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破获了某特大传销组织,涉案人数高达7300余人,而在警察侦破之前,竟无一人报案。他们注重文化教育,要求参与者爱国,甚至每天早上开早课,齐声朗诵《弟子规》等国学经典。
国学热已经从殿堂普及到了传销分子,可见已经热过头了。
近年来,从高等学府到市井民间,从大学课堂到幼儿读经,从电视讲坛到签名售书,所谓的“国学”现象在我国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一些诸如《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也成为传销者们的“洗脑”新利器。
为什么传销的喜欢国学呢?为什么中国的老板也喜欢国学呢?今天壹读君就来扒一拔“国学”的事。
【备受推崇的《弟子规》是本什么书?】
国学热兴起,最热的书除了于丹老师的著作之外,莫过于《弟子规》。有党校教授专门写了《大家都学弟子规》,各级干部都组织学习;许多企业老板爱读,也推荐给员工读;各种国学少年班,它也是必读经典。现在,传销组织也在推崇它。
到底《弟子规》是本什么书,这么有魅力呢?
《弟子规》诞生于清朝康熙年间,其作者李毓秀是一名山西的私塾老师,一辈子没考上举人,就是个秀才。他还写过不少关于“国学”的著作,比如《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这些书由于水平相当凑合,基本上没怎么传世。
不过李老师在写儿童读本上还是有一套的。
因为当时清朝的幼儿教育读本,语言大多艰涩难懂,于是李老师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精神,在借鉴前人所著蒙书的基础上,用较为通俗的语言,编撰出了这本《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更名为《弟子规》。
此书因为语言较为活泼简洁,也备受当时老师和学生们的青睐,成为私塾和义学的童蒙德育课本,设于《小学》、《孝经》、《论语》等蒙书之先学习。如梁家园的《习字馆义学条规》中规定:“初学幼童,读《弟子规》后,即读《小学》、《孝经》,再读《四书》。《四书》概读朱注,以为将来上进地步。”
也就是说,这就是一本清代的“幼童行为规范”,给没上小学的孩子看的。
由于作者本身水平相当有限,加上所处时代是专制集权最为鼎盛、精神压迫最为空前的时代,《弟子规》里有很多对儒家经典的曲解。比如“号泣随,挞无怨”,只强调子女对于父母的顺从,与健康人格相逆,更无独立意识可言。而儒家真正的经典《论语》里,孔子说的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如果父母做错事,孩子要和颜悦色地劝说,即便劝不了,也得恭恭敬敬,不要抱怨。孔子从来没有说,挨爸妈打就是活该。
【“上下尊卑”适合传销洗脑】
人们通常把传销术称做“洗脑”。对“一夜致富”的神话,从一无所知再到深信不疑,甚至不到最后绝不死心,这其中究竟有何奥秘?
这个得从传销组织的整体架构上来看。传销组织实质上是一个层次分明、等级森严、行为有序的群体组织。而有权威也就会有顺从者。社会心理学认为,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作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
而在传销组织中,对于权威的尊重会演变成必须“听话”。同样,在单位、企业之中,中国的领导和企业家也特别喜欢“听话”的下属。这就《弟子规》让他们特别喜欢的地方。表面上读《弟子规》是为了学会感恩,实际上是为了灌输“听话”。
正因为如此,《弟子规》中被传播最广的,就是那几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总而言之,就是上面说的话,你一定要听,要积极,不然就是不懂得尊卑上下。
而对中国的家长来说,这种教育“听话小孩”的“国学”,正好迎合了他们的传统观念。
于是近年来,诸如国学夏令营、国学速成班之类的讲座等遍地开花。国学越来越被国人当做了一种精神信仰,成为了企业主提升企业文化,提升凝聚力,乃至家长管教小孩的法宝。大家统一穿上唐装,跟着“国学大师”,读读《弟子规》、《三字经》,就成了国学修行,洗涤心灵。据媒体报道,在全国很多幼儿园专门开设国学班,根据课程设置不同,学费从600元至2000元不等。
至于这些“国学大师”的成色,壹读君只好说“呵呵”了。那几位经四处招摇,讲授“国学应用”、“国学管理”的“大师”,壹读君就不一一点名了,不服来辩。
【是“国学”,还是“鸡汤”?】
其实,要揭开“国学热”的画皮,最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国学。
上世纪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给国学下了一个定义:“国学即国故, 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
晚清民初,西学东渐,传统文化受到冲击,为了跟西学对抗,维护传统的学者于是祭出了“国学”概念。
章太炎指出,国学是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的总称,它包括“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内容博大庞杂。而今天读过《弟子规》、《三字经》这些给小孩看的读物,就胆敢妄称国学,实在让先贤笑(lei)掉(liu)大(man)牙(mian)。
钱穆曾经推荐七本国学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朱子《近思录》和王阳明《传习录》。大部分鼓吹国学的领导、老板和“大师”,恐怕都没有读完过。
按照梁启超的说法,国学是我国两千年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需要了解并接受它,才不至于和这个社会产生隔阂。因此,国学的学习不应是仅仅停留在读经吟诵、琴棋书画这种技艺的层面之上,还应当继承“国学”中的道德观念、人文精神、生存智慧与治国方略。国学中所蕴含的绝非是简单的“子曰诗云”,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既是国学的价值主题,亦是国学学习的精神要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