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读明末清初战争史时,清方的史料,总给人一种感觉:八旗军是战无不胜的人形高达,每每都是以极小的代价取胜。而对面的明军则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可言。那么,历史真是这样的吗?真相到底如何?
我们以崇祯十三年的辽东战事为例,做一分析。此时距离清军入关还有四年,八旗军数次入内地劫掠,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内忧外患严重。就是在这样风雨飘摇的动乱时期,八旗军在辽东战场的表现也离清代史书中“战无不胜”的形象相差甚远。蔡家楼台是“锦北传烽紧地”,“烽火严明”,是八旗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崇祯十三年五月初九黎明时分,八旗军“马步四面合围攻台”。
驻守在墩台的明军“设誓,人人竭力用命,有死无二”。对付距离稍远的敌人,他们用“枪炮、弓箭射打”;对付靠近墩台的敌人,就“掷火罐喷烧”。守军“四面互为接应”,在“台墙窄处”诱敌深入,等八旗军大举攻击之时,“接放火罐三个”。八旗军“一时不能转出,多被烧死”。由于墩台小而围者众,所以明军“枪炮箭射俱无虚发”,给八旗军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使之不得不暂停攻势。
趁着这个当口,明军趁机下台割取首级六颗,想着能“保全验功请赏”。不一会儿,八旗军发动第二波攻势。他们本想着一波流拿下墩台,不想守军如此顽强。所以这次八旗军拉来“九道箍天字号大炮六位,四面架高冲打”,“以至垛口渐被击倒”。八旗军趁势发起冲击,想要夺取墩台。明军又一次互相发誓死守,誓与墩台共存亡。面对攀援而上的八旗军,明军把衣服撕开包裹火药,制成简易炸药包,“裂衣包药,乱掷烧焚,随掷随烧”。因八旗军挤作一团,死伤无数。守军每人都身中数箭,多者十余箭,少的四五箭。但明军“箭不及拔,犹各奋力周围,奔顾四应”。到傍晚时分,八旗军才停止攻势。此时“垛口尽坏,台身亦裂,无有遮拦,难以站立”。第二天二更时分,八旗军“起喷烟,随烟而上”。此时,明军“火药、箭炮击打等物,俱已用竭无已”,只能“执短刀并木杠刺击”。但因众寡悬殊,墩台终被攻克。
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八旗军,面对一个小小的墩台,用了一整天时间,在火炮的协助下,发动多次攻击,才以极大的代价攻占。那么守军有多少人呢?不过十七人。如果说这是堡垒攻防战,守军占尽地利,那么平地野战,八旗军的表现也不怎么符合“战无不胜”的形象。崇祯十三年五月初九日,八旗军数千骑兵突袭宁远。明军主力与之正面对抗,同时埋伏在枣山等地的“伏兵四起”,“弓箭大炮齐发”,八旗军伤亡惨重,奔北三十里。之所以明军准备充分,是因为早在五月初七,明军的侦查部队就获悉八旗的动向踪迹,明前线指挥准确判断出八旗的作战意图,故有此胜。
五月十七日,八旗军五千余骑兵想要夜袭明军,不想被明军一千骑兵打了埋伏,八旗军溃逃。十八日,明军接获情报,八旗军万余骑兵欲突袭杏山。明军集结于夹马山,八旗军“分头数十股”率先发动攻击。明军“迎头赴敌,直捣中坚,连展数阵,砍倒大旗数杆”,八旗军大败而逃,明军进行追击。此时,八旗援军赶到,“纠集余众拼命冲突”。见此情形,明军继续攻击,八旗军一“戴金盔、执金刀”的将领被明军射杀,余众逃回大营。六月二十八日,明军侦查发现,八旗军“分十余股,齐向锦城飞奔前来”,遂做好战斗准备。八旗兵“黄白红蓝旗”一万五千余骑兵,“三面飞绕锦城”,并且在锦州西北角集中多门火炮轰击城墙。
明军在城外列阵,严阵以待。锦州城中的明军火炮也轰击八旗军,“炮到贼阵,遂开一路,伤虏纷纷落马,无如贼势严众,随分随合”。锦州西面跟南面两处的八旗军,“倏进倏退,惕于我炮之急击,不敢骤深”。此时,西北方向的八旗军五百余骑兵突击,明军骑兵“亦即奋迎,各相对射”。激战中,八旗一名将领中箭落马,余众溃散。明军发动反冲锋,这五百先锋骑兵被迫退回本阵。双方激战一上午,八旗火炮被明军压制,且损失惨重,被迫撤退。七月初八日,明军侦知八旗“列营于壮军台、杨官屯一带”,于是前线四总兵“密挑精锐,衔枚前进”,夜袭敌营。初九日“四更时分直抵虏营”,八旗军毫无防备,被明军“冲杀三阵,死伤无数”,余众溃逃。明军在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后,“五更时分收兵回营”,用了两小时,干净利落。
七月十七日,明军侦知八旗多路集结,准备攻击锦州,于是做好战斗准备。当天八旗数千骑兵突袭锦州,明军分三路迎击。一路明军“迎头由东西遏其首”,另一路“由西南而冲其右”,第三路“从西北而冲其左”。除此之外,还有一路明军作为预备队列阵于后,以便随时接应。同时,第五路明军以火炮“相机远近徐进”。明军前三路骑兵“奋勇接战,往来截杀,殆五六遍”,八旗军最终败退。明军追击数里,因八旗援军到达而撤退。七月二十六日,八旗数千骑兵攻击亮马山明军大营,被明军击退。第二天,八旗万余骑兵再次攻击,又被击退。
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八旗对明军发动多次大规模攻击,大都以失败告终。而明军也不是清史中所描绘的一副衰败模样,反而是拥有优秀的侦察预警系统,既能够在守城时予敌杀伤,也能够在野战中正面击败敌人,还可以夜袭劫营,战斗素质不可谓不高。如果说上述史料只是戳破八旗军“战无不胜”的神话,那么下面这则史料则是把他们讳败言胜、修改史料的行为直接暴露出来了。
崇祯十年,八旗军攻占皮岛。清代官方史书《清实录》对此役的记载显示,八旗军不过阵亡四十人,似乎又是一场人形高达式的胜利。但是盛京满文老档的一条关于此战的记录显示,八旗的伤亡要大得多。统计有:护军参领2人,牛录章京4人,章京10人,侍卫15人,梅勒/甲喇章京10人,护军校1人,骁骑校1人,军官合计阵亡43人。另有护军阵亡11人,披甲人257人,其余士兵73人----总计损失384人。由于原档有缺失的部分,所以不能确定这是否是皮岛之役八旗的全部损失。但即使如此,40对384,几乎十倍的差距,可见清初史料对己方人员伤亡的修改有多严重。
但最能体现此种心态的,还是原档文的一句话:dangse de araraku----不写入档子。只是由于当时某个书吏的疏忽,我们才得以一窥真相。八旗在明末的辽东战争中,损失绝对比史书中记载的要大得多。事实上,满洲的损失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皇太极时期不得不跑到黑龙江地区抓“野人女真”来补充自己的人口损失。这些人被叫做“新满洲”,如果不考虑老弱妇孺,只算“丁口”(成年男性)的话,数量至少在1.4万人左右。而即使有了这么多新鲜血液的补充,到顺治五年统计人口时,满洲男丁数也不过55330人。而满洲最全盛时期有多少男丁呢?十万。至于这中间缺失的那一部分人哪里去了,只能是消耗在与明朝二十六年的辽东拉锯战之中了。
参考资料:《崇祯十三年辽东战守明档选》、《明清史料甲乙编》、《清实录》、《满文老档》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超重装轻骑兵,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