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收养行为
动物也会收养别人的孩子,为什么动物会收养别人的孩子呢?科学家们揭示了惊人的秘密。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布莱恩·威斯登正在进行一个令人羡慕的研究项目,他可以在哥斯达黎加的热带森林中蹚过齐膝的浅溪,观察鱼宝宝们在清澈的溪水中快速游动。他仔细地记录着这些鱼宝宝的数量和成长状态,通过这些数据来判断它们被捕食的风险。就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威斯登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在很多鱼群中,鱼宝宝的数量不但没有因被捕食而减少,反而却在不断增加。威斯登还注意到,这些鱼群中有些鱼宝宝的个头明显偏小,这显示它们不可能和其他鱼宝宝是同时出生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个偶然的机会,威斯登发现这种小型的美洲慈鲷会主动收养别人的鱼宝宝。那么,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收养行为的动机
在自然界,“核心家庭”(包括父母及未有配偶的子女)的家庭形式并不多见,更多的动物父母会任由自己的后代自生自灭。而在抚育行为出现的情况下,社会性动物往往是集合了一个大家族共同的力量在抚育后代。在一些情况下,照顾宝宝的重任会落在亲生父母以外的其他个体身上。例如,一只亚成体(尚未完全成年)的黑猩猩可能会留心照看自己的弟弟妹妹;又或者一个动物群体会共同承担照顾整个族群中幼小动物的任务。但通常这些参与照顾幼小动物的个体彼此之间都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共同育幼等同于帮助把自己共享的血脉(基因)传递下去,这就是对它们所付出劳动的回报。此外,共同抚育后代还有其他一些优点。例如,壮大族群的数量也等于为生活在这个群体中的自己增添了一份安全。但是,与这种共同抚育血缘后代的行为相比,收养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行为。
作为人类,我们通常认为,收养是一种无私善良的行为。但在自然界中,这种收养行为的存在却是令人费解的。从理论上来讲,抚养后代对很多动物来说都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而收养照顾那些与它们并无血缘关系(基因联系)的后代,不但等于减少了动物自己存活的概率,也减少了自己的基因通过后代传递的可能性,可以说这对动物是无任何好处的,因此也就意味着这种行为不会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而来。但实际上,收养行为在自然界却并不鲜见。当威斯登和其他科学家开始针对这一谜题深入探索时,他们开始揭示动物收养行为背后的种种原因。他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行为其实是与“善良”相去甚远的,反而拥有出乎意料的深层原因;而在另一些情况下,收养行为又有着明显的好处,当然这份好处不仅仅是对于被收养的“养子”,同时也有利于“养父母”及它们的后代。
被蒙骗的养父母
所有父母都知道,抚养孩子是一件非常昂贵且非常劳神费力的事情,这也意味着如果有别人替你完成这项“育儿工作”,把你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抚育,这对于亲生父母来说是件求之不得的事情。这也正是杜鹃和牛鹂进化出“巢寄生行为”的原因。在这种寄生情况下,“养父母”的收养行为其实带有被欺骗和被强制性,而这些“养父母们”也在不断地通过进化的方式尽量避免自己被欺骗。但同时,寄生鸟们也在让自己的骗术变得越来越高超,越来越“难以被察觉”。它们双方就在这样一个进化的长期较量中不断你追我赶。这件事情本身正好也充分地证明了照顾宝宝是一件不折不扣的“苦差事”。
在大杜鹃的例子中,被寄生的小鸟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养小杜鹃的同时,也就预示着自己后代的死亡。因为这只寄生的小杜鹃在出壳后,会将“养父母”尚未孵出的所有鸟卵都推出鸟巢,而那些已经孵出的小雏鸟同样难逃此厄运。在小杜鹃的基因中,就印刻着杀死潜在竞争者的本能。
通过消除竞争者,刚出生的小杜鹃就可以成功地垄断所有的食物供给,并通过无休止的乞食鸣叫声哄骗自己的“养父母”,以源源不断地给它们带回新鲜的食物。棕腹杜鹃雏鸟的翅膀下甚至还有像鸟嘴一样的花纹,它们在“养父母”眼前扇动自己的翅膀,看起来就像有3只小鸟同时张着嘴嗷嗷待哺一般,借此蒙骗“养父母们”带回更多的食物。另一种巢寄生鸟类——北美地区的褐头牛鹂在寄生的鸟巢中出壳后通常不会杀死巢中的其他小鸟,而是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诱饵”,在吸引“养父母”不断忙碌着带回食物后,奋力抢走本应属于其他小雏鸟的食物。
这种通过欺骗手段的寄生型收养行为通常都被认为是有损“养父母”(宿主鸟)利益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养父母”一方也有可能从中受益。而身体的大小似乎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2015年初,西班牙科学家发现,当大斑凤头鹃的雏鸟从“养父母”小嘴乌鸦那里得到更多的食物时,小嘴乌鸦的幼雏也并非是一无所获的,因为凤头鹃的雏鸟会分泌一种极臭的分泌物,使可能入侵的捕食者退避三舍。虽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份“好处”对于寄主小嘴乌鸦来说究竟是否利大于弊还尚未可知,但至少在一定的时间内,乌鸦“养父母”确实也可算作是“受益者”了。
糊涂父母的“张冠李戴”
在巢寄生的实例中,寄生鸟通过各种诡计将自己的孩子“丢弃”给“养父母”收养,一旦雏鸟孵化出壳,它们就会接手父辈的工作,延续这份对“养父母”的欺骗。但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与此不同的收养行为,其中有一些收养行为则是由“认错人”造成的。
以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的灰袋鼠为例。在2008年至2013年之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威尔逊岬国家公园持续追踪观测了326只幼年灰袋鼠,并记录到了11个子女替换的实例:其中有4例是双方直接互换子女;还有4例是当袋鼠妈妈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后发生的收养行为(还有3例的原因未搞清楚)。发生收养行为的这些袋鼠妈妈都在哺乳期,而且它们通常都选择收养了和自己死去的孩子年龄相近、性别一致的袋鼠宝宝,照顾它们直到断奶。
灰袋鼠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收养行为呢?在小灰袋鼠可以独立生活之前,它们都要依靠母亲的育儿袋生活一段时间。在这段时期内,当小袋鼠跳出育儿袋下地活动时,袋鼠妈妈通常会先嗅闻、识别自己孩子的气味后,再将它们放回到育儿袋中。但研究人员推测,当遭遇突发的危险情况下,袋鼠妈妈们会省去嗅闻这一环节,直接让袋鼠宝宝跳入育儿袋,迅速带着它们逃离危险。而一旦发生进错育儿袋的事情,袋鼠妈妈就可能将这只袋鼠宝宝错认成自己的孩子,因为它已经沾上了自己育儿袋中的气味。
所以,这种混淆很可能就是造成灰袋鼠收养行为的主要原因,而且这种原因在别的物种中也确实存在。虽然我们人类拥有辨识不同个体的天赋,但其实,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有这项卓越技能。它们往往只能依靠诸如声音、气味或者视觉上的某些线索。很多动物也只能分辨出一些大体特征,例如对方是雌性还是雄性,是熟悉还是陌生,又或对方在整个群体中是首领还是从属。即使很多动物父母已经进化出清晰辨别自己孩子的能力,但仍有一些动物尚未完全拥有该项能力,这也正是它们错认孩子或是被欺骗的重要原因。
△褐头牛鹂的卵
主动的“离家出走”
这种因“张冠李戴”而造成的收养行为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在灰袋鼠的例子中,除非是两个袋鼠妈妈之间直接互换了孩子,否则当一个袋鼠妈妈因“认错人”而收养了其他袋鼠的孩子后,它自己的孩子就会被遗弃并可能死亡。除了这种因为妈妈的错误而造成的收养外,有些收养则是由孩子的主动选择造成的。例如在一种名为土蝽的昆虫中,雌虫会认真照顾自己的虫卵,并在幼虫孵化后也尽心地寻找薄荷的果实哺育自己的虫宝宝。但是由于找寻薄荷果实本身是一项具有竞争性的工作,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土蝽妈妈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因此,当感到食物来源缺乏时,一些具有“长远眼光”的虫宝宝就会主动舍弃自己的妈妈,加入到别的家庭中,以获得更多的食物。相似的情况在一些海鸥中也很常见,如果亲生父母带回的食物很少时,小海鸥就会“离家出走”去寻找新的“养父母”。如果它能成功混入一窝个头比自己都小的小海鸥中,它就能成功地抢占到更多的食物。
与海鸥不同,对于蓝脚鲣鸟的雏鸟来说,是否为自己选择新的“养父母”更像是一场赌注。最后出生的小鲣鸟本就因个头较小而处于劣势,如果自己的父母又无法带回足够的食物,那么,这些最小的雏鸟就面临着被同巢的哥哥姐姐欺压、挨饿直至死亡的命运。因此,当一窝蓝脚鲣鸟雏鸟的数量过多时,最后出生的小鸟就可能逃离至其他情况略好的鸟巢中。当然,由于在新家中它可能仍旧是体型最小的,新的生活也并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对于小蓝脚鲣鸟来说,离家出走的代价是很高的,但留在自己家中的风险也许更高一些。因此,如何选择,对于它们来说:正是用生命进行的一次豪赌。
不过,缺少足够的食物并不是雏鸟主动寻找“养父母”的唯一原因。瑞士科学家发现,当高山雨燕出生时,巢中如果聚集了大量的吸血虱蝇,它们就会主动寻找新的窝巢和父母。巢中的寄生虫越多,雏鸟移居去新巢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样它们就可以大幅地减少寄生虫给自己的生长和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
而发生在雁子身上的收养行为更加有趣。荷兰生物学家在挪威斯瓦尔巴德群岛上观察野生白颊黑雁时发现,在小雁出生的第一周内,出现了非常普遍的收养现象。在刚开始观察到这种现象时,研究人员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行为。但在此之后,他们逐渐发现,在面对北极狐和海鸥这些天敌时,生活在大家庭中的小雁将有更多的机会存活。同时,另一项相似的研究课题也显示:灰雁的雏鸟似乎天生就拥有一种“被收养”的想法,它们喜欢为自己寻找一对社群等级地位更高的父母,这将同样提升自己的生存概率。基于以上的种种,科学家推测,在白颊黑雁中观察到的收养行为也是雏鸟主动选择的“离家出走”造成的。这些小雏雁明白应该为了自己的未来选择更加合适的新家庭。同时,它们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在雏雁生长到9天大之前,它们的父母是无法准确地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亲生孩子的。
被无情利用的收养行为
雏鸟们为了自己的生存选择新的父母,这似乎看起来尚可以接受。但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种最让人无法忍受的收养方式:一些父母们“绑架”其他孩子,让它们充当自己孩子的“挡箭牌”,以换取自己后代更高的生存概率。在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美洲慈鲷中,威斯登就观察到了这种收养行为。因为被“养父母”收养的小慈鲷总比它们自己的孩子体型偏小,这让威斯登不得不怀疑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收养行为。之后,威斯登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他发现,当一个鱼群中收养了这些小鱼时,其亲生孩子的存活概率明显高于未收养小鱼的鱼群。通常捕食者总是喜欢选择最容易得手的猎物。所以,当收养这些比自己孩子瘦小的小鱼时,慈鲷父母就已经无情地将它们作为了天敌攻击的目标。
威斯登观察发现,慈鲷父母总是积极地寻找周围的小鱼,一旦看到,它们并不会像很多鱼类一样吃掉这些小家伙,而是将它们引诱到自己的家中。不过,美洲慈鲷父母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牺牲品”的尚不完全清楚。近日,威斯登通过对哥斯达黎加的美洲慈鲷进行遗传亲子鉴定分析后发现,其中近80%的鱼群中都混有收养来的小鱼们。对于美洲慈鲷来说,这种收养行为虽然无情,但带来的自我利益却是非常大的,因此所有的慈鲷家庭都在努力从中获益。
收养中的双赢
当然,在动物界中,并非所有的养父母都是被蒙骗者或是绑架其他孩子的恶棍。在一些情况下,照顾别人的孩子可以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例如,一种名为奥姆镖鲈的鱼类是由爸爸独自照顾自己孩子的。一条镖鲈“准爸爸”会提前选择好自己的领地,将岩石下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打扫干净,等待一条雌鱼的到来。待雌鱼产下鱼卵后,镖鲈爸爸就会开始照顾和孵化自己的鱼宝宝。但研究人员发现:有时,镖鲈爸爸可能在拥有了自己的鱼卵后离去。这时,另一个与之前这只“不尽责”的鱼爸爸毫无血缘关系的、体型较小的雄鱼会接受这片领地,清扫“房间”,继续照料鱼卵,并为它们抵御其他鱼类和入侵者。而造成这种收养行为的原因正是雌性镖鲈的繁殖选择性。在看重雄鱼的体格之外,这种雌鱼也非常青睐那些可以充分展现父爱、尽心照顾鱼卵的雄鱼。因此通过这种收养行为,这位“养父”就可能受到一位雌性的青睐,并在此之后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鱼宝宝。在繁殖的动力驱使下,雄性的奥姆镖鲈进化出这种动力,当它们无法以体格吸引雌鱼时,这种双赢的收养行为显然也可以为它们赢得更多繁殖后代的机会。
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些例子:替杜鹃悉心照料孩子的被蒙骗的“养父母”,认错自己孩子的灰袋鼠,主动选择“养父母”的蓝脚鲣鸟和白颊黑雁雏鸟,无情利用别人孩子的美洲慈鲷“养父母”,双赢的奥姆镖鲈“爸爸们”……这一系列与收养有关的故事充分向我们展示了动物王国的丰富多彩,也为我们揭示出自然界中种种收养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而未来,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探索。
跨物种的收养行为
互联网上有许多跨物种的收养故事:大猩猩与小猫咪、河马与陆龟、大象与绵羊、蛇与仓鼠、雌狮与小羚羊,各种离奇的甚至不可置信的搭配总是能成功抓住人们的眼球,但这些动物往往都是圈养的野生动物或家养动物。
而在自然界中,收养另一个物种的幼仔是非常罕见的。在现已发现的一些实例中,大多都是与鸟类相关的,其中包括诸如红嘴巨鸥收养环嘴鸥的幼鸟,白尾海雕照顾普通鵟的雏鸟,以及一只黑顶莺雌鸟孵化和喂养了一窝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黄鹀。
关于王企鹅直接“绑架并收养”一只贼鸥宝宝的例子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跨物种的收养行为。贼鸥是王企鹅的天敌,它们会捕食小企鹅,有时也会攻击成年企鹅。但在科学家们观察到的场景中,却有这样一幕:有对企鹅父母一直在竭尽心力地照顾着这只小贼鸥。甚至当贼鸥父母发起攻击试图夺回自己的孩子时,这对企鹅父母仍不惧危险坚定地守护着这个收养来的贼鸥宝宝。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事例可能是由一种错位的“抱窝行为”引起的。企鹅父母通常具有较高水平的“养育激素”——催乳素,以保证自己离开雏鸟外出觅食时仍旧可以维持较强的父母本能。所以这也许并不是一种故意的“绑架”,而是这对企鹅父母将小贼鸥误认为是自己的孩子,然后受到体内激素驱使激发了照顾幼仔的本能。这可能同样也是为什么有些企鹅会尽心孵化一个鹅卵石,或者一些企鹅在失去自己的孩子后也会“绑架”其他雏鸟的原因。这种错位的育幼行为也许同样可以解释大家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奇特的跨物种收养行为。
作者: 崔媛媛
来源:《大自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