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计时观测,天文学家测量了两颗被命名为PSR J1949+3106和PSR J1950+2414双星毫秒脉冲星(MSPs)的质量。为了揭示这两个天体的演化状态,这些结果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在发表在《arXiv》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详细介绍了这项研究。脉冲星是高度磁化的旋转中子星,能发射电磁辐射束。最快速旋转的脉冲星,其旋转周期小于30毫秒,被称为毫秒脉冲星(毫秒脉冲星)。
天文学家认为,毫秒脉冲星是在双星系统中形成,当最初质量较大的组分变成中子星,然后由于次级恒星物质的吸积而旋转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超过一半的已知毫秒脉冲星有恒星伴星。PALFA利用阿雷西博305米望远镜和ALFA多波束接收器,对1.4 GHz的射电脉冲星进行了大规模探测,发现了近200颗脉冲星。德国波恩普朗克射电天文研究所的朱伟伟(音译)领导一个天文学家团队决定仔细观察:
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探测到的PSR J1949+3106和PSR J1950+2414这两颗脉冲星。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更精确地测量这两个系统的固有运动,以及测量这些天体及其伴星的质量。在这项研究中,展示了PSRs J1949+3106和J1950+2414的定时观测结果,这两颗双星毫秒脉冲星是在阿雷西博阿尔法脉冲星观测(PALFA)数据中发现的。研究小组对两颗脉冲星的初步观测证实: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数据,就有可能进行精确质量测量。通过分析阿雷西博天文台和北美纳赫兹引力波天文台(NANOGrav)的数据集,天文学家能够对这两颗脉冲星的正确运动进行精确计算,从而揭示出这两颗脉冲星的质量。根据该研究,脉冲星PSR J1949+3106的质量约为1.34倍太阳质量,而它的伴星质量估计约为0.81倍太阳质量。
观测结果表明,PSR J1950+2414的质量大于PSR J1949+3106,后者的质量约为1.5倍太阳质量,然而伴星的质量相对较低,只有0.28个太阳质量。推导出的质量,加上对适当运动的计算,使研究小组能够对这两个天体的演化史得出初步的结论。PSR J1949+3106很可能是低踢超新星的产物;PSR J1950+2414属于一类新的偏心毫秒脉冲星双星,其形成机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