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深知开封易攻难守,但是他迁都的计划却为何没有顺利实施?

公元960年,后周都点检赵匡胤发动政变,建立宋朝,史称"陈桥兵变",并且在继后周之后依然定都在河南开封。当时的开封已是多朝旧都,虽然开封的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居“天下之要会”,汴水及其他便利的河渠连接江淮等地,经济也比较富庶。但是从军事层面考虑,开封无险可守,难以御外。尤其是当时北方强盛的契丹等政权正虎视眈眈,在没有燕云十六州这一天然屏障的保护下,契丹骑兵随时可以挥师南下,对大宋王朝产生直接的威胁。而开封这样平坦开阔、易攻难守的地方,显然是难以抵挡敌人的铁骑。

正是出于大宋国家安全的考虑,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赵匡胤率领百官西巡洛阳,《宋史》记载说:“上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尝有迁都之意”。赵匡胤此次西巡的目的非常明确——他要迁都洛阳。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所考虑的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故乡在洛阳,而是他看到了不宜长远定都开封的本质。然而,他迁都的计划提出来后,便遭到了诸多大臣的反对,比如起居郎李符上书“陈八难”,提出不宜迁都的八个理由:

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后来都虞候李怀忠也劝赵匡胤说:“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虽然赵匡胤听了李符等人的进言后有些许动摇,但是继续准备迁都的事宜,直到晋王赵光义“叩头切谏”,赵匡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赵光义,告诉他洛阳的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几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等等,希望赵光义可以支持他,没想到赵光义却只说了句:“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听后也不再多言,取消了迁都的打算,等赵光义走后,他才对身边的手下说:“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或许,赵匡胤心里明白,赵光义开封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势力网,迁都无疑会破坏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所以才会如此反对迁都。

赵匡胤的迁都计划没有实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源于自己。赵匡胤为仁义和而豁达,从陈桥兵变到杯酒释兵权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没有杀前朝皇室的人,他的手段是温和的,所以他知道自己如果一意孤行的迁都,势必会引起朝廷的纷争,甚至会出现可以避免的流血牺牲,这显然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后来的历史证明赵匡胤迁都洛阳的想法是深谋远虑的明智之举,定都开封给宋朝至少造成了三大困扰:

1、宋朝每年要支付大量的成本以保证京城的粮食供给,并且果然出现了“天下民力殚矣”的情况;

2、为了保卫京师,又必须在开封周边屯集大量的部队,形成“守内虚外,冗兵冗官”的不利局面;

3、开封无险可守且距离北方边境太近,百年后确实无力阻挡金军的南下等等。

所以,没有实施迁都计划确实为宋朝留下了亡国隐患,如果赵匡胤当时果断决绝一些,宋朝的历史必然将会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