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想说“你不要走”,张口却是“我不在乎”。

最近有部很火的日剧《风平浪静的闲暇》,我们在前段时间写了女主角的老好人性格,有读者留言说想让我们也剖析一下男主角慎二“明明很喜欢对方却从不表现出来,明明想要保护对方却毫无顾忌地去伤害”的行为模式。

这种口是心非,或者说是“傲娇”,常常以一种比较夸张的方式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出来,但其实这样的行为在我们日常的恋爱中也并不少见。有话不直说而是要靠猜,情深意浓但偏要装不在意,想要的时候却说不要……这些都是恋爱里一些常见的口是心非。

那么,究竟为什么人们在如此亲密的恋人面前也不愿意吐露真实心声,为什么即使自己心里难受也要硬撑着“傲娇”下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种在恋爱中很常见的口是心非。

1. 怕暴露脆弱之后被伤害

在恋爱中口是心非常见的场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明明很需要对方,但偏要表现出一副“我一个人也好得很”的样子;另一种是明明对对方的情感很深,但总想营造出一种“我倒也没那么喜欢你”的样子。

而不论是否认对对方的需求,还是掩藏对对方的情感,本质都是不想暴露“我需要你”、“你很重要”的信息。

在他们的世界里,习惯了将亲密关系当作一场博弈,认为一旦对方明确知晓了自己对其的爱意、依赖和在乎,就掌握了自己的“把柄”,自己也就“输了”。这种担心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因为表达自己的心意,的确是一种暴露自身脆弱的行为,而暴露脆弱的同时必然伴随着被伤害的风险。

2. 怕破坏关系

还有一种口是心非,是不敢心口如一,因为他们认为伴侣承受不了自己真实的需求和情感。这类人预设对方是不能、或是不愿意满足自己的,他们害怕有需要的自己是麻烦的、沉重的,他们没有信心伴侣在自己表达了需求之后依然会爱自己。所以他们在明明想要的时候说“不要”,是因为怕自己“要不起”。

他们幻想着,只要自己表现得没什么要求,只要自己不“作”,这段关系就会很轻松,就能够好好的,对方就不会离开自己。但显然,这并不是一种真正有效的、长久的维系关系的策略。

3. 对“亲密”抱有误解

还有一些口是心非,看起来可能像是纯粹的“作”。这一种情况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从不明确表示自己要什么,一定要对方来猜,而当对方猜不到时又会生气。这样的人普遍对爱情存在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作为自己的伴侣应该和自己有百分百的默契,而这种默契应该体现在能读懂自己在想什么、要什么。

但我们早在之前的文章中强调过,人与人在沟通这件事上普遍存在一种“透明度错觉”(Transparency Illusion),即大多数人都高估了两个人之间沟通的透明程度,给予信息的一方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和需求应该能被对方清晰地感知到,尽管他们实际上并未将其表达到位(Gilovich, Savitsky & Medvec, 1998)。

这样的情境是不是很熟悉?恋爱中口是心非的那个人很少会觉得是自己的表达太过隐晦,而想当然地认为“我的暗示都已经这么明显了”、“开口要来的东西就没意思了”、“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Ta应该很了解我现在想要什么。如果Ta明知道还不这样做,Ta就是不想给我。”

可事实上,他人的情绪、思想和感受绝不是透明的。即便再亲密,我们都无法总是能准确看穿另一个人的心思,而我们觉得自己看起来十分明显的“暗示”,在他人眼中看起来也并非如此。

另外,研究还发现,在这种关于沟通的错觉上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Holder & Hawkins, 2007)。也就是说,不论是男性和女性,当他们在感情中口是心非时,可能都怀揣着“Ta应该要知道我在想什么”的想当然。

1. 自我羞耻感太重的人

那些在关系中不愿意承认、直面或是表达自己心声的人,往往有着很重的羞耻感。这可能表现在,一个人会特别容易觉得丢脸、尴尬,以及习惯性地将他人一些可能是中性的言语和行为解读为对自己的羞辱和轻视。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羞耻是一种生动而痛楚的感受。它也是一种直接针对自我的情感,它让我们贬低自我的价值。羞耻感的产生,不必然以“我做了不好的行为”为前提。一个人可能在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仅仅为自身的存在感到羞耻。

一定程度的羞耻感是正常的,但如果羞耻已经开始影响一个人关于自己是谁、自己价值多少的基本想法,它就是危险的——也就是病理性的羞耻(pathological shame)。

病理性羞耻的产生可能与成长过程中长期因为某件事,或是自身的某个点被羞辱和轻视有关,病理性羞耻有时也在每一段比较亲密的关系中长期潜存。怀有病理性羞耻的个体认为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经常性地感到自己是依赖他人的——而因为这种自己认知中的“不足”存在,个体会隐秘地、持续地感到羞耻。

因此,有时即便是没有经历被直接指责或是失败,羞耻感过重的个体也可能由于自身羞耻感形成过程中相似的情境被触发,而感到深深的难堪,并极力回避这样的自己。

而依赖着、需要着、并且深深爱着某个人的自己,可能就是他们不能面对、极力回避的。

同时,一旦向对方承认了自己的心声,也就等同于将自己置于一个可能被拒绝、被嘲笑和被轻视这样一个极易让他们羞耻的处境,所以他们选择了口是心非,试图借此来欺骗自己和他人。

2. 恐惧型依恋者

与另外两种“非安全型依恋”相比——即渴望亲密无间的痴迷型,以及抗拒亲密的疏离型,恐惧型依恋的人在关系中是最难“自洽”的一群人。他们对于感情中的亲密和依恋,有一种“既想要、又怕要”的纠结和拧巴。

所以,即使他们和痴迷型同为“焦虑程度高”的依恋类型(体现在常常担心自己会被抛弃、被伤害,也对伴侣的情绪行为十分敏感),他们的表现却和更愿意直接表达的痴迷型有着很大差异(Catlett, 2015)。

作为恐惧型依恋者,他们更喜欢采取一些间接、消极并且别扭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不满。比如,当察觉自己因为对方的举动而感到不安或生气时,他们会选择变得疏远而冷漠,并压抑和隐藏自己对真实感受的表达,即便对方感到不对劲来询问他们,他们也可能以“没什么,我没有不高兴”搪塞过去。

3. 恋爱经验少的人

恋爱经验不足的人对于恋爱的认知,可能很多的来自于那些过分浪漫化和理想化爱情的文学、影视作品,而并非来源于真实的相处和经历,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对那种“你不言我不语,却心灵相通”的爱情抱有很多的幻想,甚至觉得爱情理应如此。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年纪尚轻时的恋爱常常会更“作”。毕竟,成熟、有效的沟通方式和经营之道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和学习的。人们总是在吃了很多不愿表达的苦头后,才能明白“好好说话”的重要性。

4. 对自我需求不明确的人

很多从不表达自己要什么的人,或许也正是那些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人。但,他们自身可能也意识不到这点,并且误以为一些表象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方其实永远都猜不对他们的心,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心意为何。这使得他们的伴侣永远只能做到表面,而不能触碰到他们需求的本质,而他们也注定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至于口是心非的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在后面会单独讨论。

心理学家Larzelere与Huston(1980)发现,伴侣之间信任程度越高,两人越是能够充分地自我暴露,并更愿意让伴侣了解自己内在的想法与感受。信任伴侣的人更少担忧对方会作出负面反应;认为伴侣在了解自己真实一面后,还会一如既往地爱自己;也会更少压抑暴露脆弱的愿望。

相反,在信任感低的伴侣之间,他们则更愿意选择去回避沟通需求、表达不满等可能引发冲突的场景。这样的伴侣间即便表面上关系和睦,实际上两人之间的问题只是被压抑了下去,双方对彼此怀有隐秘的负面情绪(Campbell et al., 2010; Rempel et al.,2001)。

可以说,越是直接、真诚的沟通,越是考验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

不过,除了对于关系和伴侣的信任感以外,对自身的信任感也很重要。如果一个人缺乏对自己的信任感,那么即使客观上伴侣和这段关系都是值得信赖的,Ta也会很难自如地表达自己。

这种对自我的信任感,包括对自我价值的相信和对自我能力的相信。比如,你是否能稳定地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被好好对待的?你是否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处理矛盾的能力和管理情绪的能力有基本的信心?对自己的信任感既和过往的情感经历有关,更和我们早年的家庭教养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口是心非的人真正想要的,其实是足够的安全感,而他们所需要的这种安全感,是从对方“偏要”坚持付出的表现得到的。他们在恋爱中口是心非,其实是想要给对方的付出制造一些“阻碍”,而在这些“阻碍”下,对方的付出才显得更加真心。

上面说到,口是心非的人不够信任对方,也不够信任自己,也只有大量的、充足的安全感,能让他们获得去相信的勇气——相信对方是爱自己的,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而他们索取,或者说是建立安全感的方式,就是用口是心非作为工具,去一次又一次地“测试”对方,看对方会不会轻易就放弃,看对方能不能够连这样的自己也接纳和包容。

说到底,口是心非的人想要的,不过是一个即使自己将其推开了一百次,也会第一百零一次地走过来抱紧自己的人。其实,他们的心里通常也有一根线,他们默默对自己说“最后一次,只要这一次Ta还愿意走向我,我就一定对Ta坦诚”。

但遗憾的是,对于他们不能读心的伴侣来说,那条线显然是不可见的。他们的伴侣能感受到的,就只有那一百次冰冷的推开。

*那么,口是心非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对于习惯并且长期依赖同一种行为模式的人来说,主动打破这种模式是他们必须要做的。因此,从小事开始表达,并学会从表达带来的积极反馈中建立信任、积累安全感很重要。

在大多数时候,不愿意表达的人都是在脑海中夸大了表达带来的不良后果(e.g. 被伤害、被嘲笑、被忽视),而他们需要通过循序渐进的表达,来对自己这些认知进行现实检验(reality test)。

比如,可能一下子就让你要当面直接向伴侣表达情绪会非常艰难,但你可以先从一些间接的方式开始,比如写下来或是发微信。

又比如,如果在对方询问你时你觉得承认被说中了都很困难,那么你可以从先不要急着否认开始,一步步地放松自己、打开自己。

你还可以在关系早期的时候,在比较合适的氛围下,提前向对方透露一些你的行为模式。你可以告诉Ta:“我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我会为喜欢的人默默做很多事,如果我记下了一个人的喜好,并且给Ta做Ta爱吃的东西,那其实就表示我已经很喜欢这个人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你们的沟通最好只发生在你们两个人之间。不管是表达爱意还是不满,告诉朋友并让朋友转达给Ta,或是在社交平台上发一些暗示的话语,可能都并不是很好的方式。因为,这样可能会会让伴侣感受到你对Ta的不信任以及你的不真诚,而这也会让Ta觉得疑惑和挫败。

当然,你也不必逼着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非常直接的人,真诚也不止有直接坦荡这一种形式。要知道,你羞怯的、笨拙的、甚至是有些别扭的,但还是努力想要对方感受到自己心意的样子,也是真诚而可爱的。

最后,如果你的伴侣是这样口是心非的人,那么我会建议你先从自己开始,向Ta示范怎样去表达自己、暴露脆弱,即便Ta不能一开始就给予你同样的回应。但这对于营造你们之间的安全的、良好的沟通氛围是很重要的一步,而这一步也只能由你先迈出。

感情中似乎总是有一方要在一些时刻,去承担那个更勇敢、更主动的角色,如果你确信眼前这个人是你想要紧紧抱住的,那么多做几次那个坚持敲门的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你坚定地敲开了那扇不那么容易打开的心门,里面住着的那个或许格外脆弱、但也尤其可爱和真诚的灵魂,就是给予你的勇气的最大回馈。

以上。

References:

Campbell, L., Simpson, J. A., Boldry, J.G., & Rubin,H. (2010). Trust, variability in relationship evaluations, andrelationshipprocess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1),14.

Catlett, J. (2015). Understanding insecureattachment.Psychalive.

Gilovich, T., Savitsky, K.,& Medvec, V. H. (1998). 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biased assessments ofothers' ability to read one's emotional states.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75(2), 332.

Holder, M. D., &Hawkins, C. (2007). 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Assessment of sex differencesin showing and hiding disgust.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9(3),235-243.

Larzelere, R. E., & Huston, T. L. (1980).The dyadictrust scale: Toward understanding interpersonal trust in closerelationships.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