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播才3集,豆瓣评分却直飙9.4——《致命女人Why Women Kill》将成为这个月最抢眼的美剧之一。
本剧是一部“女性看来是爽片,男性看来是鬼片”的大女主剧集,但是从剧中男性的视角来看,三位男主角,几乎完全符合三个时代对完美男性的定义:
生活在1964年的Robert Stanton,从事航天制造业,有能力买下别墅,让妻子Beth Ann成为优雅闲适的家庭主妇,能够全心全意侍奉他。哪怕女儿意外过世,这对夫妻依然相敬如宾,堪称模范。
生活在1984年的Karl Grove,甘做女强人妻子Simone的“贤内助”,帅气温柔又绅士。
生活在2019年的Eli Cohen,和双性恋妻子Taylor经营着一段开放式婚姻,同意她在家庭之外释放天“性”,甚至说:比起一个辛勤做家务的小女人,我更庆幸自己娶了一位成功的大律师。
然而,这三位完美男士,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背叛”——
Robert Stanton出轨一位年轻性感的餐厅服务员;
Karl Grove是gay,骗婚十年,甚至多年未与妻子进行性生活;
Eli Cohen爱上了妻子的同性情人。
不仅如此,故事中从头到尾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背叛——Simone最好的闺蜜两年前已撞见Karl出轨却视而不见,于是Simone也背叛了友情,与闺蜜的儿子发生关系;开放式婚姻的三人行家庭中,背叛与忠诚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本片开场即剧透:婚姻比看上去难多了,三段完美婚姻,都将以谋杀告终。女人为何谋杀?因为人性本就如此,背叛不可原谅。
在英文中,背叛所对应的词是“betrayal”,它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be”和“-trayal”,在英文中be意味着“彻底地”,而 “-trayal” 则是拉丁语中“交付”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彻底地交付”:背叛我们的,以及我们背叛的,往往都是那些最亲近的、让我们彻底交付的人,这才让背叛显得格外痛苦。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正是背叛。
田纳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nes Warren(1997)将背叛定义为:在一段已经建立的、正在发生的关系中,产生的任何对于信任和忠诚的侵犯,以及关系中的阴谋、背信弃义及伤害另一方的行为。
使关系中一方感觉遭到背叛的行为有很多。可能是一些客观存在的背叛行为,其中包括把一方交给Ta的敌人,在关系中欺骗或者误导另一方,公开地暴露他人的隐私和秘密,感情上忽视或遗弃他人等;也可能是一些主观上(未必是客观的)被背叛的感受,例如自己对于这段关系的期待和要求落了空。
背叛从背叛者的目的来看大致可以被分成两种:无意背叛和有意背叛,每一个类别又可以再细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Kowalski & Ebrary, 2003)。
1. 无意背叛(accidental betrayal)是指背叛者本身并没有想要伤害另一方的意图,可能只是在无意中做出了一些让受害者感到被背叛的事情。
其中的第一种可能性是,关系的双方对于关系的认知结构不一样。以《致命女人》为例,在三人行的家庭中,三人都不把肉体出轨视作“背叛”,但丈夫Eli却认为妻子和情人产生真感情是一种“背叛”;女强人Simone的闺蜜认为不说出真相对自己的朋友更好,但在Simone的立场上,闺蜜“背叛”了自己。
无意背叛的第二种情况是,背叛者有意地做出了隐瞒,但这种隐瞒通常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为了不让另一方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或者感到不舒服。
从一定程度上说,无意背叛是可以通过双方之间的交流与相互理解来解决的。
2. 有意背叛(Intentional betrayal)则是另一种情况,背叛者是主观地做出了背叛行为,不管以什么理由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背叛的原因都是因为比起对方而言,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利益。
有意背叛中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有预谋的,和机会主义的。
有预谋的(premeditated)背叛,指的是,背叛者接近受害者、或与受害者建立关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将来的某个时刻背叛对方。在这样的关系中,背叛者在一开始就不会像受害者那样在关系中投入太多,他们更倾向于在其中隐藏并伪装自己,等待着自己可以通过背叛他人得到利益的时刻。
而机会主义的(opportunistic)背叛则可能更加普遍。在这种情况中,背叛者建立关系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某一时刻的背叛,他们在关系中也会有相应的付出与回应。他们的背叛可能是因为受一些诱惑影响的,这种诱惑可能关乎性与金钱,也可能是个人需求上的。
之所以把这类背叛描述为机会主义的,是因为在受到这些诱惑后,背叛者会开始衡量“如果背叛自己可以得到的利益”和“维持原来关系的价值”,并很有可能在他们认为“背叛得到的价值更大”的时候选择破坏关系。
有些人的背叛是出于嫉妒、个人私怨、复仇等多种原因,单纯地想要伤害对方;也有些人做出背叛的行为,是因为背叛他人可以更轻易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背叛他人的信任得到利益/成就并不需要太多努力与付出。
而在亲密关系中的背叛行为中,我们还能够发现一些深层的原因。
1. 背叛是一种防御和自我保护
曾经的受害者有可能会陷入日后的背叛中,他们还有可能自己变成背叛者。对于这类人而言,背叛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是一种对自己的防御与保护。
在过去的亲密关系中遭受过背叛的人,有一些也成长为了背叛者。这些人在日后的关系中,可能会期待来自另一方的拒绝,并因为要满足这种期待,而有意做出一些让对方伤害或拒绝自己的事情。
同时,因为曾经的经历,他们也有可能认为,在关系的某个时刻,另一方一定会背叛自己,所以,他们会自己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之前先背叛对方。
2. 主观层面上“被背叛”的感觉,与不切实际的期待有关
有的人对他人、对关系都有着过高的要求。他们认为关系应该是永远没有阴暗面和低谷的;他们无法接受关系中正常的争吵与冷淡,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对方有时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理解自己,给予自己想要的安慰。
这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和需求,通常无法被对方满足;对方也因此会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与负担。在这种压力之下,对方可能会因为付出与收获的不均等而选择放弃这段关系,或者是为了哄他们开心,而不得不撒谎。当谎言被戳穿时,期待过高的这一方就有可能感觉自己被背叛了。
而另一方面,当没有得到预想之中的回馈时,期待过高的这一方会感到失望,继而可能在接下来的互动中拒绝对方,故意不满足对方的需要,甚至选择主动背叛对方,来破坏这段关系。
1. 产生多重负面情绪
我们经常会用这样的比喻来描述遭遇背叛时的感觉——背后被捅了一刀;被背叛之后,受害者感受到的负面情绪有很多,包括愤怒、悲伤、被遗弃感、嫉妒、愧疚甚至是憎恨(Fehr & Baldwin, 1996)。
其中,最普遍的感情是便是愤怒、失望与痛苦,这些感受在对方背叛了自己的信任时特别明显。
而被背叛导致的另一种情绪则是后悔,后悔的情绪往往不会和愤怒同时发生。有一些人会在冷静下来之后,发现是自己在关系中的一些行为导致了背叛的发生,并为此感到后悔。
背叛也有可能会引发一些比较极端的情绪,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强烈的憎恨,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复仇的愿望。憎恨的产生,是因为受害者在被背叛的同时,感觉自己遭到了对方的羞辱,甚至在人格上受到轻视。
2. 长期的创伤影响
即使在上述的这些负面情绪平息下来之后,背叛也可能持续为我们带来伤害,它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深远得多。
被背叛的人还可能会遭受精神污染(mental contamination)。在一些情况下,遭到背叛的人会在触碰到背叛者以及与背叛者相关的物体的时候,感到恶心与反胃;他们会觉得这些人和事物都非常脏。对于部分遭遇过背叛的人来说,一旦他们触碰到了背叛者或相关物品,甚至可能强迫性地清洁自己,以摆脱这种“自己被污染了”的糟糕感受(Rachman,2006)。
3. 对关系造成重创
在这些影响中,最显著、最直观的影响就是背叛对关系的打击,包括使关系破裂。在一则研究中,86%遭到过背叛的参与者表示,背叛破坏了他们的关系(Robert& Carpenter, 1994)。
即便关系没有破裂,遭遇背叛的人在关系中的满意度也会显著下降。同时,关系中发生背叛,很可能会让人们对建立新的关系感到害怕与恐慌。背叛带给他们的伤害是如此之大,背叛发生得又是如此令人意外,以至于他们往往会因为害怕再次遭到背叛,而拒绝再去信任他人,并且更加消极地去应对关系。
我们无法预测自己是否会遭到他人背叛。不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或减轻背叛带给我们的伤害,特别是无意背叛带来的误解。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你现在的关系。
1. 即使背叛已经发生,也可以选择沟通
沟通在一段关系中总是非常重要的。深入的沟通可以让对方及时了解我们的需求和对关系的期待,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明白对方的需求,让一些潜在的矛盾和情绪在爆发之前就有机会被发现、被解决。
这是因为沟通(即使是充斥着愤怒的争吵)在一定程度上给双方都提供了表达情绪的空间。在情绪的宣泄中,被背叛的一方可以让对方了解到背叛带给自己的伤害,背叛者也可以抓住机会诚恳地道歉,并解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2. 检验自己内心的期待,回归现实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感到自己被背叛了,并且总是对和他人的关系感到不满,你或许可以考虑调整自己对关系的期待。如前文所述,过高的期待会为关系带来压力,最终让双方都感受到痛苦。
试着接受对方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存在的,接受一段关系中可能会有亲密,也可能会有疏远,我们就不会过分地苛求对方,而会更愿意给予对方理解和支持。
归根结底,背叛是一种行为,一个人做出了背叛的行为,不意味着这个人就罪无可赦。把行为和人区分来看,无疑是一种更加成熟、理性的视角。
背叛会带给我们伤害,恰在于爱与恨的落差——因为对方是最亲最近的人,伤害才显得尤为深刻。但同样,对方和你关系亲密,也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原貌,厘清误会,澄清疑虑。
最后,我们想对那些背叛过他人的人说,跟你曾经背叛过、伤害过的人说句对不起吧,无论Ta会不会原谅,能不能接受,甚至不一定能看到。知道背叛者的歉意,对被背叛的一方来说,也能够更好地修复和重建受损的自我价值感。这对你们双方来说都会是一种释怀。
以上。
References:
Amodeo, J. (2010). Love & betrayal Ballantine Books.
Chan, M. E. (2009). 'why did you hurt me?' victim's interpersonal betrayal attribution and trust implication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3(3), 262-274. doi:10.1037/a0017138
Dixon, L. J.The effects of betrayal characteristics on Laypeople’s ratings of betrayal severity and conceptualization of forgiveness
French, R., Case, P., & Gosling, J. (2009). Betrayal and friendship. Society and Business Review, 4(2), 146. doi:10.1108/17465680910965968
Freyd, J. J., & Birrell, P. (2013). Blind to betrayal: Why we fool ourselves, we aren't being fooled. Hoboken, N.J: Wiley.
Freyd, Jennifer J. 'What is a Betrayal Trauma? What is Betrayal Trauma Theory?'. University of Orego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July 6, 2010. Retrieved 2010-09-26.
Hansson, R. O., & Carpenter, B. N. (1994). Relationships in old age: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 of transi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Jones, W. H., Couch, L., & Scott, S. (1997). Trust and betrayal-chapter 19:The psychology of getting along and getting ahead. (pp. 465-482) Academic Press. doi:10.1016/B978-012134645-4/50020-2
Joskowicz-Jabloner, L., & Leiser, D. (2013). Varieties of trust-betrayal: Emotion and relief patterns in different domains: Varieties of trust-betrayal.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3(9), 1799-1813. doi:10.1111/jasp.12130
Kowalski, R. M., & ebrary, I. (2003). Complaining, teasing, and other annoying behavior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eary, M. R. (2001;2006;2012;). Interpersonal reje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acprof:oso/9780195130157.001.0001
Peterson, C. (1996). Deception in intimate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1(6), 279-288. doi:10.1080/002075996401034.
Rachman, S. (2006). Fear of contamination :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England;United Kingdom;:
Shackelford, T. K., & Buss, D. M. (1996). Betrayal in mateships, friendships, and coali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11), 1151-1164. doi:10.1177/014616729622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