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年前的今天,一辈子爱中国的美国人司徒雷登,死也要葬回中国

57年前的今天,一辈子爱中国的美国人司徒雷登去世,死也要葬回中国

1876年6月24日,司徒雷登出生于浙江杭州,父母都是美国在华传教士。他的童年在美丽的西湖度过,会讲一口纯正的杭州话。11岁时,司徒雷登回到美国读书,被同学讥笑为不会说英语的怪物。

他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后来进入神学院学习。26岁时,司徒雷登成为一名牧师。1904年(28岁),司徒雷登携带新婚妻子来到中国杭州,也成了一名传教士。

1908年(32岁),司徒雷登出任金陵神学院的教授。1910年,司徒雷登任南京教会事业委员会主席。1911年,辛亥革命时,司徒雷登兼任美联社驻南京特约记者,见证了民国的创建。

1919年春(43岁),北京三所教会学校合并,司徒雷登担任校长,学校命名为燕京大学。他接手时,学校一穷二白,只有五间教室,三排宿舍、一间厨房、一间浴室、一间图书室、一间教员办公室。

司徒雷登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他无数次往返美国,为学校筹集了大量捐款。1921年,他在北京西郊购买了几处前清亲王的园林,建造了近代中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环境最优美的一所校园。也就是今天北京大学的校园。

司徒雷登秉持“因真理得自由而服务”的校训。燕京大学培养出了费孝通、雷洁琼、冰心、谭其骧、周汝昌等大批优秀人才。

1931年(55岁),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学生上街游行,高呼抗日口号。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有着英美背景的燕京大学,成了地下党最活跃的场所之一,司徒雷登为此提供了不少便利。

1941年(65岁),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本正式宣战。燕京大学被日军占领,司徒雷登也被关进了监狱,达4年之久。

抗战胜利后,司徒雷登走出监狱,继续任燕京大学的校长。他被国民政府视为国际友人,大加赞赏,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也曾宴请他表达敬意。

1946年(70岁),国共内战一触即发,美国特使马歇尔调停失败,在离开中国前,他举荐司徒雷登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摇身一变成了外交家。

同年12月,司徒雷登建议美国给国民党政府提供达30多亿美元的援助。司徒雷登还拉了张君迈等人,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大会,从而使民盟分裂。他后来还建议民盟“光荣解散”。

(司徒雷登(左一)与蒋介石、宋美龄合影)

1948年,司徒雷登多次向美国国务院提出建议:以李宗仁取代蒋介石。

1949年,解放军攻占南京,苏联大使都随国民政府迁到了广州,司徒雷登却留在南京,试图和共产党进行沟通。毛泽东写信给司徒雷登,表示希望他以个人身份到北平参加燕京大学的校庆。但美国国务院拒绝了司徒雷登的请求。

8月5日,美国发表了《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为开脱“失去”中国的责任,白皮书公开了司徒雷登当年向许多不宜公开的建议。司徒雷登成为充当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替罪羊。司徒雷登在南京白等了100多天,无奈飞回了美国。

8月18日,毛主席为新华社撰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

同年12月(73岁),司徒雷登回国三个月后,因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1952年,司徒雷登被迫辞去大使职务,同年,建校33年的燕京大学被撤销,一生心血付之东流。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一家教会医院悄然去世,终年86岁。他留下遗愿:“希望能安葬在燕京大学的校园内,与妻子为邻。”但他的愿望遭到北京大学拒绝,一直没有能够实现。

40多年后,2008年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只好安葬在杭州,墓碑上简简单单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位于杭州的司徒雷登墓)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487篇作品,营员“一声雷”的第38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