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陌刀为何被称为骑兵的克星?

陌刀是唐代四大军刀之一(仪刀、障刀、横刀、陌刀),并且是其中威力最大的一个。它是由汉朝的斩马刀改进而来,史书记载其特征为:“刀重十五斤(约十公斤)……长七尺(约2.15米),刃长三尺(约0.92米),柄长四尺”,其使用方式为:“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或者“如墙而进”,结局一般都是:“挡者皆为齑粉”或者“人马俱碎”。

而陌刀之所以在唐朝被广泛使用,就是因为它让传统的,与骑兵作战中处于劣势的步兵发生了质的转变。军事著作《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记载了陌刀军的阵法及作战方式:敌我对阵相距150步时弩手开始射击,相距60步时,弓箭手开始射击。相距20步时,陌刀军开始按照整齐的方阵向前推进(此时完全处于对敌方骑兵或步兵的进攻状态),这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如墙而进”,此时,不论敌方是骑兵还是步兵,都无法冲破这重装的陌刀军。

但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陌刀到底是什么样了。一方面因为“安史之乱”后唐朝政府就采取了对外收缩的政策,大批驻扎在西北边疆的部队被调入拱卫京师。在对内作战中,陌刀却因为其笨重而无法展现在对于骑兵作战中的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陌刀造价很高,在乱世之中无法大批量生产,反而大量陌刀被重新铸造成步兵作战中使用便利的其他刀具。

所以,从“安史之乱”以后一直到宋朝的建立陌刀都没有派上用场,而宋朝建立之后则因为对契丹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尤其是宋太宗赵光义两次大规模北伐失败之后),所以转变为消极防御,如此一来,陌刀就彻底从历史上消失了。我们现在面临的窘境就是根本不知道陌刀长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