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还是健康——如何取舍?

曾经,美味意味着维持个体生命和种群延续的营养物质;到了食物不再缺乏的今天,美味往往意味着不健康的饮食。美味我所欲也,健康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何取何舍?

味觉

舌是主要的味觉感受器官。舌体表面分布着大量疣状突起,我们称之为舌乳头。舌乳头的形成使得舌表面积扩大了几倍以增强感觉灵敏性。人体有3种不同类型的舌乳头,每个舌乳头由数量不等的味觉感受器——味蕾组成。

菌状乳头遍布舌的表面,主要集中在舌尖和舌两侧。每个人约有200到-400个菌状乳头,每个菌状乳头有3-5个味蕾。菌状乳头不仅检测味道,对触感和温度感觉同样灵敏,因此,舌尖是入口物质的“侦查尖兵”。

轮廓状乳头呈圆形凸起于舌表面,肉眼可见,主要分布于舌根背?部。每个人只有7-12个轮廓状乳头,每个乳头有几千个味蕾。国人由于受中医舌诊误导常自己看舌苔,把这些轮廓状乳头误认为病态“疙瘩”。轮廓状乳头构成舌根部强大的味觉感受能力,往往对入口物质是否被接受做出最后的判断。比如,强烈苦味物质就容易刺激恶心反射。

叶状乳头也肉眼可见,主要分布在舌体边缘上。人大约有20个叶状乳头,每个乳头包含几百个味蕾。

舌乳头顶部都有一个类似漏斗的结构,进入口腔的化学物质经过唾液溶解后进入这个“漏斗”,再作用于味蕾上的味觉受体。

每个味蕾由80-100感觉细胞构成环形簇样结构,细胞膜上不同味觉受体分别感受食物中相应化学物质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味觉信号。虽然人类的味觉受体目前还没有全部被证实,但至少存在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觉,分别代表着H+、果糖和乳糖、生物碱类、钠离子和氨基酸(在人类是谷氨酸和门冬氨酸)。

五味杂陈与味觉地图

一直以来,关于舌的味觉感受有一种错误的说法(包括很多教科书),称舌的不同区域感受不同的味觉,即存在如图所示的“味觉地图”。

事实上,味蕾对于味觉感受并不具有特异性,每个味蕾都可以同时感受不同的味道。味觉感受就如同一块调色板,依据不同食物所含的化学物质成分以及含量不同,产生不同的味觉,即五味杂陈。但是,随着化学成分含量与浓度的不同,各种味觉感受又可以相互干扰,甚至“优势”味觉 可以完全掩盖“弱势”味觉,这也是我们使用调味品的原因。

舌体不同部位对于各种味觉物质敏感程度的不同,仅仅因为各个部位的舌乳头种类和密度分布不均,而非不同部位对各种味觉感觉具有专属性。如图所示,舌尖、舌体两侧和舌根部位对各种味觉更敏感,而舌根背?部对于苦味尤其敏感。所谓的“味觉地图”并不存在。

进化与物种味觉偏好

味觉信号经由VII(面)、IX(舌咽)和X(迷走神经)传送到脑味觉中枢,产生有意识的味觉。长期进化过程中,动物在不同食物摄入体内后产生的不同效益和感受经验,与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和额叶皮质意志行为控制系统产生联系,形成了不同的味觉偏好。比如人类,糖的摄入可以解除饥饿感、产生热量,为生理活动供给能量,因而产生欣快感并鼓励对这类食物的摄食。

不同物种在食物链中的生态位置和环境,对于味觉及味觉偏好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人类的祖先主要生活在原始森林,是以采集植物性食物为主、采集昆虫和狩猎小型动物为辅的杂食动物;主要能量来源是是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果实中的果糖、葡萄糖等,因而形成了强烈的甜味偏好。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甚至认为,糖是几乎与鸦片类物质等价的成瘾性“毒品”,也有学者称之为“新型烟草”。

酸味物质通常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的发酵与腐败,这对于人类意味着一定的毒性或疾病(比如腹泻);所以,人类对强烈酸味会产生“倒牙”等厌恶反应。但或许因为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编码维生素C合成的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的基因发生突变,失去了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需要不断从食物中摄取这种维生素,而植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这又使得人产生了明显的酸味偏好。

咸味代表着维护体内代谢内环境平衡的最主要的钠离子,钠离子缺乏和过度摄入都意味着对内环境稳态的破坏,人类因此形成了对低浓度盐水的偏好和对高浓度盐水的厌恶。

苦味是人类研究最为透彻的味觉,目前至少发现了35种苦味觉受体亚型,意味着人类对“苦味”物质的高度敏感。植物源性食物往往或多或少含有有毒生物碱类等苦味物质,因而人类对于苦味物质更加敏感,并产生强烈的厌恶感。舌根背部对苦味尤为敏感,强烈的苦味物质可以产生恶心和呕吐反应,以排毒或免于中毒。

鲜味也有人称之为“氨基酸味”,代表着氨基酸和蛋白质。与肉食性动物比较,人类“氨基酸味”不敏感,仅对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可以产生鲜味觉。

香味或者“脂肪味”曾经被认为主要来源于脂肪类物质的质地感和嗅觉,但是近年来发现了相关的短链脂肪酸受体,或许会成为人类的第六种基本味觉。因为脂肪的高能量密度的特性,人类对于富含脂肪的食物产生高度偏好。

个体的口味偏好

对食物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比如咀嚼松脆食物时产生的“咯吱”声)、口腔内的质地感、痛觉和温觉(比如辣和热)、咀嚼肌和下颌骨的本体感觉(比如脆和韧)等,这些共同作用于摄食者产生的综合感觉,我们称之为口味。对于食物本身而言,我们称之为“风味”。一种食物刺激摄食者产生正向感受,就称为“美味”。

虽然同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味觉系统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不同个体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文化传统不同,因而产生不同的个体口味偏好。比如俗话说的“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不尽然,但表明了地域对口味的影响。

口味与健康饮食

人类祖先从食物匮乏中走来,味觉系统和脑内奖赏系统共同形成味觉偏好,这是一种巨大的生存优势,曾指引人类获取维持个体生命和种群延续的营养物质。今天,食物供给可谓丰富充足,曾经的美味可能导致过度摄入和不健康饮食。如果对于这种味觉偏好不加以警惕和限制,曾经的生存优势就会不可避免地转化成为健康威胁。

当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S)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最主要疾病,现实就是如此严酷。因此,2000年第53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了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战略,针对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主的NCDS展开全球性防控。NCDS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其中生活习惯最具有自我可控性,而健康饮食则是重中之重。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某些方面已经取得良好成果。比如美国心血管病和癌症死亡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肥胖和高血压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持续快速升高,这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

WHO统计资料显示,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因素,每年导致至少280万成人死亡;44%的糖尿病、23%的缺血性心脏病以及7-41%的癌症归因于超重和肥胖。美国约68%的成年人超重,35%达到肥胖标准。儿童中超重和肥胖发病率同样快速上升,截至2011年,全球4000多万5岁以下儿童超重;儿童中糖尿病发病率也快速上升,WHO因此于近日成了专门应对儿童肥胖问题的高级专门委员会。

据2月份公布的美国心血管病统计更新,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死亡的首位危险因素,调整后死亡归因系数达到40%,也就是说,有40%心血管死亡是由高血压导致。

科学家和相关机构研究的结论,把造成这种状况的矛头指向了人们的“重口味”,即高盐、高糖饮食。WHO推荐的每日钠摄入量是2000mg,折合食盐为5g;美国和中国饮食指南推荐量是6g。问题在于,人体钠平衡调节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实现,而尿液排钠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目前虽然没有建立起人体钠生理性需求标准,但是研究认为,如果没有汗液额外丢失,人体每日钠需求不超过1克。另一方面,严格控制钠摄入明显有助于血压控制。

3月份WHO公布的糖摄入量指南(草案)做出系统性分析,并建议,每天的糖摄入量进一步降低到总能量摄入的5%,可能会获得额外的好处。今年2月份,FDA提出的食品标签修订草案中新增加了食物中的添加糖条目,以警示人们控制糖消费,尤其是只含热量而不含任何其他营养成分的游离糖。

健康饮食,改变重口味

提高人们有关“重口味”饮食有害健康的认识,可能有助于人们主动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但是,人的口味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改变也需要长期努力。

对于孩子而言,从小培养“清淡口味”就显得非常重要。母乳是母体血液的一种滤液,含有婴儿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成分,而含量是最为理想的“生理浓度”;因此,应该积极倡导全母乳喂养,同时强调不要随意给孩子添加额外的糖和盐,这有助于避免形成不良的“重口味”(糖、钠偏爱),更有利于保持健康饮食,孩子将受益终生。

作者:挣脱枷锁的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