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近,那么远——这个中国邻国为什么如此神秘?

这是大西洋鳗鱼的第125篇原创,蒙古国第二篇。

最近在越南旅行,特别怀念蒙古国的天气。

无他,越南太热了,而在大部分都酷热的北半球,蒙古国夏天舒适的气候简直就是异类。

时常回想上个月在蒙古国的旅行,拖到现在,也终于该写写了。

我曾经说过,我特别喜欢历史上和中国有紧密联系的国家,换一种说法就是,在该国博物馆里,经常会出现中国的国家。所以我喜欢去韩国,越南,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乃至缅甸。

而如今,我终于到达了这个名单上最后的一个国家,蒙古国。

蒙古也是这串国家里,最特别的一个国家,他是中华在近代“丢失”的“最新鲜”的成规模土地——1912年第一次脱离,而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建国,才真正正式的“独立于中华”。

虽然脱离的最晚,但在如今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细节里,蒙古国和中国的亲密度其实并不高,在越南、在韩国,每天每夜都能发现汉文化圈的影子,而蒙古却并没有——蒙古甚至是东亚诸国里唯一吃饭不用筷子的国家。

再或者是,韩日越都有大量的建筑或者史书包含着中文,而蒙古国的古建中看到中文的概率,可能比藏文还要少。

在蒙古国的六天五夜里,我无时无刻都在思考,蒙古和汉地,和中华的关系,是多么的有趣与微妙,这和我以往去过的中华文化圈的越南,韩国通通都不同。这些思考,和在蒙古国体验的壮阔的自然风景、浓郁的民族舞蹈与蒙族文化,交相辉映,给了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回忆。

一篇文章篇幅有限,这篇文章,将暂时不写我对汉蒙两族的历史思考,而主要专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蒙古国好玩吗?有哪些地方和特色特别推荐?

二、蒙古人真的“仇华”吗?

三,如果我要去蒙古国,有哪些方法、贴士与建议?

下面正文开始。

第一部分讲攻略。

以往的文章,其实我很少具体讲攻略,讲目的地国家值得玩的景点,但写蒙古国,我不得不把重点在这一块。

蒙古国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我们从小到大看的中国地图里,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的内陆国的整体版图,永远是完整的包含在中国地图里面的。

因为上面这个原因,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特别熟悉蒙古国的轮廓,它的首都“乌兰巴托”也被动的“如雷贯耳”。

然而,在中文网站上,蒙古国的攻略却特别的少,也特别的不详细。

这次的蒙古国之行,我主要去了乌兰巴托,哈拉和林,成吉思汗巨型雕像,特勒吉国家公园,13世纪公园这五个地方,而其中有三个,是在穷游网和马蜂窝的景点罗列里是找不到的。

其中有一个,甚至在99%的中文游记里都看不见,而事实上却几乎是去蒙古国的西方游客的必去之地。

这足以发现,现在的蒙古国中文游记是多么的残缺与不足,这也说明,蒙古国这个邻居,远远还不是中国人的主要旅行目的地。

乌兰巴托

到达乌兰巴托这一天,是蒙、中、俄三地蒙古族最盛大的节日“那达慕节”,我们抵达后很无奈——咖啡馆和电信营业厅都已经早早的关门,到达厅的人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视里的摔跤直播。

当天晚上,在蒙古国的“天安门广场”——成吉思汗广场,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晚会。那个晚上,乌兰巴托市民倾巢出动,很多人穿着蒙古族民族服饰,喜气洋洋迎接这个节日。

成吉思汗广场上的苏赫巴托骑马雕像

市民排排坐在广场上,等待11点半开始的广场演出

和现在的很多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甚至以前写过的俄罗斯远东的海参崴一样,乌兰巴托现在很多韩国餐厅和韩国人。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城市的最中心有条“Seoul Street”(首尔街),街道的入口就在成吉思汗广场旁边,入口处有专门的韩式牌坊——韩国在蒙古国的地位真高。

而想想700年前的元朝时期,高丽国在强大的蒙古人面前曾是多么的受尽屈辱,就会唏嘘,世道轮回,地位翻转。

蒙古国便利店的商品,也多是韩国出产(尽管中国的零食商品品种更加的丰富)。

乌兰巴托最推荐三个地方:

乌兰巴托广场

国家历史博物馆

国家歌剧院

乌兰巴托广场

在傍晚的成吉思汗广场散步,耳机里放着杭盖乐队版本的《乌兰巴托之夜》(我最喜欢的版本),抬头是通透的天空,低头是广场上约会,亲子游玩的男女老少——乌兰巴托的夏夜太舒服了!

蒙古国的“天安门广场”成吉思汗广场,受蒙古国的历史进程和意识形态变化的影响,名字改变过很多次。在红色统治时期,苏联长期压制蒙古国的民族主义思潮,1924年建国后,该广场因纪念蒙古革命领袖达木丁?苏赫巴托尔而得名,在2013年,官方更名为成吉思汗广场,2017年,又恢复原名。但是现在人们还是习惯于叫它“成吉思汗广场”。

蒙古国之后,我游历了朝鲜平壤,而平壤的金日成广场和乌兰巴托广场截然不同的对比,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成吉思汗广场是真正的属于普通市民的广场。到了傍晚,这里是谈恋爱,亲子游乐,大妈纳凉的天堂,在全国最神圣的成吉思汗坐像之前,也是全国的权利中枢,政府大楼面前,却是大量的孩童骑着几块钱10分钟的玩具车在嬉闹玩耍。

而朝鲜的金日成广场,面积更大,却是非常的空空荡荡,毫无人味。我经过了三次,每次都是几乎难见到人影。偶尔有当地市民经过,也是行色匆匆的不逗留,诺大的广场,只有节庆活动才会有一些仪式,聚集人气。

在绝大部分时候,平壤这个中心广场是和市民“绝缘”的,和市民生活是无关联的。

威权社会需要用宏大却无一用的广场来震慑民众,而在平和的社会,城市心脏的广场是每个市民的乐园。

歌剧院,

接下来讲广场旁边的歌剧院。

来前苏联-东欧-蒙古这个体系的国家,最不可错过的一定要看当地演出。比起北京上海的演出,这些地方是真正的高水平,便宜,性价比高。

乌兰巴托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场Pop Oprea Live Concert,非常的惊艳!

西式交响乐下,有歌手演唱西式的经典名曲,也有蒙古族的传统歌曲,更有西式和蒙古种族融合的舞蹈。是一场绝对的视听盛筵。以下是当时我发在知识星球的感想。

“看了一场awesome的音乐会,看完后甚至为蒙古文化所陶醉…
西式和蒙式的音乐,歌手,舞蹈穿插无间。这是一个极其西化的国度,但作为东方人我又感到无限的融入与共情。身边的一个以色列人看的甚至盈眶,直呼too nice,我看完后又感觉可惜,我在中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表演——无比的接轨世界,又无比优雅的凸现自我。我们的国家文化用什么形式和元素能“优雅”地表达出来?到底什么是“中国风”呢?”

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

抱歉,篇幅所限,这部分在本篇暂时不会写。蒙古国除了美妙的风光,其实更吸引我的,也就是我上一篇蒙古随笔写过的,那些与中国在历史上有频繁交集的国家,如今是如何看待那些被中原统治或者统治中原的历史的?在蒙古国家历史博物馆,在和普通乌兰巴托市民的交流里,我都能找到不同的表述与答案。我非常的激动,并在知识星球发了很多当时我的发现与思考。

截然不同的历史观的输入,是视野的极大激活与开拓,你可以不同意别人,但你一定有权利,有必要,去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同一件事情的。

事事有两面,人有知情的权力。

蒙古国是怎么看明、清、乃至现在的中国的?作为一块中原政权最后失去的旧土,蒙古国和中华的文化与感情维系却远远不及早就分离的越南、韩国,这到底是为什么?这些我都会在蒙古第三篇里细讲。


讲完了乌兰巴托,我们走出都市,讲讲城市之外,蒙古国其它值得去,推荐去的地方。

哈拉和林——蒙古国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如果你爱历史,一定要去一趟哈拉和林。乌兰巴托实际上是一座很新的城市,最老的建筑也就是清代的一些藏传佛教的寺院。乌兰巴托和曾经强盛的蒙古帝国毫无关联。

而13世纪,全世界的霸主,蒙古帝国的心脏,其实是在哈拉和林。哈拉和林,才是蒙古帝国的荣光。而乌兰巴托,只是已经羸弱的,被满清统治的喀尔喀蒙古的中心。

关于哈拉和林的介绍,看这篇文章就足够,我就不再累述。

《哈拉和林:浓缩蒙古帝国兴衰的前世界中心》

https://new.qq.com/omn/20190408/20190408A0710T.html

蒙古帝国的荣光,永远是蒙古人最大的骄傲,高高刻在哈拉和林的山上这巨大的疆域版图,无不述说着如此。

蒙古帝国的最大疆域

下面讲第三处景点——非常适合上镜拍照的,世界上最大的雕像“成吉思汗雕像”。。这个地方能带给每一个到访的人,纯粹彻底的,视觉上的震撼。因为太巨大了!

先放介绍:

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以东54公里的长金博尔多格(Tsonjin Boldog)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雕像。

传说长金博尔多格是成吉思汗得到金鞭的地方,自那后他率领蒙古铁骑,四方征战,成就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

这座40米高,251吨重的不锈钢雕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骑马雕像, 于2008年落成。

雕像的基座是欧式建筑,代表着欧洲,而成吉思汗眼睛远望的方向是东方,所以整座雕像意为:脚踏欧洲,眼望中原。

感谢公众号后台新增加的字数统计功能,写到现在,已经有3300字了,曾经反复被建议过,一篇文章不宜过长。所以两个更加推荐的景点(“13世纪公园”和“特勒吉国家公园”),我就放在后一篇写了。

接下来,我想讲一讲,蒙古国非常吸引我的一个元素——蒙古人的舞蹈。而我除了在歌剧院欣赏以外,有幸在当地的一个大商场,也亲历了一场传统舞蹈。

蒙古人的舞蹈有一种痛快淋漓的大气感,即使现实中的蒙古人其实个子并不高大(我想象中的蒙古大汉在真实的乌兰巴托其实并不常出现)。

由于草原上地广人稀,平常的蒙古人生活在空间上,绝不会被束手束脚,所以蒙古舞蹈的动作幅度特别的大,姿态与表情也特别的舒展。这和日本的舞蹈呈现两个极端——日本的传统舞蹈就总给人紧迫,小心翼翼的感受,动作幅度也一般特别的小。一如日本很多公共空间的面积局促。

一个国家的先天环境,造就了这个国家的舞蹈,音乐,建筑等各领域的文化特征。

商场里的穿着蒙古服装的表演者们

以上,暂时结束这篇已经写了4500字的蒙古国游记,很多感悟也没来得及写尽,我们下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