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898年“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关系彻底破裂,慈禧对光绪的厌恶程度也达到了顶点。此后,慈禧太后多次想要废掉光绪皇帝,另立新君。但由于各国公使的反对,慈禧又不敢得罪洋人,所以废帝之事就一直拖了下来。
不过,当时清朝想要废除光绪皇帝的却并不只有慈禧,还有两个人甚至比慈禧更想要把光绪拉下马,他们就是庆亲王奕劻和时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的袁世凯。
庆亲王奕劻是乾隆皇帝的曾孙,到了光绪这一朝,已经成为远支宗室了。起初他的爵位只是辅国将军,在清朝宗室爵位中,排在末端。但奕劻善于揣摩慈禧的心思,同时又舍得在总管太监李莲英身上使银子。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他竟然成功逆袭,不但掌握了大权,还成了清朝最后一位获得世袭罔替资格的“铁帽子王”。
奕劻知道慈禧非常厌恶光绪,一直想找人取而代之。起初奕劻对皇位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因为慈禧看中了端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并立他为大阿哥(地位相当于太子)。后来载漪在“义和团运动”中,支持义和团扶清灭洋,结果导致八国联军侵华。事后,载漪父子遭到流放处罚。光绪皇帝继承人之位就空了出来。
奕劻因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议和有功,被晋升为首席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外务大臣,成为晚清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人物。此时,奕劻开始对帝位有觊觎之心了。不过,他不是想自己当皇帝,而是想把他的儿子载振推上皇位。当时奕劻之所以有这个底气,除了自己手握大权之外,他还有个重要的左膀右臂,那就是掌握着北洋新军的袁世凯。
袁世凯早年在朝鲜发迹,但他真正飞黄腾达是从“戊戌政变”之后开始的。当时,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派看中了袁世凯手头的北洋新军,于是想拉拢他对慈禧太后实施兵谏。可没想到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誓死效忠皇上,背地里却做了“二五仔”,向慈禧告发了维新派的计划。结果,慈禧太后立即发动政变将维新派势力彻底铲除,谭嗣同等维新派骨干被斩于菜市口,光绪皇帝则成了不戴枷锁的囚徒。因此,光绪皇帝对袁世凯的仇恨,甚至超过了对慈禧的仇恨。
“戊戌政变”后,袁世凯得到了慈禧太后的重用,先后担任了山东巡抚、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务。同时,袁世凯和庆亲王奕劻的关系也越走越近,庆王府里无论是生了孩子,死了人,或是过个生日等等。袁世凯都要大把大把的往里面送银子。
后来奕劻想让自己儿子当皇帝的心思被袁世凯察觉了,他当即表示鼎力支持。当年袁世凯背信弃义出卖了光绪皇帝,但这次承诺却必然是发自肺腑。因为,光绪帝和袁世凯已然成了死对头。慈禧太后又已是风烛残年。万一慈禧一死,光绪重新掌权,袁世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与其把命运交给时间来做决定,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废掉光绪,拥戴奕劻的儿子载振为皇帝。对袁世凯来说,这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
不过,奕劻和袁世凯的废帝阴谋还没实施,就被人告发到了慈禧太后那里。慈禧马上就意识到了一种强烈的威胁。虽然她也多次想废掉光绪,而袁世凯拥戴的载振也是皇家血脉。但如果废帝之事由袁世凯主导,那无论是对爱新觉罗家族还是对她个人,都将会大难临头。
于是,慈禧当即下令将听命于袁世凯的北洋军第六镇官兵全部调出北京,改由忠于自己的铁良率北洋军第一镇来接防。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她还同时派奕劻去清东陵去视察工程。等奕劻视察完毕回到北京时,京城中的一切大事都已一锤定音。慈禧宣布立醇亲王载沣的长子溥仪为嗣,封载沣为摄政王。奕劻和袁世凯的废帝阴谋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