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为何吸引人?
每年高考第一天的语文课目一结束,作文题便在网络上公布出来,那种揭秘的快感,让许多机构和个人乐此不疲。为什么高考作文那么吸引人呢?
作文是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这是一般大众对于作文的评价和认知。在人们看来,一名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只是因为他具备文章的写作技巧,作文中包含的思想、见识,对人生、社会的理解力以及将这些转换成文字,合理地结构到文章里的能力才是关键。因为正是这些文字以外的东西展示出学生内在的文化修养。换言之,这后一部分所组成的“内容”才是衡量作文好坏的标准。对于高考的作文题,人们似乎更愿意把它看做是时代变迁的一个风向标,试图从中透视或体察起伏回转的当下社会思潮,进一步求解重塑学校(中学、大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等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
可是,当下中国的语文教学似乎正在改变人们的传统看法。在教学中,作文的基本顺序被整个颠倒了过来,最有实用价值的作文应试技巧被放在了首位,其他反映思想、见识等的“内容”部分已经异化为由应试技巧所构建的宏大框架中的填充物。而且,作文“内容”的获得已经不再与考生的人生经历以及生活体验直接相关,学生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从有限的、经过精心挑选的别人的间接生活经验中汲取能够直接派上用场的“营养”,然后将此“营养”连缀成文,去应付高考,乃至获取高分。这样,作文与人生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天然存有的联系彻底地终止了。
一九四九年以后,作文题的变化借用白居易的诗来说,便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也是作文题反映时代特征的一个证明。总体上看,六十年来,作文题从浓厚的政治色彩向人性回归或靠近,已经反映出时代的进步,但是,仍不足以撬动“应试”这个球。作文题毕竟只反映出某种期待的改变或者说导向,这个导向的真正落实,不是尚需时日,而是需要痛苦地反省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因为对继续强调升学率的学校而言,前有导向,后就有跟进,这种跟进不是朝“导向”努力,而是用技巧对付“导向”。既投其所好,又实际拆解“导向”。结果当然就是,来招拆招,以顽固的不变应付万变。
近几年高考的作文题越来越富于哲理性,甚至颇为空灵,仿佛让人有非参透人生、具备奇思妙想不能为之的印象。但对应试教育来说,这又有什么关系?要神秘莫测吗?没有问题;要高尚神圣吗?也没有问题。这时候,学校仿佛是批发市场,价廉物美的素材应有尽有,取任意一件,都足以对付。学生也被磨砺成了“万能战士”,别说像《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大战三百回合”了,只要面对考试,他们简直是“战无不胜”。
前不久,笔者跟一个即将参加今年高考的重点高中的高三学生聊作文时,非常惊叹于他的“博学”。他知道许多哲理故事,所举的例子,不仅华丽多彩,内容上也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一直到二十世纪的爱因斯坦,从先秦的孔夫子一直到当代的邓小平;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似乎尽收尽揽。从纯粹知识的角度看,这样的学生不仅合格,而且是出色的。但是,从作文教育所要达到的人生目标看,这样的学生就未必可取了。因为这位学生所提到的所有妙句和实例与他生活中的阅读无甚关联,它们均来自于学校印制的“作文材料”,是他们应试的一部分。
这名学生说,他们的语文老师提醒他们,作文考试时千万不能写身边的事情。老师的原话是:“你们身边有什么好写的?!”在这里,不用怀疑中学老师对于学生前途和命运关心的真诚度,更不可否认中学老师在复习应试、分析考前形势和猜题上的过人之处。如果站在这个角度看,老师的提醒不仅体现了谆谆之意,而且也含有部分的“实用理性”。因为以现有的作文评判标准看,那些记身边事、身边人的作文一般是拿不到高分的。而据说,记叙文与论说文的评分相比,前者也劣势明显。
退而观之,学生身边事、身边人的确不如经过几千年中外历史的淘洗而留下的名人事迹和传奇故事丰富多彩。这不是说,所有考生的生活都过于平淡,而是说在复习迎考“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要提炼出非同一般的认识,并且将此零星的认识结构成一篇八百字以上的文章,的确不是大多数高三学生所能为之的。可见,老师的“务实”态度有两个重要的支撑:其一是目下作文的评分标准,其二是学生的现状和实际水平。这两方面都很难一下子改变,谁先改变谁就可能牺牲。于是,“识时务”的老师乃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俊杰”,他口吐的不只是“箴言”,而且被学生当成了“真理”。
作文题改变了,但作文教学的方式没有实质的变化,批改高考作文的标准也没有实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期待学生改变肯定是虚妄的。
语文老师最初仅仅是为应付高考作文而提供的“权宜之计”,一代传一代,一代一代被证明是教学“成功”的捷径。这样的“教学传统”延续了至少也有十几年了。老师即便开始时不习惯,心理上有抵触,但时间长了,向学生传授“经验”多了,眼见着一批批“成功”的例子,自己也就确信无疑了。而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大多数老师早已从被动到主动地以“升学率”为最高原则。对考生来说,即将面临决定命运的大考,更是无暇分辨个中究竟。听了没坏处,不听肯定没好处。被反复提醒、灌输后,谬误也成了“真理”,更何况眼见着“谬误”能带来好成绩,也无须管它的是与非了。
用与己无关的伪博学、假崇高这种大而化之的话语和素材,或者干脆说,用“假大空”去填充作文,实质上就是依照不合理的手段博取人生的转折和命运的改变。这本身就违背了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更何况,以这种隐晦的似乎“正义”,实则不诚实的方式取得“成功”,也会给学生一种反面的提示。因为他们的“成功经验”中留存的不合理、不诚实方式获利的因子会随时因人性的弱点而一次又一次地发芽,甚至会在扭曲的“成功”的光环下,伴其一生。
作文与人生、人的生活体验、经验的隔绝,意味着作文与语文所含有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的脱离。它不仅使中学生对于生活的敏感度大大降低,生活似乎永远在别处,永远在虚拟的空间之中,而且影响到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接受和理解。因为人文社科理论如果与人自身的经验无关的话,理论对个体来说,就永远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
而关键的是,这样下去作文不再具有检验考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功能。人们原来对于作文的诸多关乎人生的期待也随之淡化,最终被抛弃。高考作文异变成了又一种专门考核知识的纯粹职业性、技术性的考试。考试的目标是分数“知识改变命运”被简化成了“分数决定命运”。
按照这个公式,一切就不难理解了。比如今年江苏省高考的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值是七十分,乃分值最高的题型,占语文试卷总分的46.7%,占高考总分的15%左右。这就是作文远胜于其他题型,得到老师和学生一致推崇的最直接的原因。至此,人们眼中作文所应体现出的价值被彻底改造。精神不再,留下的是赤裸裸的数目字——分数。
六十年来,作文从政治的框架走出后,没有落实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复归,人性的层面涉及尚浅,就直接奔向职业化和技术化,这是当下中国社会急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代价还是必经的路径?
作者: 尤小立
来源:《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