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熊猫,鼠患爆发,竹子开花真的是不祥之兆吗?

1976年,在甘肃和四川接壤的大熊猫保护区内,发生了一件怪事。

短短几个月时间,出现了138具大熊猫尸体,物种有濒临灭绝的危险。

这些熊猫的毛发粗糙无光泽,体重已降到正常体重的50%以下,联合调查组解剖尸体发现,内脏干瘦无脂肪,肠胃也无食物残渣。

而就从前一年开始,同区域内出现了大面积竹子开花现象,熊猫栖息地内大多数都是华桔竹,这些竹子像是约好了时间,同时段开花然后枯死,竹子死亡范围比熊猫迁徙范围更大。因此,这起事件被认定为食物短缺造成的熊猫死亡。

花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目前有超过20万种植物能够开花,开花结果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传播基因,植物和人类都具有这种天性。但竹子开花与其它植物不同,大多数竹子需要60年才能开一次花,开花前无明显征兆,花朵凋零后原本青翠的竹叶也会迅速枯萎,竹子死去又需数年才能重新生长。

诡异的是,区域内同品种的竹子,总是成片大面积开花,彼此间关联性很强,很少独自绽放,因此许多人甚至不相信竹子还能开花。

1976年饿死熊猫事件中,华桔竹开花的原因被认定为与地质活动有关。

华桔竹开花的四川和甘肃的熊猫保护区,当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1973年5月到1974年底,发生了4次5.0级以上的地震,1976年8月发生了两次7.2级地震和一次6.7级地震。

竹子的鞭系埋于土壤中,而地震是由地质活动引起的,两者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地震发生前,地壳内会发生岩石挤压断裂现象,能发出10万赫兹以上的超声波。超声波不仅能使华桔竹的组织产生谐振,还会激发岩石土壤中的温室气体,还能造成磁力异常情况,影响竹子对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这些地球物理化学综合因素的作用,最终催化竹子开花,熊猫断粮饿死,竹子开花也被视为不祥之兆。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竹子开花,必有大灾”,居住在附近的百姓最好尽快搬家,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竹子开花还可能引发鼠灾。

2006年在印度东北部的米佐拉姆,6644平方公里的竹林里,50年一遇的梨竹开了花,大量的粉色花朵给印度人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一场饥荒。

梨竹开花后的成熟果实,重量超过200克并富含脂肪,是黑鼠等啮齿类动物的优良食物。一旦印度当地竹子开花,老鼠数量会激增为原来的5倍,它们成群结队光顾竹林后,又将魔爪伸向稻田和粮仓里的粮食,几小时就能摧毁一片稻田,让农民颗粒无收。

竹子同时段开花结果,凭空产生了大量粮食,老鼠就会迅速繁殖,引发鼠患。

印度米佐拉姆东北部的竹子,开花周期在48到50年之间,上一次开花引发鼠患还是在1958年,导致1.5万人死于饥荒,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为什么竹子会同时开花?目前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解释认为同一来源的竹子有相近的生物钟。即便将中国的竹子种植到国外,跨越山川河流,经过几十年依然会同步开花,这是内在基因决定的。典型例子就是1907年,日本的花斑竹开花,相隔万里的英国皇家植物园中的花斑竹也同时开花。

第二种解释认为是营养不良引起的。

竹子属于禾本科植物,禾本科会在生命力低时开花结果,竹子将死之际会把最后的养分全部用于繁衍后代。太阳黑子爆发或异常气候,都会影响竹子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抑制竹子的营养生长,无性繁殖受到阻碍,就会转为有性繁殖的生殖生长,因而开花。

我们看到的竹林很可能是由最初的几根竹子发展而来的,它们的鞭系深埋地底,每年都会从竹鞭长出笋来,发育成新竹子,竹子成长后又将鞭系扩充,竹林面积就这样一步步壮大,大家其实都连着同个茎。

竹林中竹子的鞭系相连,所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同品种的竹子一起开花。例如,1953年浙江西部旱情严重,次年西天目山的毛竹林大面积开花。

生物学家经调查发现,开花的绿竹比未开花根部的氮、磷、钾肥料浓度分别减少17.02%、33.76%、29.84%,这也为第二种解释提供了有力证据。

无论是哪种解释,竹子开花引发的异相,均是自然变化引起的,无关鬼神。

参考资料:

1976年大熊猫灾难性死亡原因的探讨 杨若莉;张孚允;罗文英 198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