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东侵印度始末
15世纪初,位于欧洲大陆西部边缘的葡萄牙还是一个穷国,但海洋给了他们崛起的机会。葡萄牙舰队驶过直布罗陀海峡,绕过好望角,用炮火打通了到达印度的海上新航路。
探航东方
说到葡萄牙的航海事业,不能不提到一个人,这就是恩里克王子。他有着“航海家”的称号,一生热衷航海事业。他创办航海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筹划建造海船,还出资赞助沿非洲海岸南下的探险活动。在恩里克的安排下,几艘葡萄牙海船艰难地向南跋涉,将了解到的信息绘制在海图上。在葡萄牙的航海探险计划背后,有一个罕为人知的动机,这就是要寻找传说中的约翰王。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流行一个传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个信仰基督教的约翰王,如果与这个神秘的国王取得联系,就可与之联手打败阻碍陆上商路的异教徒。
恩里克去世后,推动葡萄牙航海事业的重担由国王若昂二世承担。他是恩里克的侄孙,当上国王后继续资助海上探险活动,目的是探索通往印度的航路。他把这一任务交给了迪奥戈·康,要求他在沿途的西非海岸竖立石柱标志。石柱顶部有个铁十字架,柱上刻着葡萄牙文,说明是葡萄牙人发现了这里。现在在纳米比亚还能见到这样的石柱,这是迪奥戈·康留在非洲的最后一根石柱。
遗憾的是迪奥戈·康没有完成这次探险之旅,若昂二世极为气愤,1486年,他选择宫廷骑士迪亚士继续远航的事业。第二年,迪亚士率领由三艘船组成的船队从里斯本起航,沿西非海岸南下,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首次绕过非洲,然后返航。迪亚士的远航证明了非洲与印度之间有海路相通。
1495年,若昂二世去世,曼努埃尔一世继位。这位年轻的葡王要继承前辈的未竟事业,开辟海上航路。他选中的远航指挥官是达伽马。达伽马为远航作了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建造适合远航的帆船。据记载:“造船雇的是最优秀的工匠,用的是结实的钉子和木料。准备的面包、葡萄酒、面粉、肉、蔬菜、药品、武器弹药,超过了航行所需的定量。葡萄牙最顶尖的领航员和水手奉命参加这次航行。”船上还配备了会说阿拉伯语的译员。曼努埃尔一世向达伽马下达命令:去印度的卡利卡特城寻找那里的国王,向他呈上用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写的信。达伽马还带了一封写给并不存在的约翰王的信。
1497年7月8日,达伽马率领四艘航船启程。为了更好地利用南大西洋的信风,船队采用了迪亚士的做法:先绕个大弯,向西进入大洋,然后转身向东,借助西风,从好望角外海驶过。第二年3月,船队到达非洲东岸,进入港城莫桑比克。4月,船队抵达北面的马林迪。在这里达伽马得到了他需要的领航员。此人去过印度,有印度西海岸的海图,还熟悉航海用的四分仪,懂得如何利用天文导航。5月18日,他们到达了印度。这个领航员认出,这里是卡利卡特北面,
卡利卡特是印度西海岸香料贸易的中心,外来船只来这里贸易要交税。当地有人数众多的穆斯林商人群体,统治者是印度教徒,称为“扎莫林”,这是个头衔,意思是“海王”,住在城外的宫殿。5月28日,达伽马与扎莫林在宫殿的觐见厅会面。葡萄牙人第一次见到印度君主并这样描述:“国王肤色棕褐,身材魁梧,已经上了年纪。他头戴饰有宝石和珍珠的帽子,身穿精致的棉布上衣,腰间围着白棉布,满身珠宝。”这位扎莫林悠闲地躺在绿色天鹅绒的卧榻上,嚼着槟榔。
第二天上午,达伽马奉上了送给扎莫林的礼物:12块条纹布、10顶帽子、4串珊瑚、6个洗手盆、一盒糖、两箱蜂蜜和两箱油。这些礼物遭到接待官员的嘲笑:“就是最穷的商贩拿出的也比这多。如果要送礼,应当送黄金制品。”后来会见的气氛是冷冰冰的,达伽马解释自己是来探路的,没带多少礼物,以后会带厚礼来。他们的谈话靠译者通过阿拉伯语与其他语言的转译交流。
葡萄牙船队在当地呆了几个月,于]499年7月回到里斯本,随船带回了大量香料。
海上杀戮
1502年春,一支规模庞大的葡萄牙远航船队从里斯本出发。这支船队有20艘船,还是由达伽马指挥,国王要求他在印度建立基地和贸易站,并授予他东印度海军司令的头衔。
这一次,达伽马决心采用强硬手段,以武力让当地人屈服,从而完成国王交给的任务。他在到达东非的基尔瓦时,要求与这里的苏丹见面,得到的答复是苏丹生病,不能见他。达伽马立即带了35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上岸,到王宫门口命令苏丹出来。他还训斥这个苏丹:“我是我的国王的奴仆,你在这里看到的所有人都会服从我的命令。你要知道,只要我愿意,能在一个小时内把你的城市化为灰烬。”达伽马还粗暴地说,他要“揪住苏丹的耳朵,把他拖到海滩,用铁链套住脖子,把他带走,在印度各地展览,让所有人看到,不服从葡萄牙国王会是什么下场”。在达伽马的威胁下,这个苏丹不得不臣服,还交出了大量贡赋。
这一次跨越印度洋的航行很顺利,8月20日,葡萄牙船队抵达印度的马拉巴尔海岸,寻找港口补充淡水和食物。达伽马考虑在这里拦截商船,以阻扰印度与红海之间的贸易。9月20日,机会来了,海面出现一艘从阿拉伯半岛驶来的帆船。达伽马带领几艘船出海,船上准备好了射石炮。来的船是刚从红海返回的“米里”号,船上有240名男子,还有一些妇女和孩子。船上有一些富商,其中有埃及苏丹在印度的代理商法基。“米里”号未作抵抗就投降了。按照当地的习俗,船只如果被海盗拦截,只需付一笔买路钱就可以得到安全。法基提出他可以给达伽马四艘最大的船并装满香料,遭到拒绝。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达伽马命令:拆除“米里”号上的舵,在船上点火,他要将船上的人全部烧死。“米里”号上的乘客意识到处境危险,他们扑灭了大火,用各种武器和石块自卫。妇女们手捧珠宝,恳求饶命。但是达伽马躲在船上,毫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没有任何回应。
一连几天,丧失航行动力的“米里”号在海上漂流,到第五天,一艘葡萄牙船开炮轰击“米里”号,“米里”号进行了一番抵抗,最终还是被葡萄牙船队用摧毁。
当达伽马到达上次来过的卡利卡特时,当地人已经知道了“米里”号的悲剧。达伽马无礼地要求扎莫林立即驱逐所有的穆斯林商人,理所当然遭到拒绝。于是,达伽马下令将一些抓到的当地人吊死在桅杆上。为了制造更可怕的恐怖气氛,这些死尸被取下来,砍掉头和手脚,躯干扔进大海,残肢放进一条渔船,送往岸边。岸上人看到这些东西,“伤心欲绝,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岸上传来呼天抢地的哀哭,被海水冲上岸的死尸周围也有人在吟唱”。
第二天拂晓,葡萄牙船上的大炮轰鸣,靠近海边的房屋化为废墟。卡利卡特的海上通道也被封锁。忍无可忍的扎莫林开始反抗。一天黎明,七八十艘印度船悄无声息地出海,包围葡萄牙船队,不停地开炮、射箭,但印度船大多是小船,火力不强,很快就被打退。达伽马感到自己受了骗,下令将人质吊死,接着又将死尸用小船送到岸边。他还写了一封怒气冲冲的信,警告扎莫林:“你理应受到惩罚,我必然会惩罚你。等我回来,我就会报偿你,不过不是用金钱。”然后,他起航返回里斯本。
阿尔梅达的使命
1505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决定再次派舰队前往印度。这次他选中的指挥官是阿尔梅达。此人是个年已55岁的贵族,在军事、外交和航海方面都很有经验。他的远征船队有21艘船、1500人参加,包括他的儿子洛伦索。国王给阿尔梅达的使命除了控制印度的香料贸易外,还要开拓新边疆,“发现”锡兰、马六甲和中国。
这支远征船队首先在东非的基尔瓦开始了抢劫之旅。当地苏丹宣称有客人要接待,不便与阿尔梅达见面。这激怒了阿尔梅达。7月24日,阿尔梅达发动了进攻。他第一个冲上岸,将葡萄牙旗帜插在海滩上。看到葡萄牙人动用武力,苏丹带着人逃出城。葡萄牙人进入城市,将其洗劫一空。阿尔梅达把一个当地富商扶上王位,要求他效忠葡萄牙,每年纳贡。
在向北的行程中,阿尔梅达又攻击了东非沿海的蒙巴萨群岛。岛上的蒙巴萨城规模很大,人口稠密,城里有坚固的石屋,也有很多芦苇顶的木屋。阿尔梅达决定用火攻,葡萄牙人向房屋投掷火药罐。“大火横扫全城,燃烧了整个下午和随后的整夜。大火造成的破坏极其严重,木屋被夷为平地,石头房屋也着火坍塌。”天亮后,葡萄牙军队发动进攻,遇到抵抗,很快陷入了巷战。当地居民从阳台和屋顶向他们投石块、砖瓦,射箭,投射标枪,火力很猛。阿尔梅达的部下一边战斗,一边逼近王宫。等他们冲进王宫,发现里面空空荡荡。葡萄牙人进行了有计划的抢劫,每个船长分配到一个供他和部下抢劫的区域,所有战利品要交出,发现者获得其价值的二十分之一。
在这场战斗中,双方人员的损失不成比例,当地人死了700多,葡萄牙人只死了5人,但有不少人受伤。蒙巴萨苏丹意识到抵抗已无意义,献城投降,答应以后会每年纳贡。他给邻近的马林迪国王写信报告这场灾难:“最近一个强大的领主经过这里,四处纵火。他强行闯入我的城市,不仅人被杀死,就连天上的鸟儿也坠落到地面。在这座城市里,死人的恶臭迎面扑来,没人能估算出他们掳走的财富数量。”
8月27日,阿尔梅达第一次看到印度的海岸。11月,阿尔梅达到达商港科钦。科钦是葡萄牙在印度唯一的盟友。阿尔梅达在这里先为当地的新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然后说服他同意葡萄牙人在海岸修建石头要塞,同时进行香料贸易。
葡萄牙商船装满香料后,启程返航。阿尔梅达的儿子洛伦索担负着护航任务。1508年3月某个星期五,在印度西海岸第乌的朱尔河口,洛伦索的护航舰队与一队来自埃及的战船相遇。埃及的战船首先发射舷炮,击中洛伦索的旗舰“圣米迦勒”号,然后射出密集的箭矢。“圣米迦勒”号还击,八发炮弹击中对方旗舰。第二天爆发了更激烈的决战,洛伦索被箭射中。葡萄牙舰队被封锁在朱尔河中,船上的人筋疲力尽,火药也所剩不多。午夜时分,葡萄牙舰队尝试突围,借助风力驶向外海,结果被发现。“圣米迦勒”号在慌乱中陷入了安插在河岸的木桩中,动弹不得。旗舰上的洛伦索身着鲜亮的铠甲,成了明显的目标。一颗炮弹切断了他的腿,另一颗炮弹击碎了他的胸膛,顿时毙命。船上活着的人为了不让他的尸体成为战利品在各地展览,将他的尸体拉进淹水的船舱。对手没能生擒洛伦索,也没能找到他的尸体。
儿子的死给阿尔梅达巨大的震动。他认为埃及舰队在印度的出现会毁掉葡萄牙的殖民事业,决心为洛伦索复仇。这年12月,他在科钦集结了一支强大的舰队,有18艘船和1200人。12月8日,另一支葡萄牙舰队来到科钦,指挥官是来接替他的阿尔伯奎克。两个指挥官进行了一次尴尬的谈话,阿尔伯奎克要求立即接管对东印度的管辖权。阿尔梅达则说,他的总督任期要到明年1月才结束,现在他正准备启程作战。第二天早晨,阿尔梅达的舰队扬帆出海,去追击埃及舰队。
12月底,他的舰队来到达布尔。达布尔是个富裕的商贸港口,有良好的防护设施。他怀疑这里的人与埃及舰队串通一气,而且当地人正“为我儿子和其他人的死得意洋洋”,于是动用了武力。12月31日黎明,舰队开始炮击,从港口两端发起攻势。防卫港口的木墙陷落,守军退却。葡萄牙人穷追不舍,他们身穿板甲,不怕弓箭,凶猛地杀入城中,不分男女老幼,见人就杀。
1509年2月,葡萄牙舰队逼近第乌。阿尔梅达认识到,此战是他人生的关键,“只要征服了埃及的舰队,我们就能征服整个印度”。阿尔梅达向部下许诺:此战如获胜利,参战的骑士将擢升贵族,有罪者的处罚一笔勾销,如果是奴隶就能获得自由。葡萄牙的战船驶进朱尔河道,迅速接近敌方舰队。双方战船混战成一团,葡萄牙船以侧舷炮在近距离开火,埃及舰队尽力还击,不计其数的箭矢从浓烟中呼啸而过。葡萄牙人的军事素养较好,加之他们的火炮威力大,战斗逐渐失去悬念,这场海战以葡萄人的全胜结束,埃及舰队全军覆没。
急于为儿子复仇的阿尔梅达这时成了一个疯狂的人。他对俘虏滥施报复,或砍去手脚后在柴堆上烧死,或捆在大炮炮口炸得粉身碎骨。11月,阿尔梅达在移交了对印度的管辖权后返航。次年3月,他的船队绕过好望角,在与当地居民的冲突中阿尔梅达丧命。
阿尔伯奎克的征战
阿尔梅达走后,管辖印度殖民地的权力由阿尔伯奎克掌管,他成了第二任葡属印度总督。这时在印度还有一个地位更高的葡萄牙人,他就是最高军务官科蒂尼奥。科蒂尼奥是国王的亲信,他带来一支大舰队,并传达了国王的命令:攻占卡利卡特。在讨论作战计划的会议上,阿尔伯奎克提出异议,他觉得卡利卡特不是合适的作战目标。科蒂尼奥提醒他:“作战会议不能违背国王旨意,只能决定如何进攻。”在卡利卡特海滩有个叫“色拉姆”的亭子,这个亭子有扇漂亮的门,上面饰有“金银板制成的动物、鸟类图案”。而这扇门就是科蒂尼奥想要送给国王的礼物。
1510年1月,葡萄牙舰队到达卡利卡特附近海面。他们兵分两路,阿尔伯奎克带人在色拉姆南面上岸,科蒂尼奥带人在色拉姆北面上岸,以钳形攻势夹击色拉姆。阿尔伯奎克率兵先上岸,打退了守军,命人用斧头拆下那扇门,装运上船。科蒂尼奥来得晚,看见色拉姆的门不见了,暴跳如雷,大骂阿尔伯奎克。在暴怒之下,科蒂尼奥命令将这扇门扔进海里,然后他脱下头盔,把自己的盔甲和长枪交给侍从,从侍从手里拿了一顶红帽子和一根木棍,说是要从王宫夺走别的门,不像某人在海滩从他手中偷走荣誉,而且他要只戴帽子、手拿木棍就杀向王宫。阿尔伯奎克极力劝说科蒂尼奥不要这样做,却无济于事。果然,在战斗中科蒂尼奥被印度武士乱剑刺死,阿尔伯奎克也身受重伤,参战的1800名葡军死了300人,400人负伤。
惨败后回到科钦的阿尔伯奎克计划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次他看中的战场是果阿。果阿是印度西海岸重要的贸易地,有优良的深水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2月15日,阿尔伯奎克率领重整旗鼓的舰队来到果阿。
从海陆两路发动的攻势很顺利,很快就打进了城。3月1日,阿尔伯奎克举行隆重的典礼,宣布正式占领果阿。从领属关系上说,果阿归邻近的比甲布尔王国管辖。这个国家的年轻国王阿迪尔沙阿想要收复果阿。他派来一支大军,并派出使节提出条件:如果葡萄牙人撤出果阿,他可以划出一个滨海的地点,让葡萄牙人建要塞。阿尔伯奎克则不愿让步,还骄傲地说:“葡萄牙人咬住的,永远不会松口。”但现实对葡军不利,他们被围困在城内,到6月才撤出城。舰队进入了通往大海的曼杜比河,结果却困在那里,不停地遭受炮火袭击,因河里水太咸饮用水缺乏,粮食供应也不足,直至被困77天后才逃出果阿。
阿尔伯奎克花了两个月时间修整舰队,囤积给养。他坚持要重新占领果阿,在给国王的信中说:“沿海没有比果阿更好、更安全的地点,假如丢掉了印度,还能以果阿为基地,将其收复。”11月24日,他率领19艘船返回曼杜比河口。因阿迪尔沙阿的主力部队已调走,这次守军的抵抗不堪一击,葡军仅花了4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果阿自此成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历时几百年,直至1961年才被印度收复。
阿尔伯奎克在果阿只停留了4个月。1511年,他率领舰队前往马六甲,攻占了这个战略要地。以马六甲为基地,葡萄牙的远洋帆船向更远的东方航行,不久就到达了中国的澳门和日本的长崎。
作者: 陈仲丹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