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一个真实的苏联——它首先是俄国的,其次才是社会主义的?

小炒注:“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马克吐温

上篇:《不进则退的改革,如何从变革的角度看待沙俄的得失成败?

关于苏联,绝大部分国人对它都有两个误解。

将苏联与沙俄、现代俄罗斯割裂开来,认为它是历史的独特存在,是横空出世的。这大错特错,苏联也是俄国历史的延续。苏联的极权体制、大清洗、五年计划、社会结构等等,都是沙俄历史的变种。

还认为苏联的强大,主要是因为采用了社会主义体制。这也是不对的,至少避重就轻了。一方面,苏联能在某些方面特别强大,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俄国已西化两百多年,从19世纪开始,沙俄的GDP和工业产值就长期居于世界前五。所谓沙俄的落后贫穷,只是相对于欧美这些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而言,它的实力轻松吊打奥斯曼、清朝、波兰等传统强国。

另一方面,俄国的西化是专制国家自上而下的改革,国家力量长期居主导地位,苏联标榜的社会主义体制是沙俄国家主义传统的激进演化。

苏联存续70年,它的发展轨迹依然遵循着俄国的内在发展逻辑。接下里,小编就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撇开宣传因素,带你再认识一下这个帝国 。

一、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精密而全面的哲学体系,是一门科学。它的理论基础源于18世纪启蒙运动、古典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德国哲学。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实践性的哲学,希望改变这个不平等和苦难的世界,这就有了一点宗教的味道。

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常常使用救星和神圣的词汇来勾勒社会主义梦想,承诺人和历史的合力将结束人类的剥削和苦难,极富有煽动性。

“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所以,对于在现实中找不到国家出路的知识分子而言,它的科学性与实践性是很有吸引力的。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在沙俄广泛传播。

整个体系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推广到人类社会中就是经济基础是最重要的,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一不重视经济发展。辩证法强调事物是在“矛盾-解决矛盾-新矛盾”中迎来质变的,推广到人类社会中,这个矛盾就是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革命是解决方法,人类就是在这种矛盾与斗争中实现历史的进步。

“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

这个理论唯一一个不大合逻辑的是,它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这种历史进程的结束,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将使得人类进入自由与平等的新天地。

这个逻辑漏洞,以及历史发展的打脸,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西方逐渐失去市场。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到了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远远不同于当时。日益扩大的殖民主义和全球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人阶级令人吃惊的保守与顺从,使得马克思主义亟需调整。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基础是工人阶级的庞大,而俄国是一个农民国家,工人阶级微弱。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马列主义的历史背景。

在全球化上,列宁提出殖民地人民是天然的革命盟友,所以列宁重视东方;在工人阶级微弱上,列宁将资产阶级阵营的贫苦农民列为革命力量,并提出必须要有先锋党来领导工人阶级的斗争;在俄国的专制传统上,剔除了马克思主义中的民主成分。

最终,凭借辩证法的精妙演绎,认为社会主义将出现在俄国这个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而不是欧美这样的资本主义强国。

列宁不仅以激进的方式改造了马克思主义,还加入了本土的民粹主义。

列宁是在民粹主义的环境中长大的,他的哥哥就是民粹主义分子,但列宁反对民粹主义的乌托邦,却对民粹主义者的个人英雄主义和意志坚定深有同感,这就是苏共革命暴力的思想渊源。

可以这么说,如同道家是儒家的反面存在一样,马列主义也是资本主义的反面存在。反对资本主义,必然回到马列主义。

在接下来苏俄的历史演变中,俄国的历史传统随处可见,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早已面目全非。

二、十月革命,送上来的权力

在俄国两百多年的西化过程中,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这源于经济领域的大发展与社会领域的长期停滞,导致工业化始终改变不了农业国的本质,从而提供了激进主义的土壤。这是俄国的独特性。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对这个旧政权失望透顶,这种深恶痛绝,不亚于近代中国对清朝的绝望。

尼古拉二世退位及二月革命后,俄国成立了多党制的临时政府,但这个自由而民主的政权十分无能,无力改变国家的经济下滑和秩序崩溃。

士兵呼吁退出一战,农民渴望得到自有土地,工人要求拥有工厂管理权以反抗过度剥削。但临时政府对这些要求熟视无睹,依然坚持一战。

临时政府表现拙劣,布尔什维克宣扬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平均地权太有诱惑力,这给了激进的布尔什维克登上舞台的机会,否则,列宁很可能将是1917年的一个脚注而已。

大众充满了沮丧,爆发了“七月事件”:工人和士兵大暴动。当苏维埃领导人去安抚群众时,有人对他们吼道:

“夺权,你们这些狗娘养的,权力已经给你们送上来了。”

当列宁所在的布尔什维克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已到时,苏维埃内部认为他完全脱离了社会现实。苏维埃根本没有做好夺权的心理准备。

当时的苏维埃,内部主要有三派:激进的布尔什维克、温和的孟什维克、民粹派的社会革命党。前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第三者是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后来,孟什维克被排挤,高层移居海外;社会革命党分裂,一部分转战地下,一部分加入布尔什维克。

十月革命,与中国血与火的解放战争完全不同,它更像是武昌起义,一夜之间起义成功。

与苏联官方所宣扬的爆发激烈斗争不同,冬宫并未发生武装冲突。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也就是阿芙乐尔巡洋舰发射的炮弹,实际上是空弹头。起义者占领办公大楼和公用设施,与其说是武装夺取,还不如说是驱赶。

旧政权不废吹灰之力就瓦解,新政权顺利得不像话。所以,并不是马列主义选择了俄国,而是俄国选择了马列主义。

三、内忧外患的如期上演

在官方宣传里,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仿佛社会主义就是原罪。

这种内忧外患,在俄国历史上屡次发生过,此次没有什么独特性。不过是权力之争和领土之争的周期性上演而已,与社会主义本身无关。它是俄国的地缘和历史造成的。而且也没有什么联合绞杀。

1、重建专制体制

列宁一开始所做的,本质是是重建俄国的专制体制。

1918年1月,他直接解散杜马和立宪会议,打击上层者以启用革命者担任政府官员,复活政治警察机构“契卡”。

从而建立了布尔什维克暴力独裁的行政机构。这套专制体制,与沙皇的最大不同就是,由革命者组成的现代官僚机构,取代贵族,成为行政管理人员。

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其本质是沙俄国有化传统的深化。

为了供应城市,将土地国有化,强制征粮。这是沙俄农奴制经济的尾巴,那时沙俄也是奉行土地国有制,对农民的剥削一向很重。

再将国家资源全部国有化,私营企业几乎销声匿迹。这是为了满足内外战争的物质需求,与社会 主义制度本身无关。 俄国的经济本就已崩溃,为应对激增的战争支出,必须采取极端的国营政策,才能快速弥补财政。 这种手段,在中国封建王朝也屡试不爽。

在这里,必须说明国有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很多马克思主义政党搬出马克思语录:生产资料的全国性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全国性基础。却选择性忽视马克思“在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句最重要的话。

马克思对公有制的定义,就是让自然人拥有生产资料,人人有份。这就是社会化,这就是公有制,而不是政府所有制。将公有制等同于国有化,是典型的偷换概念。

列宁为苏联的专制主义打下了基础,当斯大林完成农业集体化时,专制制度得以真正确立。

全面国有化、集体农庄、集权专制 ,辅之以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新的 三位一体 ,取代旧式三位一体:农奴制、农村公社、集权专制和东正教信仰,构成了苏联 的专制体系。

专制制度借尸还魂, 披着马克思主义外衣 ,在俄国完美复活。

2、内部分裂

苏联初期的内部分裂有两个:内战和民族独立。内战是政党的权力之争,民族独立是历史原因。都与社会主义无关。

在沙俄的杜马议会中,主要有三派:保守主义者、自由民主者和社会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又分成温和派和激进派,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是激进派。

布尔什维克顺利夺权后,解散议会,恢复独裁,这些反政府势力自然不服:辛辛苦苦几十年,被别人摘了桃子,便联合起来企图推翻现有政权。这就是“白卫运动”。

所以, “白卫运动 ” 与其他国家内战的性质一样,本质是权力之争,与意识形态无关。 如果是自由民主者夺权,俄国一样也会爆发内战。

红色部分是 苏俄,蓝色部分是白军

红军控制着交通干线和俄国的心脏地带,红军在人数、装备和纪律上都占据上风,“白卫军”各自为战、也没有统一领导。到1920年底,内战基本结束。

这场内战,不是宣传上的什么以弱胜强的军事胜利,而是一场很正常的平叛。

关于民族独立,在《战斗民族养成记——血染的风采》中就提到过,俄国在扩张过程中征服了太多民族,很多民族有着自己的独立文化和语言,俄国本土文化相比它们并不一定占优。因此,一旦中央政府丧失权威,内部分裂很容易发生。

20世纪初俄国共有200多个民族、140多种种语言,俄罗斯人占全 国人口不到一半。

1917-1918年,芬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外高加索、中亚地区,纷纷独立,沙俄解体。这些国家都是18世纪后才征服的,独立倾向一直较强,特别是芬兰与波兰。

到了1922年苏联成立时,出于军事合作和经济抱团取暖,有些独立国家又自愿回归了。这时就已经埋下了下一次分裂(苏联解体)的种子,在民族自决基础上,加盟共和国是出 于政治目的才联合在 一起的,加入后各国依然保留较强的政治独立性。国家向心力本就不足。

没有文化统一的纽带 ,一旦苏联衰落,分裂将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历史因素就是苏联解体的内在依据。

也可以看出,苏联的庞大疆域,是继承了沙俄的领土,而不是开疆拓土导致的新增。所谓社会主义优越性吸引各国加入,是不成立的。

3、半真半假的外国干涉

始于1918年的干涉行动共涉及14个国家。主要是英美日,其他国家只是象征性地部队。

日本图谋占领远东、英美等协约国看重的是俄国的港口。尽管他们有时支持“白卫运动”,但一直避免与苏维埃发生直接冲突。

而且,由于一战刚结束,这些军队十分厌战,压根不想干涉。法国海军在黑海就发生了兵变,美国大兵迫切希望回国,英国在野党十分反对出兵干涉。

因此,必须看到,外国的干涉,绝对不是苏联官方所宣传的帝国主义狼子野心、一心企图扼杀新生共产主义政权的行动。

一战时,俄国就被德国打得落花流水。此时,俄国衰退得更厉害,而英美日发展快速,相比战前,差距更大。也就是说,列强若真想推翻苏俄政权,布尔什维克几无招架之力。

4、经济政策大转向

内忧外患平息后,苏俄奄奄一息。1921年出现了可怕的饥荒,棉花产量只有1914年的5%,钢铁产量只有1914年的2%。惨不忍睹!

国家经济已经崩溃了,这就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原因差不多。

与战时共产主义截然相反的新经济政策,从1921年延续到1928年,是一次“国退民进”。国家退缩到上游战略行业,开放下游行业给民间,给予农民对土地的支配权,力图国家经济的快速恢复。当然,政治上还是保留绝对的控制权。。

新经济政策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到1928年,苏联的农业和工业产能基本恢复至战前水平,GDP位居世界第五。不靠集权体制,宽松环境也能实现经济大发展,国有化不是唯一办法,甚至不是最优办法。

但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快引发了苏俄高层的路线之争:延续新经济政策,还是重回国家社会主义战略?

三、激进的斯大林体制,旧制度归来

在官方宣传里,很多人都认为苏俄没有建设社会主义可参考的蓝图,完全是凭借着革命者的首创精神的意志坚定,才创造出奇迹。

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参考对象,它们创造的奇迹更能反映出西方人士的进取精神。

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战略,并非没有参照,它是沙俄国家资本主义传统的极端表现。

与列宁寄希望于西方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不同,斯大林认为“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极大了迎合了当时人们希望国家复兴、盼望强人出现的普遍心态。

这是因为苏联面临着险象重生的国际环境。西边的德国及东边的日本都在擦拭盔甲、磨砺宝剑,英法美的国力更在苏联之上。外敌入侵成为一个现实的巨大威胁。

内部,苏联刚成立不久,民族独立依然记忆犹新,国家百废待兴,如何避免加盟共和国的再次分裂,成为一个更显迫切的问题。

外敌入侵、内部分裂,两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这就是斯大林国家主义与独裁统治的历史依据。而这与意识形态无关,是俄国的地缘和历史演变所决定的。

“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或100年。 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 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斯大林

斯大林以血腥方式夺取独裁权力后,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国进民退”的全面国有化。其本质在于,以牺牲民间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国家重工业和军事力量的大发展,重走沙俄老路。

1、五年计划不是创新,是沙俄政策的延续

五年计划的根本目的在于快速实现富国强兵的工业化,政策层面以优先发展军事重工业和深入发展集体农庄为核心。

苏联的国情与沙俄类似:雄踞全球第五的GDP,掩盖不了农民占绝对优势的农业国本质。新经济政策能解决民贫的问题,但它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来快速支持大规模的工业化。而工业化,最需突破的瓶颈就是大量的资金。

钱从哪里来呢?自然想到了人口庞大、家里有点余粮的底层人士。政府首先打倒新经济政策孕育而成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乡村富农,将他们的财产收归国有;然后,以集体化生产取代个体种植。

通过集体化,以强制征粮和低价收购,在农民身上快速获取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工人也没讨到好处,半军事化的工作状态、以及生产力提升过程中持续压低工资,工人也在为国家贡献源源不断的财富。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与沙俄时期加重农奴剥削、以商税弥补财政开支,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军队,没有本质区别。

1933年,希特勒掌权,日本侵占远东,军事需求更显迫切。斯大林接连推出第二个五年计划和第三个五年计划,直到1941年德国入侵为止。

从国家角度讲,五年计划毫无疑问是成功的。近90%的资金投向重工业,工业产值跃升至世界第二,工业产量占世界比重从1913年2.6%和1929年的3.7%攀升至1937年的13.7%,发电量从十五位跃升至第三位。红军拥有了高度发达的军工业。

我们始终不能疏忽的是,苏联的惊人成就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取得的,是建立在沙俄西化两百多年的工业基础之上的。因此,对苏联的五年计划,要理性看待,不宜过分夸大。

一方面,它并非是在一贫如洗的大地上建造大厦,而是在GDP全球第五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了一步,在和平环境下沙俄旧政权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另一方面,西方发生了史无前例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国际资本纷纷进入俄国,此消彼长,才使得五年计划更加耀眼。

在经济结构上,沿袭了沙俄时期国家力量和外商投资主导的特征。

同样是五年计划,新中国取得的成就就小得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近代中国的工业基础远远不如沙俄。

与沙俄一样,国家工业迅速发展的代价,就是牺牲农业和轻工业,造成民众的贫穷困顿。它能建造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却造不出足够的袜子。

工人处于准军事动员状态,工作任务严重超标,由于轻工业被选择性忽视,工人的生活消费品短缺、住房匮乏、还有刻板的定量配给,使得黑市成为苏联经济体制的重要部分。专制体制还造成了经济领域极度的官僚作风、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低劣。

农民最悲催。他们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属国家所有,效率低、税负重,农民无力反抗,苦不堪言。这是继承了沙俄时期农村公社制的弊端。整个斯大林时期,苏联农业人均产量还不及1911年的斯托雷平时期。

农民再次成为牺牲品,甚至于说,受到了欺骗。他们支持革命,希望获得土地与自由,但新政权成立后,他们一无所获。

1928年到1934年,整个苏联大地谷物的总收成下降了8%,可是,国家的收购量却增加了150%!也就是说,明明收成锐减,国家拿去的反而更多。

1932年,苏联爆发史上最大规模的大饥荒,乌克兰有超过500万人饿死。

乌克兰人咬定,这次饥荒,是斯大林实施种族灭绝的阴谋

农业可以说是全面的失败。集体化对农民积极性的打击,是这种失败的主要原因。集约化种植造成的农业短板,伴随着苏联整个生命周期,直到七八十年代还在发生粮食歉收。

那么,回望历史,苏联的五年计划是横空出世的吗?远远不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本质是沿袭沙俄自上而下的专制主义传统,19世纪后期的亚历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也热衷于制定国家发展计划。五年计划,不过是这种国家政策的极端演化。

集体农庄、农业反哺工业,可以看作是农村公社制、加重农奴剥削的传统延续。五年计划所造成的城乡差异大、工业与农业的失衡、重工业与轻工业的分化,这些问题在沙俄一直存在。

斯大林时期的五年计划,继承并发扬了沙俄西化改革的成就与弊端,这一直伴随着整个苏联时期。

2、伊凡四世的继承者

斯大林的大清洗,与他的五年计划一样有名。五年计划需要在强有力的专制统治下才能进行。斯大林便以各种罪名实施暗杀、处决与流放的大清洗。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34年中央委员会成员80%被杀害,280万党员中有100万倍逮捕;1936-1938年有72.4万人被处决。大清洗之后,老布尔什维克所占比重从1934年的80%锐减至1938年的20%。

清除异己,整个政治系统听命于斯大林一人,绝对的个人独裁建立起来了,党内的民主集中制自然也形同虚设。

很多人有个误解,以为斯大林开大清洗之先河。其实,伊凡四世才是俄国大清洗的祖师爷,他创立特辖军,消灭异己和大贵族,从而在俄国第一次真正确立起专制制度。这种恐怖统治,也成就了他“恐怖的伊凡”之名。

3、解决内忧外患

随着国家发展和独裁确立,苏联加盟共和国新增5个,达到11个。从统治者角度讲,这也是一种领土扩张,当然,这种扩张只是“收复”沙俄时期的旧领土。

1941年-1943年,德国对苏联发动了3次大规模攻击。依靠广阔的战略纵深,以及集权机制使得苏联可以迅速动员资源并适应战争的需求,苏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过程和结局,与当年拿破仑入侵几乎一致。

苏联死亡2500余万人,为了修补战争创伤,第四个五年计划得以推出。

与前三次五年计划一样,完美完成了任务,苏联基本恢复至战前水平。最大的不同是,由于起点低、时间紧,对农民的压榨程度更深了,大大扩大了集体农庄的规模而减少了集体农庄的数量,把25万个集体农庄合并成10万个。

对比1905-1917年的国家混乱与斯大林时期,可以明显发现,集权专制天然适合俄国。1905-1917年,三位一体的集权专制体制趋于瓦解,国家动乱,民族独立,社会崩溃。斯大林建立追求一致和控制的独裁统治,一并解决了内部分裂和外敌入侵两大难题,尽管代价是民众的贫苦。

有一种东西叫宿命,这就是俄国老百姓的幸与不幸。

4、跛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了德国与日本,第三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苏联。

二战大大刺激了与军事相关的尖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火箭技术三大尖端成果的发明使用,直接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

在五年计划中,苏联集中力量发展军事技术和国防力量,自然科学研究得益于国家提供的大规模财政和组织支援,这个方针很符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

原子弹和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显示出苏联在军事应用科学的巨大成就。在接连错过前两次工业革命后,俄国终于抓住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奠定了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

发展军事技术,是俄国的一贯传统,直接目的并非为了追赶工业革命。“一不小心”成为超级大国,对苏联而言算是个巧合。

但偏废民用工业,为未来埋下了隐患。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之一,但苏联在这方面是落后的,它没有互联网、民用电脑和游戏机,当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在70年代到来时,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此拉大了。这就是80年代苏联走向没落的历史依据。

所以,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仅存在于第三次与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间的50-70年代。而且,其地位来源于原子能和航天技术的大科技实力,在其他领域处于落后地位,它的科技缺乏系统性与实用性,偏科很严重。

四、苏联的社会结构

苏联重建了俄国的专制体系,也打破了沙俄原有的社会结构。

沙皇-贵族-农民,沙皇联合贵族,共同剥削农民,是沙俄的基本政治结构。

苏联实行全面国有化,相当于旧社会大小贵族的上层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几乎消失。这就需要重新构建政府与民众的中间层。

苏共是苏联的唯一合法执政机构,其做法就是试图把所有精英人士吸收到党内,打造出“高层—精英—民众”的金字塔权力结构,高层通过控制物质生产和灌输意识形态牢牢控制住精英,二者联合压榨底层,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成为党员,就可以打开许多大门,成为地位与名望的最大标记,成了苏联的“自己人”。随着时间推移,党员的精英阶层享受的好处逐渐增加,他们有特供商店、有更好的医疗和住房。

我们把党员精英类比沙俄时期的贵族,就能发现,它的社会结构换汤不换药。权力给予的经济特权,取代世袭给予的封地,通过打造党员精英阶层这一“新阶级”,取代贵族,成为体制的坚定拥护者。

1917年,苏共党员人数2.5万人,20年代超过100万人,30年代达到400万。到了60年代超过1000万,80年代接近2000万。官僚特权阶层急速膨胀。

在阶级流动性上,苏共是无产阶级政党,工人自然受益最多。工人被安排在重要岗位上,在上学和就业上有优先权,工人社会地位向上跃迁是苏联阶级流动的主要现象。尽管人数不多,但相比沙俄时期那种停滞的社会,已然有所进步。

也正因为如此,农民如潮水般涌向工人阶级。20年代,农村人口占80%以上,60年代则降到一半以下,80年代降至1/3。这种社会结构变化有工业化的经济规律使然,更多的是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冗余的工人,也是苏联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原因之一。

读到这里,我们也能明白,为什么苏联要极力防止资产阶级的渗透?资产阶级以金钱交易代替权力交换,打破了“高层—精英—民众”自上而下的社会权力结构,也“腐蚀”了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挑战现有秩序的稳定。尽管它是经济规律和人性使然,但也是苏联十分警惕的。

苏联奉行阶级斗争为纲,内在原因就是打掉这种体制外的力量,维护现有的权力秩序。其本质与西欧封建王朝打压资产阶级是一样的。

小结

苏联整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都延续了沙俄的统治秩序,因此它并非大家认为的全新事物。而苏联的倒台,也与沙俄的毁灭有着相似的理由:迟缓的改革,错过了前进的最佳时机,最终轰然倒下。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