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有些东西,真的不能轻易地借出去,无论你们之间的感情多好,是多么好的朋友,借出去这5样东西后,你自己就背负着某种程度上的“风险”。
私家车借给他人
朋友向你开口借车,你是借还是不借呢?借吧,怕剐着、蹭着;不借吧,又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实际上,随意出借机动车给他人确实要承担很多法律风险,一旦发生事故你可能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遇下面四种情况,借车人也得承担法律责任。
1.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2.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3.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4.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5.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朋友借车,应该怎样防范风险呢?
1.查“车”。检查自己的车辆是否存在刹车制动不灵、车灯不亮、胎压不均衡等等影响安全行驶的故障。如果你的车辆长时间未维护保养,存在隐患可能,也是不能出借的。
2.查“照”。查验朋友有没有合法驾照,驾照的准驾车型与车辆是否符合。
3.查“人”。查验借车人是否能够驾驶,有没有喝酒。大家一起喝酒时,切记把你的车钥匙放好。如果车钥匙随便扔在桌上或放在其它很容易被人拿走的地方,也有可能因为未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而承担责任。
身份证借用
借用身份证会有很多潜在的危险,如他人使用你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过户车辆、注册成立公司等。如果信用卡恶意透支、车辆出车祸陷入法律纠纷、公司欠债破产等,都会给身份证的原主人惹上不少的麻烦,破财或承担法律责任也是有可能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六条规定,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至于民事责任,如果明知道借用人是办理信用卡而出借身份证,那就存在过错,而且属于“明知道他人以自己名义”从事民事行为而不予否认的情形,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对于借用人的办卡行为并不知情,办卡人就属于无权代理,属于冒用他人名义从事民事行为,应当由其自行承担还款责任。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免受处罚,还是为了避免他人权益受损,都不要出借身份证。
手机借用
以前的手机只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而现在的智能手机俨然是我们庞大的隐私库。聊天记录、照片、浏览记录等,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被曝光。此外,大多数人的手机软件常常捆绑银行卡等跟钱有关的业务。如果他人借用手机,请一定要小心,谨防“丢钱”。特别提醒,即便是二手手机,也应该在完全处理好之后再借出。警方提醒,如今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手机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电子钱包,切记保护好隐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
社保卡外借
属于违法行为,家人也不行。也许有些人不知道,社保卡借给别人使用,实际上相当于骗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规定: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因为医保统筹基金里的钱是广大参保人的钱,你把卡借给没有医保的人使用,说白了是在骗取医疗保障金。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背负刑事责任。
另外,如果你的社保卡曾经借给他人使用,留下了医疗记录,保险公司会默认这是你的过往病史。虽说每家保险公司的核保策略不同,但为了降低风险,避免理赔纠纷,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出现拒保。已经投保的,也可能遭遇拒赔。在申请理赔的时候,保险公司会再一次对过往病史进行核查。如果不凑巧发现你的医保卡里有相关病史记录,会认为你没有如实告知病情,对后续的理赔产生不利影响。
房产证外借
借不动产权证的情况有多种,可能是朋友想要拿去注册一个公司,或者是租户说借来申请住房补贴等。但以下风险请一定注意防范:
风险一:被借去抵押贷款
如果你的不动产权证被借去抵押贷款,而相关人员到期又没有还上贷款,那你就要负连带赔偿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他到期没有还上贷款,银行将有权对抵押物作出处理,或进行拍卖、转让等,以此获得的款项作为偿还借款人所借款目。
风险二: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调包
大部分人对借出去再还回来的东西并不设防。借房产证,尤其是借原件,千万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