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捷克良心造?这款坦克让纳粹德国赞不绝口,差点用于全面抗战

很多人都知道,捷克斯洛伐克尽管在欧洲属于不入流的小国,但是其与北欧的瑞典一样都有着优秀的军事工业。尤其是二次大战之前,捷克军工一度跻身欧洲前五。即使是在纳粹铁蹄之下,捷克出产的武器装备(如35t与38t)仍然一度受到德军高度评价。而捷克却显然没有沉溺于这两款轻型坦克的成功,而是转而寻求设计装备更为先进的中型坦克。

▲为德军立下汗马功劳的35(t)轻型坦克

1934年,总部位于布拉格的CKD设计师英格尔·苏林(Ingr·Surine)便预先设计了一款重量约为15吨的新型作战车辆。1937年秋季,捷克军方同时对著名的斯柯达、CKD和太脱拉下达了设计新一代中型坦克的任务。经过论证,CKD的方案得到了军方的首肯,获得了V-8-H的代号,日后改为ST vz.39.然而,最初的设计却有多达143处缺陷,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发动机,在重新设计之后才得到了军方的要求。

▲ST vz.39中型坦克原型车

这款重16吨的坦克包括四名成员,采用一台输出马力257.7匹的8缸汽油发动机,最大速度达到了47km/h,容量210升的汽油可以供应该车行驶150千米。尽管其装甲只有薄弱的2-10毫米,它却装备了一门那个年代足以称之为“大口径”的47mmA11火炮,在100米可以穿透60mm厚的装甲,已经足以对付当时的绝大多数坦克了。在测试中,它一共行驶了超过4000千米的路程,其中一小半为条件恶劣的山地而没有出现任何重大设计缺陷,这足以证明其所采用的弹簧板悬挂的有效性。

▲用于底盘测试的第二辆原型车

随着欧洲局势的一步步恶化,捷克军方下达了在总计装备450辆该型坦克的任务。然而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让这一计划最终成为了泡影。仅仅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不多于10辆)被生产出来并且参加了捷克在布鲁诺对德军发起的最后一次反击中。随着捷克军队的失败,整个捷克成熟的军工体系都被纳粹吞并收为己用。不过,除了著名的35t与38t之外,纳粹占领当局却对ST.vz.39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将一辆原型车运往埃森纳赫进行测试,两星期之后,纳粹下令SKD公司制造领一辆原型车进行测试,足见该设计有其独到之处。然而在1940年下半年的测试结束后德国军方便因为三号坦克的大量投产放弃了vz.39中型坦克。

捷克产47mm反坦克炮

在军事占领的短暂时间中,CKD公司还试图以此坦克为基础,试图打开国际销售的大门,尽管在罗马尼亚同本土制造的R-3、与R-2a的竞标中占有优势,但是最终却是本国生产的R-3a获得了最终的216辆订单。此外,在苏德短暂的蜜月期中,斯柯达也曾经寻求发展苏军为自己的客户,以及正在全面抗战的中国。只不过到最后也没有人选择ST.vz.39中型坦克。唯一生产出来的两辆原型车幸运地保存到了战后,却在同时被废弃。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著Onerepuber。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