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百二十五万大军,花掉国家八成收入,宋朝为何还是屡战屡败?

编者按:众所周知,宋代秉承“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对武将和士兵的地位进行打压。但是就军事上的支出而言,宋代并不低,甚至可以说远超前代。宋代军费支出,曾经一度达到了国家总收入的十分之八、六分之五。那么,有如此高的军费支出,为何宋代在军事上仍然如此狼狈,这些军费真的用到正经地方了吗?
众所周知,宋代的“三冗”给整个国家的财政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负担。而三冗中,花费最高的自然是冗兵。宋代采取募兵制,维持了一支数量极大的常备军。根据《宋史·兵志》记载, 在宋仁宗时期,北宋全国的军队额数竟然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①在宋英宗时期,虽然削减了一些,但仍然还有一百一十六万的禁军+厢军②。而维持如此数量庞大的军队,自然也要耗费巨额的支出。早在宋真宗时期,京西转运副使朱台符就上书,军费太高,让国家和民众穷困③。曾经在治平年间担任三司使的蔡襄,对军费做过一个统计。最后得出结论,一年仅仅养兵的费用,就要占到国家的六分之五。④而对军费进行统计的也不止蔡襄,宋仁宗时期的富弼表示“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之八、九赡军”。

▲北宋名臣蔡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张载也对军费进行了统计,“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宋神宗时期的名臣陈襄也上奏说“臣观治平二年天下所入财用大数,都约缗钱六千余万,养兵之费约五千万,乃是六分之财,兵占其五”。以上足以证明,在宋代,军费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八成,完全是宋代朝臣的共识。按照常理来讲,投入和产出成正比。宋朝花费如此巨额的金钱来维持军队,宋军的战斗力应该远胜前朝,足以踏平辽国,扫平西夏。但现实却是,辽国在北方虎视眈眈,西部一个小小的西夏就让宋朝关右震动,后期虽占据优势却难以更进一步,以致经济几乎崩溃。而当金人崛起后,北宋军队面对金人更是不堪一击,最终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为何宋朝军费投入如此之高,军队战斗力又这么差?宋朝的军费,到底用没用在实处呢?前文我们提到,北宋仁宗时期,维持了一支一百多万人的军队。但是,这仅仅是“兵额”,根本不能代表军队实际数量。马端临所著《文献通考》就提到了宋朝严重的吃空饷现象:

▲宋代骑兵图,看似光鲜实际上一营经常不满编

宋代马军一个营四百人,步兵一个营五百人,然而事实情况是,马军一个营经常只有几十人,步兵也经常一个营不满一二百人。⑤但是每个兵额的军费还照常发的,那么多的那些钱哪里去了?自然是被将校拿去喝兵血了。为此,之前抱怨军费多的富弼痛呼:“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今始用武,遽称乏人,即不知向时所赡之军何在,所耗之财何益?”自己这么多的军队,一打起仗来,竟然到处缺人。那养的一百多万士兵,到底到哪里去了?负责统计军费的蔡襄也说“中书不知与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之不足也”除了传统的喝兵血,在克扣士兵粮饷,降低士兵待遇方面,宋军将校也是竭尽所能。《宋史·兵志》记载在庆历年间,就有“初,有司以粮漕自江、淮,积年而后支,惟上军所给斗升仅足,中、下军率十得八九而已。”只有上军(北宋初期的天武、捧日、龙卫、神卫四支精锐部队)可以得到充足的粮饷,占绝大部分的中军和下军只不过十分之八九。而在一开始还是十分之八九,之后的克扣现象原来越严重。在宋神宗时期,军士拿到的只有十分之三四。“诸仓吏卒给军食,欺盗劫取,十常三四”不但如此,军粮的质量问题也很严重。《宋会要辑稿》记载“廪散军储,咸湿润腐败积久,即人不堪食。”“庆历七年二月,命内侍二员提举月给军粮。时侍御史吴鼎臣言:诸军班所给粮多陈腐,又斗升不足,请以内臣提察之。”在宋初,宋太宗曾经将克扣军粮的主粮官斩首示众,威慑了贪腐官员,但是宋太宗之后,克扣军粮的现象逐渐严重,统治者屡禁不止,也说明惩治力度根本不够。

▲宋太宗赵光义

按理说,军队是打仗用的,然而宋朝的文官和将领不这么想,士卒是干苦力用的。虽然让士卒当苦力在别的时代也很常见。可是在宋朝,这种现象实在太多。宋仁宗时期,就有人统计“军士有手艺者,管兵之官,每指挥抽占三分之一”士兵只要“有手艺”的,有三分之一都被抽去去干活,然后所得自然就给管兵将领了。宋代的将领经商现象极为普遍,这和宋太祖当初杯酒释兵权时,让将领“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的国策不无关系。

▲杯酒释兵权

在整个宋朝,士兵被用来经商的现象随处可见,宋神宗时期,陕西禁军“有匠氏、乐工、组绣、书画、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官员占留手下”简直可以说多才多艺,就是不打仗。宋钦宗时,臣僚指出“近年以来,帅臣监司与夫守悴多违法拘私,使禁卒习奇巧艺能之事,或以组绣而执役,或以机织而致工,或为首饰玩好,或为涂绘文缕”。士兵都去做手艺给人赚钱去了,哪里还能训练打仗呢?而军器作坊的私用现象也很严重,军器工匠常被官员私用,或“选占善工,为家治具”或“借役民工,以次奸侵”或将“手高匠人,令出买工钱入己”。工匠去给官员打造家具了,又如何去正常生产武器呢?难怪南宋的时候张俊(也是一严重贪腐将领)还表示“甲士自来止前后掩心,而无副膊,有皮笠子,而无兜鍪,近岁军中方知带甲之利。”之前打仗用的盔甲都是残缺不全的。为此,马端临《文献通考》中感叹道:中天之祸,有由来矣。所言禁军,大率贫窘;将校不肃,敛掠乞取,坐放债负,习以成风,则知当时虽所募长征之兵,衣食仰给於县官者,犹不能不为将校所渔猎,况籍民之有田亩者以为保甲,贪官污吏,宁无诛求乎?朱熹也痛斥道:“今日兵不济事。兵官不得人,专务刻削兵,且骄弱安养,不知劳苦,一旦如何用?”整个宋军,驱役士卒成了常态,将领只想着如何剥削士卒,而不想着如何打仗。

▲清明上河图中搬酒的宋军士兵

所以,宋军战斗力弱的确符合常理。因为宋朝占收入80%的军费支出根本没用到实处,大部分的钱,都被官员和将领中饱私囊。而广大普通士兵,在重重剥削下,每天都去给上级打工,而不能去训练,自己的生活也根本无法保障。这样的军队,又怎么会有战斗力呢?所以,也难怪两宋之交时,宋军面对金军不堪一击,终造成“靖康之耻”这种奇耻大辱了。

①[ “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而禁军马步十九万三千;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而禁军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天禧之籍总九十一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所募后浸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

②[ “盖治平之兵一百十六万二千,而禁军马步六十六万三千云。”]

③[ “臣闻农者国之本也,其利在粟多;兵者国之命也,其功在战胜,此两者存亡所系也。方今患在农少而粟不多,兵多而战未胜。农少则田或未垦,兵多则用常不足,故储蓄空虚,而聚敛烦急矣。民利尽归于国,国用尽入于军,所以民困而国贫也。”]

④[ “臣约一岁总计,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之奉,国家之费。国何得不穷?民何得不困”]

⑤[ 先时,军营皆有额。皇祐间马军满四百、步军满五百人为一营。承平日久,兵制浸弛,额存而兵阙,马一营或止数十骑,兵一营或不满一、二百。既不成部分,而将校猥多,赐予廪给十倍士卒,递迁如额,不敢少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神策军兵马使,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