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骑兵就不能打胜仗?骑马步兵了解下,维京海盗和后金八旗靠它

编者按:在古代战争中,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是任何势力都梦寐以求的。然而除了游牧民族之外,战马对于任何势力都属于稀缺物资。马匹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充当战马,无论是肩高、耐力还是冲击力,战马都有很高的要求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骑马步兵的使用就成为了提高军队机动性的极好选择。即便是速度较慢的驮马和挽马,也可以极大提高军队的机动能力。本期,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骑马步兵。

▲维京人往往会骑马劫掠

骑马步兵的配备对于需要流动作战的军队有很大帮助。当维京人登上陆地之后,他们就以战马代替长船,形成机动性强悍的骑马劫掠者,让以农兵为主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法兰西人晕头转向。考虑到直到诺曼时代,维京人才建立起成规模的冲击骑兵部队,维京时代的维京人无疑是采取骑马步兵战术作战,他们也难以获得足量的战马。日本战国时代武田氏和上杉氏麾下的骑兵也以骑马步兵为主。不否认武田赤备和上杉军队当中有一些能够进行冲击的骑兵,但由于日本马普遍矮小且营养不足,能够适应骑战的马匹非常之少。然而较大数量的骑马步兵部队提高了这两家的军队之机动力,对其征战有很大帮助。

▲武田赤备

建州女真的崛起,实际上依靠的也是强悍的骑马步兵部队。“虏步战强,马战弱,北军(明军)马战强于叶赫,叶赫强于建州,虏步战强于北军,北军强于叶赫。”“叶赫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骑,北畏奴步。叶赫白羊骨辈曰:‘我畏奴步,奴畏我骑,力相抗也,技相敌也’。”由以上记载可见,建州真正强大之处在于步兵部队。相比接近蒙古高原的叶赫部,建州马匹储量不足,因此实际上更以步兵见长,直到逐步征服蒙古获得战马来源之后,建州骑兵才逐步崛起。但东北平原毕竟广袤,对于人口不过数十万的建州来说,军队的人均马匹占有量是高于明军的。明军骑兵强在于其数量少,大都是精锐家丁,装备训练过硬。而建州马匹相对较多,就可以组建庞大的骑马步兵部队,提高机动性。由满洲与明朝的对抗可以看出,满洲军的机动性在明军之上,作战起来颇为灵活高效,这无疑是马匹带来的便利。

▲满洲巴牙喇重步兵

对骑马步兵运用最为精彩绝伦的,无疑是英法百年战争中爱德华三世在克雷西会战前的行军。当时英军经过爱德华一世和爱德华三世的军事改革,以及和苏格兰战争的磨炼,单兵战力较强,法军不敢轻易与英军会战,需要时间从各地集结军队,这是爱德华三世的极大优势。但爱德华三世的军队不过万人,纵横于法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腹地,无论如何都是凶险万分的。为了提高机动性,爱德华三世每到一处,便分兵掠取马匹,其中绝大部分当然是法国人看不上的驽马,然而却能极高地提高英军的机动性,一路下来英国长弓手和重步兵全部变成了骑马步兵,法军在后边追赶得气喘吁吁,最后好不容易追上,抵达克雷西战场时已经成为疲兵,3-6倍于英军兵力的大军在爱德华三世的精妙长弓战术下惨遭屠杀。

▲以少胜多的克雷西会战

看到古代战争史中骑马步兵发挥了这样大的作用,我们也就明白为何在近代军事史上,骑马步兵会得到龙骑兵这样一个拉风的名字。西班牙大方阵战术发明之后,方阵却面临机动性不足的窘境;很多时候波兰翼骑兵比西班牙与瑞典的精锐方阵更加好用。当火枪手跨上战马进行机动,抵达指定位置后布阵应敌或是进行散兵作战,就仿佛一群移动的火神伏尔甘。

▲英国龙骑兵

在骑马步兵的存量上,“铁血强宋”则是最大的反面例子。无论是因为上层爱吃羊肉挤占马场还是保守派文官故意把马养死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总之“铁血强宋”的马政糟糕到不但国家马场缺马,民间也缺马。马匹不足导致运送物资的效率低下,补给能力一塌糊涂;至于用马匹来给步兵提供机动能力,更是一般存在于想象当中。这样的军队纵然有一定数量战斗力尚可的步兵和弓手可以时而在战争中获胜,也难以扩大战果。这无疑与产马地丢失没有半点关系。众所周知,战马虽然不好养,一般的驽马在民间都能养。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残星几点哥,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