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尼茨“狼群战术”改为“化整为零”,效果如何?

1944年1月,随着意大利投降,并成为同盟国的一员,盟军开始向德国南部进攻。尽管德国空军凯塞林元帅构筑的“古斯塔夫防线”迟滞了盟军的脚步,但德国依然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局面。尤其是海军,更是惨败大西洋,落荒而逃。

此时的邓尼茨心情很复杂,曾经不可一世的潜艇部队,成为盟军护航编队眼中“谈狼色变”的“幽灵”,现在只得缩在洞库内不敢“露头”,成为“过街老鼠”,谁都能踩上一脚。部队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让邓尼茨更加不能忍受的是,来自内部的指责。

由于各战场不利的局面,德国面临着全面防守和如何防守的问题,德军最高统帅部不得不重新审视下一步的行动。于是,各路德军高官齐聚一堂,但会议上很难拿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反而成为一场无休止的相互指责。

一是,陆军的发言尤为激烈,将矛头直指德国海军和空军。在他们看来,在每一个至关重要的战场上都是由陆军担任主力,而空军的配合不到位,海军也不能保证后勤物资的安全,尤其是德国潜艇兵败大西洋后,盟军的前线实力大为增加。

有了充沛的物资弹药,盟军的攻势越来越强,而德军的物资供应随着同盟国海军的封堵,却愈发的供给困难。陆军面临的颓势,海军、空军有很大的责任,如果要改变这被动一局面,海、空军应该出动出击,配合陆军行动。

二是,德国空军元帅戈林不认同陆军的指责。他指出,如今在指挥意大利战役的是空军将领凯塞林,这是空军配合陆军最好的表现。当然,也正是他的“卓越”指挥,将登陆的盟军堵在“古斯塔夫防线”外,这是对陆军最大的支持。

他同时抱怨,凯塞林不止一次地向他反映,海军的配合行动相当薄弱,任由盟军的增援部队和物资通过海上运输登陆西西里岛,而自己的补给往往送不上来。这样的局面不改变,德国在意大利很难支撑下去。狡猾的戈林将“皮球”又扔给了邓尼茨。

没有想到的是,听到这里的“小胡子”突然指责起邓尼茨:“英国人的潜艇能够支援陆军行动,而我们的潜艇在直布罗陀海峡却一无所获。”原本,多少有些“理亏”的邓尼茨并不想与陆军、海军去争论谁的过失,听听牢骚也就算了。

但“小胡子”的指责,让他坐不住了,这分明是对海军的彻底否定,这不是个人问题,他要为海军据理力争。“我们的潜艇在海上单打独斗,却没有英国潜艇可以自由出入的环境。如有相同的条件,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战果,因为他们是优秀的艇长”。

邓尼茨也有自己的“苦水”。

首先,在德军中普遍存在陆地意识大于海洋意识,这直接导致海军的建设相对滞后。尽管战前“小胡子”与英国达成协议,海军提议建造的各类战舰提上了日程,但准备5年完成的造舰任务却因为“小胡子”迫不及待发动二战,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而陆军和空军的装备在优先考虑的情况下,成为当时全世界范围内实力最强的两个军种。“闪击战”威震全世界的时候,怎么不提海军的保障有力;现在打了败仗,却将失利的责任归咎于海军的不配合,显然是不公平的。

其次,海军的实力本就不高,却给予的期望太大。要知道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在历史上一直就是最强的,而德国海军连日军的实力都比不上,以至于战争开始后,被英国人封堵在北海出入口,“俾斯麦号”战列舰沉没就是最好的例证。

海军只得另辟蹊径,利用潜艇的隐蔽性和破坏性一度将英国人的“海上生命线”几乎掐断。随着盟军海、空军反潜能力的加强,U艇的辉煌不再,撤离了大西洋。如果海军有英国人一样的实力,怎么会靠潜艇这一配属舰种去实现战略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德国到处树敌,就连不该招惹的美国也宣战。美军“先欧后亚”战略将维护大西洋交通线的安全上升为战略层面,尽管本就战略资源缺乏的德国,重视潜艇的建造,但它并不是万能舰种,需要各类舰艇的相互配合去主宰海洋。

现如今,美国的强大工业发挥巨大能量,包括一百多艘航母在内的各类战舰分布在各个大洋,德国海军怎能有实力与其周旋,只能“望洋兴叹”。也就是说,德军在各个战场的失利不能怨某个军种,而是整个国家实力不行导致的。

眼下,德军潜艇能做的只有牵制盟军的行动。

邓尼茨带着一肚子火回到了指挥部,重新制定作战计划。过去的“狼群战术”已不适宜当前作战,更重要的是如何提振官兵的士气,在盟军全面反攻之际,“化整为零”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于是,他将潜艇部队按2-3艘为一小组,分散到盟军实力相对薄弱的海域,各自为战,牵制对手的行动。但几个月下来,效果并不明显,商船只击沉了27艘,而U艇也损失了12艘。这说明,德国潜艇已经不会对盟军产生大的威胁。

更何况,盟军源源不断的物资、部队通过“海上交通线”云集英国本土,为反攻欧洲大陆做着准备。而德国海军却无力阻止盟军的行动,这也似乎预示着德国的命运就和U艇一样,渐渐地走向失败。

更让邓尼茨不安的是,尽管潜艇部队“化整为零”,到偏远的海域打击对手的商船,但盟军的战舰更多,遍布各地,U艇作战很难有所作为,反而常被追着打,损失惨重,能够生还的官兵只有出发时的70%。

到了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开始反攻欧洲。这个消息是邓尼茨和其他德军将领们担心的事情,因为这是关系德国生死的关键一仗。各部队都动了起来,目的就是阻拦盟军的反攻,德国海军也硬着头皮参与其中。

邓尼茨下达了决战命令:盟军用于登陆的每一艘舰船都是打击目标,不要顾虑警戒战舰、浅水、水雷等危险,努力靠近对方的登陆编队,哪怕是消灭其一兵一卒都会减少他们成功的机会。面对狭窄而戒备森严的英吉利海峡,近百艘U艇倾巢而出。

有所戒备的盟军反潜部队展开了迅猛攻击,阻滞U艇的袭扰。在2个月的攻防战中,盟军损失得不到其登陆兵力的1%,而U艇的损失达到总数的10%。这种毫无徒劳的进攻,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寻短见,看不下去的邓尼茨终于撤回了潜艇。

8月25日,巴黎解放,邓尼茨和他的潜艇部队只得离开带给他们辉煌的比斯开湾。战争胜利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军,更需要殷实的国家实力。像邓尼茨这样的人物在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中,取得的战绩只能是“昙花一现”。

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和留言。

参考文献:《二战全史》、《狼腾大西洋》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