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品牌中文命名本土化,为什么普遍不理想?

互联网抹平了地球,令全球化的说法,成为事实。早在互联网之前,针对全球贸易,有一股运营思潮在传播,并成为指导方针:「Think global, act local.(全球视界,本土优化)」。据说归纳出此思想的,是位日本人。

然而,就算在互联网时代,身处浪潮之巅的外国互联网公司,自负有「全球视界」,却也不一定能真正做到「本土优化」,甚至有的连最基础的品牌中文命名,也无法做到真正的本土化。虽然,大多国际互联网公司铩羽而归,关键不在于品牌名。

但多少,还是有些影响的。与微软体量不相上下的互联网巨头「Google」,当年进入中国时候,命名为「谷歌」,用的是其英文名的音译,大约要表达某种「丰收歌谣之喜悦」,可惜几年之后,迎来的不是「收割」,而是搜索服务的退场。

Google,来自「googol」的变体,googol 是个生造词,出自一位 9 岁孩子的原创,本义指的是自然数「10^100」,这个数值是数字 1 之后带有 100 个 0,想是非常大,——搜索起家的 Google 公司以之来命名,用以表达当时愿景:「梳理互联网上无尽的信息资源」。

以「Google」的科技色彩,来对应其中文命名「谷歌」的田园化,有如科技时代直接倒退到农耕时代的既视感,——当年「Google」有个不正式、非官方的名字,「古狗」,流传至广,该名字草根化、易流传,根本就不需要正式化的中文命名来加持。

试看今日中国之互联网,有如动物园,各种产品命名或品牌标志或吉祥物,集结着各类动物,一派熙熙攘攘、生机勃勃,如 Google 当年启用动物命名,不算先行者(前有雅虎、搜狐等),但或许可能更本土化一些。

田园化,可能是西方未摘除「傲慢与偏见」、对东方的一种幻想,须不知,「田园」一词已几百年不受待见,甚至在网络中「田园」存在贬义色彩,——在此种背景之下,一个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将其中文品牌命名为「声田」,也是匪夷所思。

Spotify 的构词,没有任何值得说的,无非是单词 Spot(音乐现场)加上一个动词后缀 -ify,表达一种动作场景,类似的还有网店服务软件 Shopify 等,其中文名「声田」,可能想表达一种舞台的现场感、来与英文名对应。至于 Spotify 的另一个中文名字「声破天」,放在本土场景,大概只有本土乐器「唢呐」,能达到这种状态。

谷歌,声田,身为互联网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与农耕没有任何关联,却非得营造一派田园风光,更多的可能是适得其反。——本土化,或者说品牌命名的本土化,有时也是个错觉。微软系统「Windows」,有个中文命名叫「视窗」,但自其注册以来,似乎没多少人在乎这个,一提起都是说英文名,——这是垄断的力量。上面的 Google,曾经有可能出现同一个境况,可惜强推了中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