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暴打德国坦克,国家却没给机会?法国哈奇开斯轻型坦克小传

1930年代早期,是属于世界上各国坦克设计师的实验年代,法国人也例外。法军不再满意20年代的要求,坦克工业也提出了各种奇特的载具。结果,法军在30年代早期只接收了一种新坦克:雷诺D1。它重整整14吨,比当时很多中型坦克还重,但依然被认为是轻型坦克。这种坦克没有得到大量生产,只有一种衍生型中型坦克雷诺D2。法国人在提升性能的过程中,把他们的坦克做得太大太贵。当时,坦克一般都采用铆接连接,焊接还未开始大量使用。这方面的先行者是德国人,他们的“大拖拉机”和“小拖拉机”都采用了焊接车体。当然,由于其为非法制造,没人会料到德国和苏联专家会这么搞。

▲大拖拉机

▲小拖拉机

另一种制造坦克车体和炮塔的方式为铸造,雷诺FT便是最早使用铸造件的坦克。铸造可以在不实用额外连接件的情况下制造大型复杂制件。不过,在30年代早期这个“大型”还没能比炮塔或车体组件大。坦克有至少15mm厚的防弹装甲,这对于铸造也颇为困难。1920年代雷诺在坦克制造业上无人能敌,这种垄断到30年代被打破,哈奇开斯公司也开始试试运气。它不光试着生产坦克,还搞过不少装甲车。当时,哈奇开斯的总经理是亨利安斯沃思,一名前英国军官和汽车爱好者。他紧盯全球坦克工业发展,对法国坦克制造的现状有很深的理解。安斯沃思希望能制造一种5-6吨的坦克,替换老旧的雷诺FT。为了节约重量,他建议不加炮塔,和英国卡登-洛伊德豆坦克布局类似。驾驶员和兼职炮手的车长肩并肩坐在一起。不像雷诺FT和他的继任型,传动系统移到了前方。这种设计同样是复制于英国的豆坦克,使车身可以更短。

▲哈奇开斯坦克最早的原型车

不过,哈奇开斯也有不少自己的创新。水平弹簧悬挂颇为有趣,每侧有6个小负重轮,氛围三组。最大的创新还是在车体制造方法上。主要部件为铸造制造,栓接在一起,只有地板不是铸造的,这让组装变得颇为方便。新型坦克的工作始于1933年春,到6月,军备咨询委员会讨论了这个概念,他们很喜欢它,这种坦克不贵,可以大量生产。6月30日,其于哈奇开斯公司签署了3辆试验车的合同。哈奇开斯的活动也被它的竞争者注意到了。1933年8月2日,军方发布了新型轻坦克坦克的需求。这种坦克应有30mm厚的装甲,武器使用两挺机枪或一门37mm炮。和安斯沃思想法不同的是,其要求有炮塔。14家公司参加了竞标。雷诺最快完成任务。其以小型侦查坦克雷诺VM为基础,衍生出了雷诺ZM,巧合的是,它也使用铸造车体。雷诺的快节奏让它远远地甩开了对手,直到1934年5月22日法军对要求做出改动。新要求包括增加装甲厚度到40mm,可以防御25mm炮,速度增加至15-20千米/小时,允许重量也进一步放宽。哈奇开斯到1935年1月才拿出了第一款无炮塔原型坦克,且制造得不修边幅。尽管有这些缺点,这辆8.5吨的原型车还是在测试中比雷诺ZM快8-10千米/小时。然而,步兵指挥官并不在意这方面的优势。1935年4月39号,雷诺ZM正式定型为轻型坦克1935R型。另外,他们还订购了FCM RN3,定型为FCM 36。尽管如此,哈奇开斯还是在8月拿出了新的原型车。它和之前的原型车类似,但增添了一个APX R的炮塔,驾驶员位置挪到了右边,车长兼装填手/炮手挪到了炮塔内。该车于1935年8月-9月进行了测试,同样快于雷诺ZM。遗憾的是步兵招标已经结束,由于进度等问题并没能分到一杯羹。

▲改进后的原型车,用的是APX公司坦克的炮塔

法国骑兵本来并不想购买轻型坦克,其已选定了索玛S35中型坦克,胸甲骑兵团也还需更新装甲车等装备。根据1935年末的计划,骑兵需要购买600辆坦克。然而,法国骑兵面临着两大问题:索玛本身没有足够的生产能力,S35一辆982000法郎的价格也太贵了。一辆S35的钱,都可以买下几辆轻型坦克。因此,1935年末法国骑兵将目光转到了哈奇开斯坦克上。

▲预生产型哈奇开斯H35

很难说哈奇开斯坦克有什么突出的地方,它速度并不快,SA18 37mm炮也完全没法和索玛S35的47mm炮相比。但不管怎么说,在防护和武器相同的情况下,它还是比雷诺R35快。哈奇开斯坦克的驾驶员视野也更好,和竞争者相比重量轻了半吨。哈奇开斯工厂的生产能力也很不错,能迅速低价地生产大量坦克。由此,这款坦克被法国骑兵于1935年11月列装为1935 H型轻型坦克。根据测试的结果,生产型上对设计做了很多改动。行走装置(转向架和主动轮)设计完全更改,托带轮数量减少为两个。车体也进行了重修,更方便生产;发动机舱重设计后更容易打开维护发动机;炮塔设计稍有改动。骑兵指挥部对改进后的原型车非常满意,下达了大量订单。到1939年9月1日,步兵和骑兵共11个中队装备了这款坦克。

▲哈奇开斯H35车体图示

▲生产型H35坦克

1930年代末,法国开发了新型的37mm SA 38炮,它能击穿38mm厚的装甲,并能塞进轻型坦克中。然而,它到1940年2月才开始生产,只有少量的坦克在开战前完成了武器升级,最优先的是坦克排指挥坦克。其中部分还装备了ER 29无线电台。

▲装备SA 38炮的指挥官的哈奇开斯坦克

尽管H35比R35速度更快,但它依然算是动力不足,75马力的动力足够跟上行进中的纵队,但跟不上索玛S35。由此,改进工作从1937年开始。哈奇开斯制造的汽车在1930年代赢得过4次蒙特卡洛拉力赛的冠军,特别制造的赛车使用117马力的发动机。一台这种发动机被装在了坦克上进行试验。结果喜忧参半,一方面,急速达到了45千米/小时,比索玛S35还快。另一方面,变速箱则出了问题,坦克可以高速行驶,但时间不能很长。另外,负重轮轮辋磨损也过于严重。这些都是哈奇开斯的设计师们要面对的新问题。

▲H39的总体布局

新的负重轮换成了全金属。以赛车引擎为基础设计了新发动机,同为6缸,但排量上升到5.96L,动力增加至120马力。由于新发动机很大,还重新设计了发动机舱。坦克总重从11.7吨上升到13.2吨,但1.5倍的动力还是大大提升了其机动性。急速提升到36.7千米/小时,和外国同类相当。不过由于耗油更多,里程从150km下降到120km。新型坦克被命名为H39,步兵反过来成立最大的客户。骑兵只增购了16辆,步兵购置了180辆共四个营。

▲装备SA 38的H39坦克

二战开始后,法国的战争机器终于开始全速运转,法军开始大量增购坦克。然而,由于法军意想不到的速败,H39并未能得到大量生产。总得来说,哈奇开斯坦克算是法国轻型坦克中的佼佼者,H39更可以说是最好的法国轻型坦克,可靠性、机动性颇为亮眼,甚至和德国当时的III号、35/38T坦克对抗也有很大胜算。然而,战场从来都不是下斗兽棋,哈奇开斯坦克缺乏无线电,只有指挥官才有,双人车组的设计更是过于落后,严重制约其作战效力的发挥。法军的坦克战术也不尽合理,难以抵抗德军灵活的进攻。最终,法国仅仅支撑了一个半月便投降,哈奇开斯坦克也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被德军缴获的H39炮塔和车体

▲哈奇开斯坦克可有效防护20mm机炮

本文为筑垒地域原创作品,主编原廓,原作者北原小春。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