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刷朋友圈,看到一篇公号文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大概是出自某个读者的留言:
@ 文文,24岁,某自媒体运营:
22岁大学毕业,24岁换一份工作,26岁开始谈婚论嫁或者相亲,30岁生孩子,然后自己的人生就此完结,直到TA上大学,48岁孩子离家,和丈夫已经没什么话说,55岁就养生,逛早市,跳广场舞,60多岁开始带孙子。还好那个人不是我。
突然有点感慨,发现身边很多人都是如此,24岁的时候,我们都像这位文文姑娘一样,感觉按部就班的生活非常无趣。常常用一句“还好那个人不是我”,来安慰自己。
然而,就在后来的一点一滴中,慢慢意识到自己只是平凡中的一员,知道了生活最赤裸的真相就是:能把普通的生活过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1
年少时,每个人都有屠龙之志
很多年轻人瞧不起中年人的平凡,在角落随便碰到一个不起眼的中年人,都会在心里想:那个人怎么那么普通啊,我长大了可千万不要这样。却不知道每个大人年少时,也都怀有屠龙之志。
我20岁的时候,看着身边那些普通的中年人,想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也是这样,挎着菜篮,从农贸市场里走出来,走向公寓楼中的一个小小格子,而后煎炒烹炸,等着孩子回家……想到“一辈子就这样了”“平平淡淡过日子”之类的念头,心里总有些隐隐的惶恐。
于是想尽力改变,看了很多鸡汤,做了很多心血来潮的努力后发现,生活非但没有变好,反而把自己的生活陷入到一种焦虑和慌忙之中。
十年前,朴树唱“生如夏花一般绚烂”,十年后,历经生活沧桑的朴树唱“遇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年轻的时候,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心怀屠龙之志,觉得自己会永远酷下去,不屑于那些平淡普通的日子,想要过最不一样的人生。
长大后才发现,生活的真相绝对不是像电影里那样,在惊心动魄中充满着英雄主义。生活的真相,其实就是在千疮百孔的平淡琐碎中,闪耀着若干美丽的瞬间。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
心怀屠龙之志并不伟大,见过了生活的千疮百孔,依然能把普通的生活过好,才是真正的牛逼。
2
真正打动我们的,
其实是一个个普通的瞬间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说:“至亲离去的那一瞬间通常不会使人感到悲伤,真正会让你感到悲痛的是打开冰箱的那半盒牛奶、那窗台上随风微曳的绿箩、那安静折叠在床上的绒被,还有那深夜里洗衣机传来的阵阵声响。”
是啊,即便是面对生死这样的大事,最催人泪下的,不过是那些平凡生活里最琐碎的瞬间。
是枝裕和的电影《小偷家族》中,讲述的是一个小小屋檐下平凡家庭的故事。这个家看上去热闹拥挤,然而他们其实毫无血缘关系。唯一的纽带是:他们都是被遗弃的人,无人认领,于是拥抱成团——假装是一家人。他们一个个身无所长,长相平平,以偷盗为生。
电影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家庭,讲出平凡生活的精彩可能。所以他们在屋檐下“听烟花”的瞬间,海边嬉戏的瞬间,分可乐饼的瞬间,才让我们很多人怆然涕下。
那些惊心动魄的电影动人吗?动人,可是我们哭过笑过之后,很快就忘了。真正能恒久打动我们的,不是那些带着主角光环的超级英雄,可歌可泣的救人故事,而是那一个个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而变美好的瞬间。
我们一路成长到今天的模样,真正改变我们的,并不是那些所谓刹那间醍醐灌顶的机会。更多的,是在平凡琐碎的细节里,重复一天又一天,然后,在某个倏然回望的时刻,看到了自己的改变和成长。
3
能把普通的生活过好,
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之前,看完《我不是药神》从电影院出来,想到那么多人费尽心机,拼尽全力,只不过是为了有药吃,为了活下去,就不由的感叹: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能把普通的生活过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很喜欢的一部纪录片叫做《浮生一日》,里面以2010年7月24日这普通的一天为记,记录了这一天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个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没有情节起伏,没有戏剧冲突,只是白描记录出不同地方的人们普通的一天:有人住高楼,有人住鸿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柴静说:“每一个笑容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而这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生活场景背后,又何尝不是藏着一群默默咬紧牙关的普通人?
有句话说:每个成年人都是劫后余生。
是啊,平凡的生活,不是代表不努力的生活。我们每天起早贪黑,其实不是为了赚多少钱,不是为了多么功成名就,很多时候,努力的初心也只是,希望我和我们的家人都能平安快乐地生活着,像正常家庭那样就好。
我们人用尽了全力,大概最后想要的不过就是平凡的生活吧,正如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说的那样: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离经叛道是一种勇气,能过好最最普通的生活,同样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很多人都想拯救世界,可我只想帮妈妈洗碗,给爸爸点烟、倒酒、盛饭,给爱人盖上半夜蹬掉的棉被。
今 / 日 / 互 / 撩
哪一个瞬间,你意识到自己的平凡?
图片大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字由极物原创,转载请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