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杜撰的!这事儿你信吗?——商代考古发掘历史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意义重大,从这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明确纪年,在这之前的夏、商,以及西周大部分时期,因年代久远无确切纪年,在不同传世古籍中记载有差异较大,被称为传疑时代。

二十世纪初,盛行一时的“疑古派”学者甚至认为,公元前841年之前的三代历史均不可信。而同时期,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啪啪打脸疑古派,给证实三代历史的真实性,尤其是商代历史的真实性带来了希望。

殷墟有文字,直接证实商朝的存在

在西方考古学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本土有一门类似的学问——金石学。金石学家寻摸古董、研究古董,往往都是“火眼金睛”。清末的王懿荣正是,他在中药店买中药的时候,发现一味“龙骨”药上有刻画的痕迹,寻思这些刻画可能是古老的文字。于是,花重金收购龙骨,联合几位金石学家经过研究,确为上古文字。药材上疑似有古老文字的消息就这样越传越广,闻风收购甲骨的金石学者越来越多。

△清末被中药店以“龙骨”入药的甲骨上刻有古老文字(来源:威海博物馆)

罗振玉便是其中一位,1908年,他从古董商那里打听到,这些龙骨主要是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地下挖出来的,而且早在数百年前的宋元时期就有人挖出来过!结合这个消息,有理由怀疑这个小屯村所在地区,极有可能就是文献上商朝的王都之一“殷”。

20世纪初,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传入中国。1928年,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主持下,中央研究院组成考古队,开赴安阳小屯村进行发掘。结果举世震惊:

殷墟东北部发现80多座宫殿、宗庙建筑遗迹,是为殷墟宫殿宗庙区。这些建筑多是殷商王室的宫殿、宗庙。以夯土为基茅草为顶,称“茅茨土阶”,材料上固然比现在简陋得多,但规模庞大、布局有序,俨然一副帝王之风。

△殷墟宫殿复原图,特征为茅茨土阶(来源:见水印)

殷墟西北部分布着13座大墓,是为殷墟王陵区。其中,两座墓引人注目。其他区域还分布着商代奴隶主贵族墓、平民墓等。在殷墟的众多墓葬中,有两座特引人注意:

妇好墓:一座紧邻宫殿区,出土青铜器的铭文上写着“妇好”二字,证实该墓主是甲骨文所载商王武丁之妻,这可以算中国最早的王后墓了。

△妇好墓出土青铜器铭文书“妇好”(来源:考古中国)

王陵区M1567号墓:该墓竟然是个烂尾工程,连墓道都没修完。有学者推测该墓很可能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之墓,由于商周战争,商朝国破城灭,未完建。

△位于殷墟西北冈的13座大墓,为殷墟王陵区。其中我们能很清楚的看到M1567号墓没有凸出来的墓道,有学者认为这是因武王伐纣而烂尾的纣王墓(来源:中国考古学通论)

这片殷墟出土甲骨近2万片,给研究商朝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其实,早在殷墟发掘以前,罗振玉等人就在那些收购的甲骨中找到了商王的名字,比如,“亥”商族中有崇高地位的商王先公——王亥,;“大乙”创建商朝的成汤(文献又称大乙汤)。

根据古地磁断代,殷墟年代大致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46年,说明殷墟是商代后期都城。

商前期都城的蛛丝马迹

殷墟直接证明了商王世系的存在,也证明了其就是盘庚迁殷后的商朝都城。考古发现总是“贪得无厌”的,知道了商后期,自然想找到商前期的都城。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商代中原地区频发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前八说的是商朝建立之前商族的八次迁都,后五则指商朝建立后从商汤到盘庚的五次迁都。

汤灭夏后“居亳”,我们就只着重说一说商朝开国君主——汤的都城亳。

△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其中后五的都城分布(来源:殷墟研学)

汤居亳:偃师商城OR郑州商城

关于都城亳的说法简直太多了:杜亳(陕西西安)、垣亳(山西垣曲)、南亳(河南商丘)、北亳(山东曹县)、西亳(河南偃师)郑亳(河南郑州)。其中,考古学上对前四进行了考证,这几处不是没有商代文化遗存,就是其规模不足以成为都城。而“郑亳”和“西亳”两说法,在考古学上得到了较为合理的佐证。

1950年,根据古文献上的 “郑亳”地望,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在郑州市区东部发现了宏大的郑州商城。1983年,根据古文献上的“西亳”地望,在距离著名的二里头遗址不远处,发现了偃师商城。

从考古学上来说,这两座商城均有为汤都的可能性:

1、年代:偃师商城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前1400年,与“汤——仲丁”六代十一王共近200年的历史基本吻合。郑州商城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大体也在汤居亳到仲丁迁都之前的这段时间。

2、规模:偃师商城筑外有城墙、护城河,内有宫殿,还发现军事防御设施。郑州商城更为庞大,城内分为宫殿区、一般平民居住区,城郊处还有手工业作坊区、墓葬区。两城的规模、规制都具备了早期都城的特点。

偃师商城布局与演变,可看出外有城墙,内有大、小、宫城三重城垣,而且是先建小城,后建大城(来源:蓦的世界)

△偃师商城的西二侧城门遗址(来源:蓦的世界)

3、文字:郑州商城出土了类似殷墟甲骨文的古文字。1989年秋天,考古工作者在郑州商城内,发现了两件件用动物骨骼,骨骼下方发现刻画文字,这是首次发现比殷墟更早的刻骨文字。有学者考证该文字可能与“祈雨”有关。

郑州商城出土刻字兽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马保春等认为这可能与商代先民“祈雨”有关。(来源:中原文物)

不过对比殷墟,偃师、郑州商城的文字资料几乎空白,尚无法做出定论。但依据殷墟甲骨文的成熟度,相信两城下会有丰富的文字资料待人们发掘。

殷土茫茫,统治何方——湖北盘龙城

夏商周并非大一统王朝,作强势部落与周边的小部落是“中原王朝”和“方国”的关系。在商朝统治中原时期,周边的方国在考古学上有没有存在的证据呢?我们认识一下位于湖北的商代遗址——盘龙城。

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武汉黄陂区盘龙湖旁边,1954年发现。发掘遗迹有城垣、宫殿、墓葬,以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年代从二里头晚期到殷墟早期,属于古楚国的统治范围。

没错,就是屈原所在的那个楚国。

根据传世文献,楚国建于商王盘庚时期,楚部族的始祖鬻熊被封于楚地,开启楚国近千年的国祚。鬻熊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中被称为“季连”。清华简的“楚居”记载:商王盘庚的女儿妣隹征婚,楚部族的首领季连趁机追上了她,此后便居住在盘地,与妣隹生了?伯、远仲两个儿子,他被尊为楚国的始祖。可见楚人与殷人存在亲缘关系。

这一点,在盘龙城遗址得到了考古学上的证实:盘龙城的城垣夯筑技术,与中原商遗址极为相似,均为分段版筑、分主城垣和护城坡。出土有青铜器和玉器,说明商代时荆楚地区已有初步发达的文明,这是商、楚之间密切联系的实证。

盘龙城小嘴遗址航拍(来源:考古中国)

盘龙城出土的青铜面具(来源:考古中国)

从1928年殷墟遗址发掘到今天,商代考古走过90多年,从传疑史变为信史,并且将它越来越清晰地展现给我们。相信随着更多商代遗迹、遗物的发现,随着更多甲骨文的破译,我们会离这个宏大而古老的王朝越来越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文献:

《中国考古通论》张之恒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商代史?卷一 商代史论纲》宋镇豪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

郑州商城出土骨刻文与中国古代的“舞雩”祈雨之祀.马保春等《中原文物》2012年

亳都地望考.徐昭峰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中西书局

作者:殷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