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在当今是辨识度颇高的群体,他们来自中国北方一个完整而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区域性,文化上也因为“闯关东”的骤然开放而没有来得及形成区域性的差异。外省人甚至东北人自己都很少在内部做细分,直说是“东北的”就完事了。
沈阳,清明节闯关东祭祖,统一口径声量大...
(图片@图虫·创意)▼
然而事实上,近代我国行政区划变动最频繁的就是东北地区。其变化的原动力在于接连不断的战争与政治局势的变动。最混乱的时候东北地区同时存在着20个“省”之多,但这20个“省”又因日本军国主义的战败而消失,这是怎么回事呢?
“将军”废除而设“省”
二十世纪初期的光绪年间,东北版图早已被沙俄攫取了一大块;虎视眈眈的日本对东北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闯关东”又为这片“龙兴之地”带来了大量汉民,清政府对东北的管理在这三方势力的拉扯下难如走钢丝。
沙皇俄国逐步侵占外东北,日本的逐步渗透蚕食朝鲜
两者的最终目的显然都是想吃下整个中国东北▼
1907年,清廷决定改变东北行政体制,撤销原有的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将其辖区域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部分土地分别划为奉天、吉林、黑龙江三行省,同时设东三省总督。这就是近代以来东北行省的开端。
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将军时代辖区还包括外东北
(图中也可以找到著名的宁古塔)
(图片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奉天、吉林、黑龙江三行省时代
(图片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时隔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逊位,进入民国时期(北洋)。
北洋初期,东北依旧延续着前清的行省制度,并由北洋集团中央直接控制,在此期间还进行了一定的行政区划调整,比如“废州府,存道县”以及1914年设立热河特别行政区域(治承德)。但作为一个地理上相对孤立的单元,与华北只有一条辽西走廊可称坦途的东北,在艰难乱世中还是难以避免分离的宿命。
承德的位置确实相当重要,但缺乏足够的交通建设
虽然更像一个过渡地带,却也在无形中将各方拉在一起▼
1916年袁世凯病亡前后,东北逐渐由张作霖奉系军阀所控制。在整个奉系军阀割据的时代,东北基本保持着“三省一区”的行政区划,包括1924年苏联归还原沙俄占中东铁路沿线地方政权附属地,成立东省特别行政区,治滨江(哈尔滨道外)。但苏联只是名义上归还东省,实际仍由其所控。
其实铁路沿线也可以是一个“行政区”(沿线11KM)▼
多年后,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炸重伤后去世,张学良成为东北地区实际控制者。1928年底,“东北易帜”,北洋政府正式结束,东北地区名义上回归南京政府。也是在这一年,热河正式建省,同另四省份共号“东北四省一区”,而热河同时也是“塞北四省”之一。
东北四省里的热河,今天已经木有了
隔壁的察哈尔和绥远也已经木有了
(图片来自《中华民国全图》)▼
名义上统一后,东北内部也进行了相应区划的小幅度改变,比如1929年的废道(道相当于今日的地级行政单位),并且没有设置相应的单位,由省直管所有县。
少帅你怎么不动呢
(图片@杔格)▼
同一年,奉天省因“奉天”二字含有浓厚的君主色彩,取“辽水流域永久安宁”而改为辽宁;类似的,吉林省会吉林也改名为永吉。
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奉天的意思当然是很明显的
沈阳故宫-大政殿(图片@杔格)▼
然而这永远安宁、永远吉祥的期待没能成真。统一稳定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柳条湖事件爆发,日本人以不到半年的时间侵吞了东三省。
“九·一八事变”柳条湖爆破地点碑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东侧,柳条湖附近
(图片@杔格)▼
“伪满洲国”的祸害
1932年,日本将其所攫取的东北地盘设置为“满洲国”,前清逊帝溥仪担任傀儡执政。次年,热河也被伪满所攫取,伪满疆域扩大到明代长城沿线附近,至此东北完全沦陷。
今年二月
日本京都大学最新公布的一批二战资料档案
山海关角山寺与明代长城附近的“国界碑”
(图片来自@華北交通株式会社)▼
“伪满”所主张的领土范围为明长城以北
另一个视角去看“伪满界碑”(右下),抗战结束后已被砸毁
(图片@杔格)▼
伪满初期,仍然沿用南京政府时期的政区沿革,保留东北四省及兴安(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自设,国民政府始终未承认)、东省两特别区,同时将沈阳市更名为奉天市,增设长春市(原宽城子),两市均为“直辖市”。但为了巩固边界安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拓殖等需要,此后政区还在不断改变。
其实日本人是很想把新京建成东亚共荣的范本的
确实也花力气建了一座巨大的城市
(图片来自wikipedia)▼
1933年,东省特别区被更名为北满特别区,而兴安特别区改制为兴安省(其下辖东、北、南三分省,并将热河省北部划入兴安省,设为兴安西分省)。
次年,随着溥仪正式登基为帝,“满洲国”更名为“大满洲帝国”,东北地区的行政划分变得更加复杂。
1934年3月1日,伪满洲国颁布的溥仪《即位诏书》
(图片@杔格)▼
伪满于当年10月1日将其行政区全面大幅度改划为14省2特别市的局面,奉天、锦州、滨江、安东、间岛、黑河、三江、龙江、吉林、热河、兴安东、兴安南、兴安西、兴安北14省外加新京(长春)、哈尔滨2特别市。
比较今日版图,14省2特别市的大致分布
这里关东州比较特别(南端旅大),仍然由日本直接控制
(参考伪满洲帝国全图)▼
1934年,日满从苏联手中购得“中东铁路沿线”的这一政区的实际控制权,次年北满特别区撤销。1937年,另一处特别政区,满洲铁道附属地(南满),这是一个由日本在20世纪初期设立一直存在并不断扩大直接管理的特别政区,也被撤销并归入伪满,伪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工业时代帝国的陆上扩张必须以铁路为依托
曾经日俄战争的结果是两大帝国以长春为界瓜分东北
双方都在中国的土地上渗透势力和扶持代理人
所以双方的铁路机关具有巨大的权势,内部自成一体
(参考伪满洲帝国全图,中东铁路全图)▼
同年,伪满洲国增设牡丹江、通化两省,哈尔滨也由特别市降为普通市。这还没有结束,1939年增设东安、北安两省;1941年增设四平省。
加上牡丹江、通化、东安、北安、四平之后
达到了19个省,已经是相当混乱了
(参考伪满洲帝国全图,四平省资料不足,待商榷,下图仅作示意)▼
可以看出,当年日本在伪满洲国设置的这些省,和今天东北的不少城市重名了。说是省,实际管辖范围只是一两个地市级别的,把整个东北的行政区划搞得乱成一锅粥。究其原因,是日本希望通过向下放权增强其向伪满底层榨取资源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以为进攻苏蒙做准备。
对面苏联大军等着他们
(图片来自wikipedia@soviet reporter)▼
层层矛盾中的崩溃
行政单位下放很大程度上出自日伪政府对地方管理的不熟练。但分散的地方政权很快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代理收税、募兵等的“省领导”们有了过大的权限,到了战争后期已经变成了土皇帝,对伪政府和大本营的要求阳奉阴违是常有的事。原本设置大量高权限底层单位以榨取资源的目的开始难以达成。
这时候,伪满高层认为中间层级设立还是难以避免。所以到了伪满后期,省之上又设立了两个总省:兴安总省(兴安东、兴安西、兴安南、兴安北),东满总省(牡丹江、东安、间岛),后对其内部区划又做了调整。
伪满这相当于建了东西两大总督府,假设在省之上
(参考伪满洲帝国全图,四平省资料不足,待商榷,下图仅作示意)▼
这其中,兴安总省可以说是蒙古族的自治区(蒙东),而东满总省则被规划为日本人及朝鲜人的“拓殖地”。除了间岛省(今延边州)本就是朝鲜族聚集区外,东安及牡丹江则有计划地移入了日本移民。
这一段历史,也成为今天韩国民间单方面所提出的“间岛问题”,索要“间岛”领土的缘由之一。
间岛,也就是图们江与海兰河之间这块区域▼
从中间层级的试验地和日本迁入的新居民成分来看,也能明显发现他们对放权以后的殖民地失控感到了担心,希望通过额外扶持蒙古人、朝鲜人、日本拓荒团影响力的方式加强对东北资源丰富地区的控制。
1945年,东满总省撤销,并重划分为东满省及间岛省,两省统归于东满行政协议区。兴安协议区则为兴安总省(一个部门两块牌子),驻兴安南的王爷庙(今乌兰浩特)。
这行政协议区,也是伪满后期设立的一种行政单位(和总省类似,地位相当于建国后的大区),除东满和兴安外还有3个:奉天、吉林、滨江。
东满行政协议区是直接取代了东满总省
兴安协议区则与兴安总省重叠(一个部门两块牌子)
(参考伪满洲帝国全图,四平省资料不足,待商榷,下图仅作示意)▼
当年,苏联对日满进攻,伪满准备“迁都”东至通化,后日本无条件投降,溥仪于后期在临江大栗子沟宣布退位,伪满自然解体。
细数这十四年的历史,在日本关东军的操控下,东北最终竟被划分为20个省份(含1总省),行政体系高度复杂冗余,单以行政效率来说,伪满也不会是其他正义之师的对手。
19个省+1个总省(兴安总省)
(参考伪满洲帝国全图,四平省资料不足,待商榷,下图仅作示意)▼
值得一提的是,从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攫取的旅大租借地(关东州/关东厅/关东州厅)一直由日本政府所管理,这期间主权虽归伪满,但并未移交伪满,日本还与伪满签约并续租。
这又是一个相当阴险的操作,既控制了东北的海洋精华,拿住了日本通向东北最重要的海上通道,也不落人口实,看上去就好像是给了东北的中国人以主权一样。
但抗战最终还是以日寇的大败亏输作结,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也该是时候做个了断了。
毕竟这个地方太重要,关东军肯定是要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整个伪满洲国都只是傀儡)
(图片来自wikipedia@NASA)▼
作者:杔格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参考文献:
[1]西风.内蒙古反改省与“高度自治”运动始末[J].老年世界,2013,13:47-47.
[2]朱建华,修春亮.1949年以来东北地区行政区划演变格局与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9,39(4):606-615.
[3]郝赫.近现代东北政区沿革述论(1907-1955)[D].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2007.
[4]孔凡岭.“关东州”的归属问题[J].历史档案,2000,2:107-110.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图虫·创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