生之后,才逐步被完整的编写出来可知,圣经故事中的诺亚方舟可能要比泥板上神的故事,晚了数百年。

而这无疑从侧面证明了,圣经它跟我们的《诗经》一样,是编写者综合当地流行的神话传说,统编在一个系统里。可能在圣经出现之前,圣经里的很多故事,早在中东地区被口口相传,不过当时的主角可能不是上帝、耶稣。

若对您有帮助,期待您关注“袁载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