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创造军工传奇的?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工传奇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 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口根据 地,开展游击战争。随着根据地革命 武装的不断扩大,武器弹药匮乏的问题日益突 出。在军火补给不能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部 队一边打仗,一边开展军工研究、设计与生产, 逐渐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军工体系,为抗 口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武器弹药支持。

各根据地发展兵工机构

抗战初期,各根据地先后建立了一些具有 军工性质的修械所,主要职能是帮助部队修理 战斗中损坏的枪械。但普遍规模小、设备简陋, 缺乏专业人才。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巾共 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到,每个游击战 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 到自制弹药、手枪、手榴弹等程度,使游击战 争无军火缺乏之虞。此后,各根据地相继建立 兵工领导机构,军事工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1939年,晋察冀边区兵工厂修械所的一角。

1939年6月,八路军后勤部成立了专门负 责军工生产的第六科,科长刘鹏。第六科成立 后,将原归属各师分管的军工修械所,加上太 行军区的军工厂整合成立了总部修械所,地点 设在山西榆社县,对外称“八路军总部流动工 作团”。不久,第六科扩为军工部,刘鹏改任 部长,驻地迁至黎城县赤峪村,下辖四个修械 所加柳沟铁厂、下赤峪复装弹厂、实验厂。其 中一所就是后来著名的黄崖洞兵工厂。晋察冀 军区也成立工业部,把军区供给部和各军分区 的修械所整编为6个制造所,对各所的车床、 发动机等生产设备进行整合。山东各军区成立 了军工科,负责规划本地区的兵工生产。新四 军在“皖南事变”后,在苏北盐城建立了军工部, 辖有机械、炮弹、手榴弹和铸造、修械、木工 等工厂。

在建立管理机构的同时,各根据地也在着 手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及熟练工人的匮乏问题。 抗日根据地大都远离城市,兵工厂更是多位于 生活条件恶劣的群山峻岭中。尽管八路军总部 曾专门电示各师,要求招募技术工人,但专业 人才和熟练工人一直比较匮乏。1939年2、3 月份,彭德怀致电毛泽东、朱德,希望能多派 些熟练工人到根据地。当时有不少技术人员, 携带机器前来延安投身革命。当时,在延安的 几个边区兵工厂中,确有不少熟练工人,还有 一些从上海等地带着机械设备前来的技术人员。 接彭电后,经中央研究,决定从延安中央军委 军事工业局所属单位抽调部分干部和工人深入 敌后,支援敌后军工生产。八路军军工部也通 过举办干训队来培养工厂管理和技术人员。不 过,最难的还是熟练工人的培养。尤其是1940 年以后,由于工厂规模扩大,对部分军品要进 行批量生产,对标准化制式化提出了较高要求。 之前的工人多习惯了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有 的连锉刀都拉不平,大部分对制式化生产持抵 触情绪。据时任八路军军工部部长的刘鼎回忆, 他们只能一面做这些工人的思想工作,一面加 大工人培训力度,组织工人学文化,从识字算 数开始,逐步学会看图、认尺子以及英制公制 换算等。同时,还组织技术人员与老工人进行 一对一帮教,终于培养出一批适应专业分工的 熟练工人,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提高工人素质的同时,工人待遇也随之 提高。最初,工人实行军事化管理,生活待遇 也与部队相同,实行供给制,最高津贴9元。 后来改进了这种管理模式,军工部专门制定颁 发了《军工部工厂规则》,从作息时间、劳动 纪律、待遇、奖惩等方面创新了制度,工人工 资待遇改为每月最高40元,最低18元,很好 地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

先修枪再造枪

抗战初期,各根据地的军械所由于人员、 设备等方面的不足,只能修理枪支。尽管毛泽 东等在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曾专门就此致电彭德 怀,提出一年内增加步枪一万支,主要方法是 自己造枪。但就当时的条件来说,这一任务基 本无实现的可能。

随着根据地武装力量的加强,八路军从刚 挺进华北时的三万多人发展到几十万人,原有 的军事供给杯水车薪。在这样的形势下,自力 更生,加强根据地的军工生产就显得迫在眉睫。 最开始的任务,是造一支标准的步枪,因为当 时八路军各部所用枪支规格、性能都不同,一 支枪与另一支枪零件不能互换。刘鼎找来当时 任黄崖洞一所副所长的刘贵福,让他牵头,组 织几名得力技术人员进行设计攻关。实际上, 刘贵福之前在延安的时候已经设计造出过一种 叫“无名式”的步枪,并且还在延安的“五一” 展览会上获甲等产品奖。这次,刘贵福在之前 的经验基础上,借鉴“捷克式”“三八式”“老 套筒”“汉阳造”等步枪的优点,反复研究, 最后提出一种枪身短、刺刀长、重量轻,能与 日军“三八式”步枪相抗衡的新步枪设计方案。 在刺刀设计上,他们抛弃传统步枪刺刀扁形的 设计方式,改为造三棱形刺刀。这种刺刀不仅 克服了扁形刺刀易变形的缺点,而且更有杀伤 力,把刺刀安装在枪筒口部,平时折叠在枪杆 上,近战肉搏时自动弹出展开。

1940年7月,我军首支自行设计的新式步 枪诞生。全枪重3.36公斤,口径7.9毫米,射 击准确,刺刀锋利且能自动弹出,枪体轻巧坚 固。为迎接建军节,这种新枪定名为“八一式” 步马枪。随后,军工部将这种枪的图纸和生产 工艺资料分发给晋东南各厂,组织批量生产, 发放部队。

除了造枪,还造掷弹筒。百团大战后,彭 德怀给军工部送来一门战场上缴获的日军新装 备的掷弹筒,要求刘鼎等人研制,提高八路军 的近战能力。刘鼎立即组织一所、三所和柳沟 铁厂三个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研制。当时主要 面临两大难题:一是缺乏制造掷弹筒所需的钢 材和造炮弹用的铜材;二是缺少掷弹筒筒身及 弹体的加工设备。通过发挥群众智慧,他们用 从敌占区拆毁的铁轨来打造成炮身,他们把国 外关于铸铁韧化处理的工艺与太行山民间的炯 火技术结合起来,造出铸铁,解决了炮身问题。 不过,在掷弹筒第一次试射时,还是发生意外, 炮弹在膛内爆炸,现场的一名工人被炸身亡。 后经不断改进,1941年4月,第一批掷弹筒 及炮弹试制成功,口径50毫米,射程最远达 700米,与日军同类装备相比毫不逊色。5月, 这种新式武器就被运往前线投入实战。日军惊 呼,八路军“在太行山上兴建了现代化的兵工 厂,拥有先进设备和外国专家”。

这些武器主要是在黄崖洞生产。当时的黄 崖洞兵工厂,有职工近700人,机床20多部, 并有蒸汽机和发电机作动力。据曾任晋东南八 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的刘鼎回忆,晚间电灯照 明,厂区机声隆隆,运输车队往来不断,一片 繁忙和繁荣景象。 O重点生产子弹、手榴弹和地雷

在枪、弹都能造的情况下,将当时有限的 兵工生产资源向哪方面倾斜,是重点造枪还是 重点造弹,各根据地的意见不太统一。

有的人认为,应该以发展步枪为主,辅以 子弹、手榴弹,理由是在根据地抗日队伍不断 壮大的情况下,很多战士手里没有武器,上阵 杀敌时只能拿着大刀或者红缨枪。另一种意见 是当时部队的枪支已能保障到60%至80%, 但子弹奇缺,因此应以造子弹、手榴弹和地雷 为主。据时任晋察冀军区军工领导张珍回忆, 当时每个战士配发的子弹,最多十几发,少的 只有三五发。据说,为了迷惑敌人,战士们常 常将麦秸杆切成段插在子弹袋里。

1941年4月23日,中央军委专门就兵工 建设作指示,指出与日寇战斗的枪械弹药缴获 较少,因此,抗日根据地的兵工建设应以弹药 为主、枪械为辅。此后,朱德、彭德怀、毛泽 东等人先后多次发电报,明确必须普遍设立炸 弹制造厂,不仅主力军应设炸弹厂,地方军及 民兵指挥机关也应在分区及各县设立炸弹厂。 这样做的原因是:国民党在“皖南事变”后基 本断绝对八路军武器弹药的供应;另一方面, 日军从1941年开始将侵华主力转向敌后抗日 军民,实行“三光”政策,对抗日根据地进行 频繁“扫荡”,八路军在频繁作战中弹药消耗 很大,急需补充。而敌人的扫荡,导致军工技 术人员和工人带着设备跟随部队转移,居无定 所,又严重影响了军工生产。在这种形势下, 枪固然重要,但子弹、手榴弹和地雷这种能予 敌人以直接杀伤的武器就成为军工生产的重点。

△山西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入口纪念碑墙。
△曾任晋东南八路军总部军工部部长的刘鼎。△曾任黄崖洞一所副所长的刘贵福。

经此调整,很多原来造枪的厂也纷纷转行, 陕甘宁边区首先停止了步枪生产,接着八路军 总部军工部也中止了步枪生产,改为重点生产 掷弹筒、步机枪子弹和火炸药,并将手榴弹的 生产扩展到军分区或地方工厂。晋察冀军区、 晋绥军区于1942年以后中止生产步枪,增设 手榴弹厂、炮弹厂和火炸药厂。根据地的枪炮 弹生产量直线上升。军工部子弹的产量从1940 年的年产量12万多发,发展到1943年时的 68万发,手榴弹也从之前的每个月平均五千枚 左右增长了近3倍。

最初的子弹生产采取的是复装子弹方式, 即将前线战士从战场上捡回来运到工厂的,工 人们在整修弹壳中,先除掉废底火壳,冲压整 形,然后用锯末滚光,涂上虫胶漆备用;弹头 用的钢板有的是从“国统区”买来的,有的是 用边区收集到的铜元冲压而成,里面填装的火 药是拆卸战场上缴获的炮弹里的无烟药。为节 约,当时规定冲压的半成品不许散落在地上, 即使是废品也要收集归拢。抗战中后期,根据 地的子弹才从复装转为自行生产。

地雷的生产,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 视。1941年11月,日军出动3000多人,攻 击黄崖洞。负责保卫兵工厂安全的八路军总部 特务团,利用滚雷、拌雷和地雷,综合布阵, 以1500人的兵力抗击敌人8个昼夜,歼敌 700余人,自身仅伤亡140余人。这一战,地 雷大出风头,此后地雷才得到了较大发展。刘 鼎还亲自主持举办了地雷训练班,大力推广。 此后,地雷战,更是成为根据地军民与敌人斗 争的一种有力手段,给华北地区的日伪军造成 很大麻烦。根据地军民根据不同地形、条件、 安置不同形状的地雷,日伪军在行军走路、吃 饭睡觉甚至大小便都可能碰到地雷。电影《地 雷战》就生动表现了这一场景。

“土专家”造出先进炸药

初创时期,根据地所生产的手榴弹,装的 都是黑火药,威力很小,爆炸时只能将外壳炸 到八九片,有时甚至只有两片,杀伤力小,影 响部队战斗力。为此,研究烈性炸药,成为各 根据地兵工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

晋察冀军区的冀中军区当时正好有大批北 大、清华、燕京和南开大学的学生前来投军抗日。 冀中军区负责人吕正操就将他们组织起来,成 立了技术研究社,专门负责根据地军工生产的研 究和改进工作。当时的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 也非常关心这帮技术人员,每次敌人扫荡,都安 排他们与军区司令部一起转移。在物资异常困难 的情况下,指示每月专为科技人员多供2两油, 以保证营养。这些青年学子与根据地战士和工厂 工人一起,仅靠一本马瑟尔著的英文版《高级炸 药学》和一本《理化手册》,冒着炸伤炸残甚至 牺牲性命的危险开展炸药研究。

首先,他们研制出做烈性炸药所必需的优质 硫酸。具体方法是蒸馏法,即用大烧瓶,瓶口上 通四根玻璃管,一根向烧瓶内通人水蒸气,一根 通入燃烧硫磺得到的二氧化硫气体,一根通入硝 酸加热后蒸发出来的氧化氮气体,还有一根供废 气排放,用柴油桶代替“气包”,用自行车打气 筒向“气包”内加压,实验顺利得到了稀硫酸。 再将稀硫酸用蒸发器皿蒸浓,就得到了浓硫酸 (批量生产后烧瓶改为大缸)。1940年夏,在 河北唐县青虚山背后的大岸沟建立了化学厂,开 始正式制造优质硫酸。美军军事观察组来到晋察 冀边区视察,看到八路军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 生产出合格的硫酸,都惊得目瞪口呆,连称“奇 迹”。在另一炸药重要原料硝酸的研制上,他们 经反复筛选,最终把研制重点放在“硝化甘油炸 药”上。一个叫何振廉的技师先用植物油和熟石 灰混合水解出甘油,随后对甘油进行硝化,制成 硝化甘油,再将硝化甘油与木炭、脱水硝粉混合 制成仿朱迪生炸药。聂荣臻在得知这一消息后, 戏称是“土专家”造出高烈度炸药,意即外国人 要用专用设备器材才做成,根据地的技术人员用 瓷缸就能完成了。

原料间题解决后,晋察冀军区很快就造出 了无烟火药和烈性炸药。弹药的杀伤力大大增 强,以手榴弹为例,爆炸范围扩大到10-15 米,破片达到150片以上,一般战斗战士只需 带6-10个即可。1940年6月30日,彭德怀、 左权致电聂荣臻,认为晋察冀军区能自造硫酸、 硝酸,是“我们工业建设上一大进步,也是解 决工业建设特别是兵工建设之主要关键”,希 望他们能“大量扩充以能供给全华北各工业部 门”。1942年以后,各根据地生产的手榴弹、 炮弹基本都用上了高级炸药。

△八路军兵工厂。

抗战转入反攻阶段后,为尽快将无烟火药 和高级炸药的生产技术向八路军控制区域内推 广,延安边区政府和八路军总部要求晋察冀军 区尽快为各个根据地输送成套干部和技术骨干, 帮助他们建立军火化工工业,生产现代军火化 工产品。根据这一指示,此后,晋察冀军区先 后派出4批共40多人到晋冀鲁豫、延安、晋绥、 察冀、冀中和冀热辽等根据地,帮助那里的兵 工处建设化学厂,在晋察冀及八路军各地发展 军火化工工业。所以,到了抗战末期,各根据 地的军事工业已有了很大发展,在设备上逐步 实现了半机械化,武器弹药的产量和质量都有 了较大提高。

作者: 潘前芝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