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的“假西餐”吃的是什么?

150年前,上海开埠,西方文化逐渐开始影响上海。法式、德式、英式、俄式、意式等各国菜肴,如雨后春笋般席卷整个上海滩,吃西餐成了那个年代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但是中国人一开始难以适应西餐的烹饪方式,比方说——半生半熟的牛排。

聪明的上海人,最懂得如何拉近自己与世界的距离,于是各国西式菜肴被厉害的中国厨子汲取精华,并融合中国人自己的口味,开创出“西餐中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东西大融合。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特殊的菜系称作“海派西餐”,每人一份的西餐,变成了一道道的菜,大家一起享用。其中,罗宋汤、炸猪排、土豆色拉等,更是被家庭主妇搬上自家的餐桌,上海人的饮食习惯被刷新。时至今日,这三样菜式,成为经典的“老上海”味道。

据文献记载,上海的第一家西餐馆,是位于福州路的“一品香番菜馆”——为什么叫“番菜馆”?因为,当时的西餐又称为“番菜”,“番”,在中文里本就有外来的意思。

1917年的上海一品香,当时兼营西餐与旅馆业务

1917年,苏联十月革命发生后,大量俄国难民涌入上海,这些上海白俄被上海人称为“罗宋人”,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开设了大大小小40余家俄式菜馆,它的“一菜一汤”(即罗宋汤、面包加黄油),因经济实惠瞬时风靡上海。

1937年前,上海有西餐馆达到了200多家,尤以霞飞路和福州路最为集中。其中福州路(旧称四马路)更是因此被称为“四马路大菜”。当时,有名的西餐馆有“红房子”、“德大西菜馆”、“凯司令西菜社”、“蕾茜西菜社”、“复兴西菜社”和“天鹅阁西菜馆”等。这些餐馆连名字本身都很有上海味道,不叫“西餐”,而叫“西菜”。

近代老上海的一张画报,去西餐馆吃餐,喝咖啡,品洋酒,跳交际舞成为近代上海都市人夜生活主题。

上海解放前后,是上海西餐的一个转折点,大量西餐馆陆陆续续关门,仅黄浦区一区,在公私合营后就只剩下了18家西餐馆。加之当时物资匮乏,对平民百姓来说,“开洋荤”并不是一件常事。但上海人不论是出于对西餐的热爱,还是对老生活的怀念,仍然想尽办法,在这艰难封闭的年代吃西餐。

改革开放后,上海正宗的西餐馆数量陡然增加,真正做海派西餐的餐厅却日渐减少。现在所剩的也就只有德大西菜社、凯司令西菜馆、红房子西菜馆、新查利西菜馆等少数几家。但是这些海派西餐厅,在老上海人心目中的地位却始终如一,罗宋汤加面包的经典搭配,依然是很多上海人不变的选择。

上海话里有个词叫“老克勒”,他们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北京“老炮”的存在,他们深受西方文化熏陶,从小生活在老式花园洋房,热爱西方爵士乐和好莱坞电影,穿笔挺西装,裤缝线一定烫得笔直,喝咖啡和吃西餐是每日既定行程之一。

如今,老克勒们的生活跟随时代变迁,多少舍弃了些东西,唯独在吃这件事情上,一点不马虎。到了午后,在这些硕果仅存的西餐馆里,总有打扮得体的上海老太太,或对面坐着西装笔挺的老克勒,或身边围着几个小姐妹,嗲悠悠地说些老故事。

罗宋汤

上海的罗宋汤,虽说源于俄国的罗宋汤,但是味道、做法完全不同。因为,俄式罗宋汤里的红菜头,并不适合在上海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且上海人不习惯罗宋汤酸酸的味道,故而上海人用卷心菜替代了红菜头,用番茄酱调制汤色,并且增加甜味。

上海罗宋汤的一般做法,是先将番茄酱用油炒制,以去掉酸味,再加入白砂糖,从而达到酸中带甜的效果。有些做法还会以牛肉汤为汤底,并加入红肠、土豆等食材。

再考究一点,还有一道关键工序:“着腻”。中式“着腻”用的是生粉,西式“着腻”就要复杂得多:要先用少许精致油、或橄榄油起锅,慢火中放入干面粉,需要极大耐心地缓缓拌炒,直至色泽微微变棕——“着腻”出来的罗宋汤是浓汤,更有口感。

随着罗宋汤的日益家常化,其做法在上海民间,也就随着家庭的口味千变万化起来。每个家庭主妇都有自己的诀窍,比如,“不能用番茄沙司,一定要用番茄酱”,“番茄酱最好再要油里炒一下”,“在罗宋汤里放少许辣酱油来调味,让味道变得更鲜”。

总之,海派西餐的罗宋汤做给俄罗斯人吃,恐怕是要闹笑话的。但要是老一辈上海人,这一碗罗宋汤就能征服他们的心。

炸猪排

上海炸猪排的做法,改良自奥地利国菜维也纳炸牛排,相比牛排,炸猪排显得更加市井。一块猪排先是被锤子敲打足有原来的两倍大,炸时要裹上面包粉,外脆里嫩,但又不会十分油腻。在物资紧缺的年代,上海人还会用苏打饼干,自己将其擀碎来代替面包粉,也别有一道风味。

家庭主妇没有锤子,会用刀背来敲打。

切猪排的时候,一点不费劲。“懂经”的人知道,要切成长条吃,吃一点切一点。年纪大的老上海,吃三分熟的菲利牛排,还生怕吃坏肚子,但是吃炸猪排就很放心,这味道有一种家的亲近感。难怪一些老华侨说,跑到红房子或者新利查,吃到那酥脆香嫩的炸猪排,才真正感觉回到上海了。

说到炸猪排,就不得不提上海产的黄牌辣酱油。“吃炸猪排蘸辣酱油”,这也是上海独一无二的吃法。上海辣酱油的口感与原料,有别于原产地英国的“伍斯特郡沙司”(Worcestershire Sauce,粤港称 “喼汁”),它其实就是一种酸甜口味中带点辛口的酱汁,说辣也不辣,但是配上辣酱油的炸猪排才是真正的海派。

土豆色拉

土豆色拉,一般称作上海色拉,做法通常是用切丁的煮熟土豆和切成了小方块的红肠,以色拉酱拌匀,再配以碎萝卜末、豌豆丁等突出色彩的对比。

地道的海派土豆沙拉关键在于手工色拉酱的制作,要用色拉油、生蛋黄经过长时间手工打出来。精致的家庭主妇还会在最后的步骤滴几滴柠檬汁,物质匮乏的时代则会用白醋来替代。总之,是万万不能用在超市购买的现成色拉酱。

土豆色拉看似平凡,其实很难做,做关键是土豆的口感,还有酱料。土豆色拉吃起来界于块与泥之间,口感非常细腻。有欧洲的朋友曾对我说,来到上海生活,发现上海人家庭里做土豆色拉的水准,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实际上,“海派西餐”还有许多著名产品,如今,它们虽然有个洋里洋气的外国名,其实却是正宗的“上海制造”。

比如,甜点店的畅销品“拿破仑蛋糕”,原为“老大昌”的拳头产品,法国人都未必知道。它是一种千层饼,层层叠叠之间铺着鲜奶油和核桃仁,是正宗的上海师傅所创,与拿破仑没有一点一滴的关系。

还有就是“烙蛤蜊”,最早是由红房子的主厨俞永利在法式名菜——烙蜗牛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烙”是上海话中“焗”的异体字,指“覆上奶酪后入炉焗烤”的做法。在海派西餐中,要想菜品有“法国味”,就必须撒上大量奶酪,烤至金黄焦香。但二战后法国货源中断,只能改用蛤蜊,却意外成为独此一家的招牌菜。

这就是“上海人的西餐”,特点就是无所谓法式、英式、德式、俄式,什么好吃就煮什么,西餐中吃,真正的“洋为中用”。

文/绛秋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