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酷似漫画男主角,年入过亿,日本第一男公关Roland,也许是日本最懂女性心理的牛郎之一。
遇到对外貌不自信的客人,Roland会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说:
“我觉得你很美。你知道美女的标准是什么吗?”
听到这样的互动,任谁都会期待地等待下文,而Roland的金句从不让客人失望:
“那就是我是否觉得美。”
遇到被孤立的女孩,他又使出了同样似乎没什么实质性功效,却能让人瞬间直冒粉红泡泡的招数:
“被谁讨厌不重要,重要的是被谁喜欢。我就很喜欢作为我粉丝的你。你看,世界第一的男人喜欢你哦,可别忘了这个事实。”
也曾有粉丝激动地说:“怎样才能让罗兰大人堕落(到下层)呢?我真的很想跟你交往!”Roland回道:
“对不起我并不想堕落,你上升到我这样的级别来怎么样?总归要见的,不如在上层相见吧。”
不仅没有伤害粉丝的热情,更是一种无形的鼓舞。
语言和情感支持,是男公关真正售卖的商品。哪怕只是瞬间虚幻的爱意,都能让女孩们得到慰藉(并一掷千金)。
在纪录片《贩卖「爱」的男子们》中,曾有女孩夸赞男公关,他们的共情能力强大,会认真地对待顾客内心的伤痛:
“别人总说我,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难过。只有他们(男公关),和一般友人完全不一样。”
借着Roland的案例,我们想和大家聊一聊,究竟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沟通者?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我们对于沟通的一些“误以为”,都可能成为彼此相互理解的阻碍。
沟通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沟通者之间的关系的塑造与展现我们都知道,在沟通中,如何用尽各种方式把信息准确传达是十分重要的。不过,人际间的沟通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交换”。
正如Ronald B. Adler和Russell F. Proctor在《沟通的艺术》(2010)一书中所提到的的,沟通包含了“内容”和“关系”两大维度。内容,就是沟通过程中被讨论到的信息,比如“今天的任务是完成新版的计划书”、“下个路口右转”、“这家店的海产是最新鲜的”等等。
但其实我们的每一次沟通,都还包含了“关系”的维度。它传达或者反映了两人的关系,比如,你和对方是从属的还是平等的。在沟通过程中,我们除了要清楚地表达内容之外,还要懂得准确地依据双方的关系,拿捏沟通的分寸。
和不熟悉的人开过分的玩笑,会被认为“情商低”,正是这个道理。对于Roland这样的男公关而言,他们需要暂时扮演一个完美情人的身份,但也会根据客人的性格拿捏尺度,不会做令她们不适的“侵犯”之举。
在沟通中,我们其实还有一些隐性的需求我们通常会知道自己希望通过沟通达到的“目标”,比如说服对方、赢得信任或者实现合作等等。但事实上,我们想要获得的,可能比自己想象的更多。
除了“显性”需求,另一些需求是“隐性”的,比如我们希望在沟通的过程中,在对方心中塑造/留下一个怎样的形象。
当我们没能意识到自己还存在一些隐性需求的时候,就更可能在沟通中,显得很为难而不知所措。
在沟通不畅或者人际关系受挫的时候,人们常常首先会想到的是,自己表达能力的问题;又或者,有些人会把“擅长沟通”单纯地理解为“能言善道”。
但其实不然,真正有效的沟通不仅包含了表达,还包含了倾听。也就是说,在一场有效的沟通中,在沟通的动态过程中,双方都时而是传递者,时而是接收者。
我们要真正有效地听懂了对方所表达的东西,才能更准确地回应。试想一下,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完全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即便你原是一个能言善道的人,在这个时候是否也会沟通无力?
值得一提的是,“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听懂”而已,它还包含了一种“理解”。我们需要抱着一种理解对方的意图,去听对方真正要表达的内容,才更有可能推动沟通的顺利进行以及目的的达成。
不过,在真实的沟通中,人们往往很容易陷入一些三种常见的无效倾听之中(Adler & Proctor, 2010):
1. “防御性倾听”:听的人的意图不在理解,而在防御,因而注意力都在对方哪句话冒犯了自己,时刻准备着回应还击;
2.“埋伏性倾听”,Ta不试图了解对方,而是不断挑剔对方表达中的漏洞;
3.“自恋式倾听”,无论对方说什么,总想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
忽视沟通中的倾听,或者在沟通中无效地倾听,往往都会使得注意力被片面地、有选择性地放在对方的某些语句上,就使得我们很容易因为断章取义而误会对方。
除了以上三点,其他一些对沟通的迷思,也可能会阻碍我们成为一个好的沟通者。
迷思1:“只要我听的足够清楚,我就一定能理解对方”
有时候,光有理解的意图,可能对于在沟通中成功理解对方,也仍然还是不够的。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体的认知在我们“倾听并理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Adler & Proctor, 2010)。
比如,低自尊的人可能会在沟通过程中,更加注意到对方对自己的负面评价,甚至会对对方原本中立的表达,做出更负面的解读。他们会不自觉地在沟通中,去“印证”自己内心对于“别人都不喜欢我”、“我不够好”的想法。这时候就可能出现,尽管Ta用心地听了也试图去理解对方的话语,但却仍然误会对方的状况。
迷思2:“只要我说的足够清楚,对方就一定能理解我”。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一种“透明度错觉”。在双方认知的差异的影响下,沟通很难是“透明”的,也就是说,对方的认知也可能在其中影响到Ta对我们所表达的内容的理解。
开头举例的Roland,为了做好男公关,从日本第一学府东京大学退学,更是在金融、时事、艺术等领域深造。从一定程度上讲,广泛的学习,对人性与心理的深度把握,能够帮助他们缩小认知差异。
* 那,一个人沟通能力是天生的么?
有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天生就不擅长沟通,还有一些人则是觉得“只要自己想,我随时都能做一个优秀的沟通者”。这两类人看似不同,但其实他们都是认为“一个人善不善于沟通”是先天决定的,只不过有些人是天生的沟通者,而另一些则不然。
但其实,“沟通”是一种能力,它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得到提升。
1. 多样的反应方式
在Adler与Proctor(2010)指出,那些优秀的沟通者,往往拥有着多样的行为反应方式,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不同沟通场合,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当一个朋友的笑话,让自己感觉被冒犯了,优秀的沟通者可能有以下几种反应:
a.保持沉默;
b.与周围的其他人讨论刚才的笑话隐含的攻击性;
c.也开一个玩笑,调侃对方没有意识到,Ta所说的话已经给自己造成了伤害;
d.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让对方下次不要再说这样的笑话;
e.直接制止对方,指出对方的不妥之处。
学者们认为,没有一种完美适用于所有情境的沟通技巧,而有些人之所以是优秀的沟通者,是因为他们会根据所处的情境、所面对的人(彼此的关系),做出恰当的反应。
就像Roland面对女性时给与情感支持,面对37岁高龄入行的员工,则成了人生哲学专家:“无关年龄,重点不是活着的长短,而是活着的方式。‘你不年轻了’可能会抹杀一个人的可能性,让对方理解‘现在开始努力也能改变未来’不是很棒吗?”
2. 共情能力
想要做出适合当时沟通情境的反应,就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共情能力。这样,Ta能够在不同场合中,不仅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能够考虑对方在当时的沟通中可能存在的想法,同时,觉察到对方的情绪感受,把握自己与对方的关系和回应的分寸,从而做出适当的回应。这种人往往会被我们觉得是“高情商”的。
不同于优秀的沟通者,一般人常常会受困于“首因效应”,很难在每一次的沟通中都做到“共情”。后者往往会根据第一印象给他人贴标签,并在日后的相处中用这一个标签来理解对方的其他行为。
3. 认知的复杂程度
一个人能够在不同沟通情境中做出恰当的回应,不仅需要共情的能力,还需要具备足够的认知复杂度。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认知,在双方沟通,尤其是相互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那么,我们接受并理解,一个人可能在不同情境中做出不同的表现——真挚中可能含有做作,高尚中可能含有卑鄙,邪恶里也看得见美德。
当一个人有更高的认知复杂度,Ta也就越可能理解他人在不同沟通情境中的表现,这样,Ta也就更可能不会为“首因效应”所困,才能够在每一次沟通中,去“重新”评估和了解对方的意图;不仅如此,这样的人也更理解自己也会在不同场合的沟通中,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不会因此而觉得自己不够真诚。
想要成为一个善于沟通的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沟通”远比自己想象的复杂,它不仅表达内容也呈现关系,它不仅要“说”还要“听”,而我们自己,很多时候也不单纯是想达成目标而已。另外,也还需要了解,沟通是一个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需要去学习的能力。
另外,尽管表达并不必然带来理解,但清晰准确的表达仍然是沟通的基础。人际沟通技巧的研究机构Mind Tools总结了7个“C”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
清晰(Clear),先明确自己沟通的目的,然后可以通过语言,或肢体语言来帮助自己表达;
简洁(Concise),一些不必要的修饰或信息,有时候反而是沟通的阻碍;
具体(Concrete),简洁并不意味着“概括”,我们仍然还是要把那些必要的细节和事实表述出来;
准确(Correct),在词汇、语气的使用上,也要准确。这一点常常会是我们想用外语沟通时的一大困难;
连贯(Coherent),表述需要前后有逻辑、连贯。就像一段文字,前后要连贯而有逻辑,才能让人看懂主旨;
完备(Complete),我们有否把想让对方知道的信息完整地表述出来,是对方能否全面地理解的基础;
谦恭(Courteous),这可以让双方的沟通基于一个更放松的情境,试想如果双方在关系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傲慢”、“轻蔑”,沟通是否也就更难进行了?
在掌握了表达的技巧之后,我们还需要提升沟通中的共情力和认知的复杂度,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倾听和理解对方。
“枕头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沟通中各方的立场,理解人们在不同情境中可能的不同表现。(图自:《沟通的艺术》,Adler & Proctor, 2010)
我们可以从这5个立场分别去探索双方要讨论和沟通的内容,这会非常有助于我们过快地陷入“我对你错”(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的困境中,也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立场的容忍度,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不仅如此,这可能还会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新的思考模式,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非此即彼”的——双方有可能共赢。
最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多样的反应方式。
之前提到,针对不同的情境、不同的人,我们得使用不同的沟通方法。除了进行坦诚的自我暴露外,保持沉默、模棱两可的回复、或者回避都可以传达出不同的信息、达到不同的效果。我们可以平时多观察,不同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方法以及带来的后果,学习哪些情况下、面对哪些人,比较适合哪种行为方式。
沟通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与人沟通,练习这些技巧。同时,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不会是一个好的沟通者。
在沟通这件事情上,保持学习;对每一次的沟通,都保持谦恭和好奇,是十分重要的事。
以上~
KY作者 / 罗勒
编辑 / KY主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