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翻阅历史,会感慨于那些风起云涌的时代,会沉迷于那些轰轰烈烈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慷慨激昂的金句,一遍又一遍的沸腾读者的热血。
1、“君欲霸王,则夷吾在此。”出自《吕氏春秋》,是管仲给齐桓公的神回复。您若想称王称霸,那么有我管仲就够了!这句话有多霸气呢?试想一下面试时,你向面试官吹牛:招了我,定能让贵公司上市。不过管仲可不是吹牛,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四个方面厉行改革,终于让齐国大国崛起,一举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2、“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因《天龙八部》而被大家熟知。其实它出自《孟子》,是在探讨勇气的话题时引出的,原文“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遇事先反观自心,如自觉理亏,即使对方是贫贱之人,我亦惶恐。如理直气壮,则面对千万人亦不畏惧。这般刚健光辉之语,屡屡用来描述大英雄、大丈夫!
3、“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好一个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万万没想到,这句话虽然霸气侧漏,但是漏大发了。真实情况是怎样呢?二世而亡。实际上,赵高谋杀了二世皇帝,立子婴为秦君,去帝号、称秦王。大秦仅仅风光了十四年,就一落千丈,由帝国重新变成王国了。
4、“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何等的霸气豪迈。据记载,早在楚怀王客死秦国时,楚南公就说了此话。这句话果然一语成谶,亡秦事业起于楚,又终成于楚。虽然三户不一定真是指三户人家,但即使是指楚国的三个氏族,或者是冲在亡秦第一线的三个楚国猛人:陈胜、项羽和刘邦,这句话也是透着一股迷之神力啊。
5、“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的上书。他用自己的胆略和豪气,证明了什么叫猛人:一是假传圣旨私自调兵,剿灭在西域作乱的匈奴,并斩杀其单于。二是传说收服了6000余罗马军队,并安置在甘肃省。当然,对外扩张、穷兵黩武,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用王夫之的话说,是“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
6、“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此话是太史慈所言,当真是振聋发聩。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但他并不只是会打仗,还是名扬天下的义士,无论走到哪里,总有英雄敬重他。曹操也想收编他,曾给他送了一盒当归,但太史慈不曾理会。可惜的是,还没成就不世之功,这个大好男儿就挂掉了。
7、"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出自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这话说的大气啊,什么意思呢?不是我曹操在这个地方镇住,什么孙权,什么刘备,七七八八的那些人,早就称皇帝了,就是因为我曹某人在这儿镇住嘛!我这些话不光是跟诸位说说,我也经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说。
8、“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北宋儒学家张载的名言。这四句话被哲学家冯友兰称为“横渠四句”,一语道尽天下儒者的最高理想啊!要表明儒者的胸怀,彰显儒者的宏愿,再也没有比得上这四句话的。道德、经济、知识与和平,这些美好的东西,值得追求和恪守,这四句话说透彻了。
9、“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这句话来自明太祖朱元璋。什么意思呢?我本来就是淮河西边的一介平民,天下对我来说又有什么用呢?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可对手们都是战斗力五分的渣渣啊!这都是天命,我也好无奈。比较有趣的是,同样起于布衣的刘邦,也说过类似的话: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10、“朕就是这样汉子”,这条雍正的朱批相当有名,全文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寡人赏罚分明,你们不负我,我也不会亏待你们,好好干吧。真是任性又可爱,霸气又娇羞啊!读起来满满的霸道总裁范。
其实历史上的霸气语录非常多,如果不拿道德批判的观念看待,它们还真是有趣呢!有才华的你们,快来留言区补充啊!
因为做公众号“路边摊”的缘故,需要我不断地做功课,不断去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在我看来,历史就像良田万顷,够你几辈子去收割,我在“收割”的时候,居然发现里面也掺杂一些“稗子”,不如索性把这些“稗子”也单独存放并分门别类地整理,倒也蛮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