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初,一场从印度洋生成的热带风暴,由西向东,以近200公里的时速横扫缅甸,造成重大自然灾害。事后由于缅甸军政府拒绝国际援助,自身能力又有限,导致救灾不力,不免在国际社会又引发一次有关人权的讨论。2009年8月初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莫拉克从东南向西北横扫中国台湾省,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为多年罕见。两岸血浓于水,大陆伸出援手,在外部救援和台湾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力争早日完成灾后重建。
台风中心风速在12级以上,超强台风可达16级以上,即平均风速≥51米/秒
台风莫拉克造成一座大楼倒塌至河中
近几年中国东南沿海受到台风侵袭时,经常有现场画面的报道。一线记者们身披雨衣,手拿麦克风,有时靠绳索固定身体,在狂风暴雨中描述亲身感受。这类报道让中国内地观众了解了台风的威力,年轻的记者也经受了锻炼。电视画面中,许多大树被连根拔起,横尸街头,难得一见的树根似乎还在抽搐。另外有的树被拦腰折断,仿佛人体骨折,看着白晃晃的断口,能够想象出断裂时被风声淹没的“咔嚓”一声。台风过后,一片狼藉,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有人员伤亡。看来要想人定胜天,只能走曲线道路,千万不能硬碰硬。
在农业文明时代,热带风暴是中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沿岸整体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人类的基本生活不外乎衣食住行,而该地区除了穿衣一项,因气候和暖具有优势外,其他三项的稳定保障程度都很差。人们辛辛苦苦几年甚至几代,一场无法躲避的风暴袭来,过后可以回到石器时代。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西绪福斯推石头的故事,每次费力将石头推至山顶,又自然滚落地面,重新再推,周而复始,原地踏步。故事用来比喻受热带风暴影响较大的地区非常合适,造成很多事项难以积累,其中也影响航海技术的发展。
因大陆和海洋温度差异造成气压变化,在夏冬两季都能产生定向、准时的气流,称为季风,中国古代也称为信风。热带风暴台风是夏季季风中狂暴的特殊形式,造成缅甸和中国台湾灾难的就是夏季季风。冬季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破坏力没有台风大,但是对航海的安全性还是有影响。古人对于强烈的季风是既恨又爱,因为造成风灾的同时,它还是太平洋西岸和印度洋沿岸船只往来的主要动力。东方掌握季风规律,形成适应季风的航海技术花了很长时间,而地中海地区没有这种情况,所以造成东方航海技术的成熟比西方要晚很多年。公元前后,西印度洋沿岸的人们出于航海贸易的需要,首先掌握了季风规律,之后缓慢东传。但是太平洋西岸的情况更为恶劣,要想远洋航海,绝非朝夕之功。
亚洲季风和风向
中国先民从事海洋捕捞的历史很久远,只在沿海附近。远途商贸航海依靠人力划桨无法完成,要靠风帆,为了安全起见,主要还是沿海岸线前进,总之不能轻易摆脱对陆地的依赖。
中国渤海和黄海北部远离热带风暴,除了在渤海湾内,还可与朝鲜半岛往来,是中国最早从事跨海航行的地区。不过因为也有陆地之便,所以海洋交通优势不显。之下的黄海南部、东海,海面变宽,跨海难度加大,有关的早期记载不多。 渤海之下的黄海、东海,海面变宽,跨海难度加大,有关的早期记载不多。秦朝方士徐福受秦始皇之命,渡海寻找仙药,不知所踪,即使按传说到达日本,也是有去无回。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到达台湾,曾停留近一年,有去有回,非常难得,但因无功而返,入狱被杀,没有继续。南海地区开发较晚,早期缺少中国人出海远洋的事迹。隋唐以前,中国的海上对外交往很少,有些零星的商贸往来,航海技术水平也比较低。因为人们除了捕鱼,实在找不到更多利用海洋的重要理由。广袤的陆地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而遥远的海上除了传说中的神仙,似乎并无他物。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沿海地区得到开发,同时周边地区,如日本也有所发展,造成海上往来增多,中国的造船业开始从江河向海洋过渡。江船与海船因使用环境变化,制造技术有重要差别。另外航海知识的积累,航海人员的培养,相关配套行业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中国人再聪明、再努力,航海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崛起,所以当时的航海技术只能算是起步。
鉴真法师(688-763)是中日两国传统友谊的标志性人物,生活于唐朝开元盛世,受遣唐使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六次其实是虚数,第一、三、四次由于其他原因,还没下海,计划就被终止。第二次是从扬州出发,未出长江口,遇风浪船坏,修好后出海,又遇风浪,船飘至舟山群岛受困,后被民众救回,东渡失败。第五次最为惊险,也最感人。出发后在东海遇强大北风,船被吹向西南,而日本在东北。十几天后在海南三亚登岸,鉴真辗转海南岛、广西、广州、江西、安徽,历时两年,返回江苏扬州,一路弘法,途中双目失明,跟随人员多有死伤,但是名声大震。鉴真发誓“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754年冬,鉴真搭乘日本遣唐使船队第六次东渡,过琉球,最终仅剩一船抵达日本九州。同行不同船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国名晁衡,曾在唐朝为官)被风吹至越南靠岸,比鉴真上一次还远,两年后才回到长安。因误传他已死,好友李白还曾作诗悼念。
鉴真东渡成功,赶上了历史的末班车,因为第二年安史之乱爆发,中日交往暂时中断,再无机会,当然因此他也再无机会回国。鉴真在日本传法九年,圆寂于奈良唐招提寺。阿倍仲麻吕则因战乱不能回日本,最终客死长安,一生所学,尽付东流。两人的经历皆为后世佳话,但渡海之难,可见一斑,也能反映出当时东亚的航海水平。而比鉴真早一百多年的玄奘法师,一人独行去印度取经,穿沙漠,越高山,也是历尽艰辛,终于求得真经,返回长安,还留下一部珍贵史料《大唐西域记》。玄奘与鉴真相比,不好说是低投入高回报,但至少成功率是百分之百。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还是个态度问题,而陆行千里易,可以没有技术支持,因为人有双脚,但海航一寸艰,则必须借助技术手段,因为人不是鱼。
左图为鉴真大师木质雕像,现存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右图为日本14世纪镰仓时代绘制的《玄奘西行图》
自宋朝起,海洋贸易增幅迅速,中国航海技术进一步提高。对于宋元明三朝中国的航海技术到底居于何种水平,各种论述之间存在严重的自相矛盾,非常令人困惑。有观点把这一时期的中国笼统称为海上强国,而所谓海上强国,不外乎军事和商贸两项,在西方二者必为一体,在中国则需要分别描述。
南宋经营南方多年,利用海上贸易,获利颇丰。元兵南下,宋军节节败退。1276年元军包围临安,小皇帝赵显投降。1278年宋臣张世杰、陆秀夫带着又一个小皇帝赵昺退至广东新会,做最后抵抗。次年,元兵进攻,陆秀夫见大势已去,背着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的船队遇海风沉没,南宋灭亡。因闻元兵凶残,跟着跳海的兵民很多,史载几天之后,海上浮尸十余万。南宋败亡的几年中,从临安到新会,众人或陆或海,沿着海岸线逃跑,只有极少数人借海路逃亡至东南亚。其他人不做亡国奴就蹈海赴死,连皇帝都未能幸免。南宋海军的战斗力纵然不济,但是好像缺乏最基本的驾船远逃技能。令人不禁疑惑,做了大宋的忠臣义民,到底是程朱理学深入骨髓,还是面对大海无计可施?东南亚就在南方,指南针却在哪里呢?南海就在眼前,南宋领先世界的航海技术又在哪里呢?
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兵渡海远征日本。1274年元军联合高丽军队,从朝鲜渡海登陆,与日本作战。主要因为补给跟不上,再加上遭遇台风而败回。1281年元军分南北两路,合高丽军队、南宋降军,共十几万人,战船四千余艘,登陆九州,激战月余,不能攻克日本人的城墙。此时太平洋台风又起,连续四天风暴,元军舰船大部分被毁,结果惨败,只有少数人逃回。两次元军攻日,台风均发挥作用,日本人认为是天皇的神灵护佑,因此将其尊称为“神风”,二战中“神风突击队”的名称由此而来。这两次战役并非严格意义的海战,而是典型的登陆作战,难度极大,非常考验航海技术。此外元朝还曾远征爪哇,也以失败告终。元朝的海外扩张未能延续,原因众多,但至少表明海战能力有限,与陆战相差甚远。
日本《蒙古袭来绘词》中两军交战的场景
明朝中期,倭寇作乱。倭寇主要由少量日本浪人和大批中国沿海居民组成,走私犯禁、烧杀抢掠,早期一般获利后乘船离开,猖狂时在陆地建有据点。抗倭名将戚继光(1528-1588)率领军队,全力清剿,成绩斐然。戚继光剿灭倭寇是依靠陆战,除了军力占优,也采取群防群治、严防死守、坚壁清野等战术,让倭寇不能获得资源,困顿消退。而在海上捕捉战机,或主动攻占倭寇的海上据点,甚至进攻祸源地日本列岛,这种最直接的攻击方式明军并不掌握。所以一旦放松军事压力,倭寇又能迅速死灰复燃。
以上三例都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航海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水平。其实在西方航海技术东传之前,中国可能没有打过一场为争夺海权而进行的真正海战。宋金元及明前期的所谓海战,最多只能算是水战的近海版,惯于把江船当海船使用,遇到海上风浪,便溃不成军。而中国的海军不过是船载陆军,船只的主要功能是运兵运货,不是战斗。例如南宋乘船撤退,元朝远征日本、爪哇,明朝戚继光用船调运军队。没有海战,海军的成色肯定不够光鲜,更谈不上借助海军、通过海洋开疆拓土。与海战难觅相反,中国在内陆河湖发生过很多水战,尤其在长江流域。如果以此来认定“中国长期保持在淡水水域的军事强国地位”估计没错,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放眼全球,没有另一个地区在内河水域总打水战,因为没有类似长江连带洞庭湖、鄱阳湖的地理条件。
不只是中国,顺着西太平洋沿岸一直到印度洋沿岸,同期都缺少大规模的海战。按照常理,有商业利益之处,必有战争。但是该地区海域广阔,商路通畅,主要敌人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利益分配已经在陆地完成,海盗水平也很低,商船配备些基本防御即可,所以长期未能形成争夺海权的军事格局。而进行海战的核心目的是争夺制海权,海权如果无所谓,自然没有海战的必要,进而也就没有战船技术发展的需求,这与火炮技术在中国停滞发展是同样的道理。
综合来看,宋元明三朝,中国作为地区海上军事强国的范围一般不出南海,而且时断时续。更重要的是,因为整个地区缺少争夺海权利益的需求,缺少真正的海上强敌,导致所谓的海上强国含金量极低。那么再退一步,中国能算是一个海上商业强国吗?
作者: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