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农药化肥,陶渊明怎么种地?

话说,晋代有位著名的老先生,嫌弃当公务员的工资太低,毅然决定辞官回老家种田。可惜,读书人终究不是干这活儿的料,除草没干到半小时就累得不行,还是在山脚下赏菊吟诗来得舒服惬意。

这位老先生,就是陶渊明。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那是一个春天。陶渊明吟诵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在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这当然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五柳先生笔下描绘的桃花源也自此成为历代中国文人的精神归宿之一。

然而,文学是浪漫的,自然却是残酷的。陶渊明留下众多脍炙人口诗文的同时,也为我们记录了大量古代农业耕作场景的信息。通过这些诗句,我们能清楚地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陶渊明不会种地,也根本没有好好种地,人家是“情怀党”的老祖宗。

第二,古代种地真的很难,农民比现在要辛苦得多。

《归去来兮辞》里边,陶渊明诚实地写道:“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这是啥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村里真正的农民跑来告诉他:

嘿,别杵那儿吟诗啦

开春该播种啦!

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出来,一个连播种时间都需要别人来提醒的“农民”,真的能种好田?官场之上,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但真正回家种田,即便他天天折腰拔草捉虫,也不一定能种出五斗米来。

你看他:“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杂草都比豆子还多了才慢悠悠来除草,这还能有几斤产量?而且,他那身板儿也受不住种田的劳动强度啊,“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拄着个拐杖除草播种,一天能种半分地都够呛。

长满杂草

这位朋友问了,那陶渊明怎么没饿死呢?您可别替古人瞎操心了,人陶家是大地主,家里祖屋一大片,良田望无边,出门带书童,回家有丫鬟,他种地那是体验生活好不好?你要是跟崔永元一样北京好几套房收租,你也可以辞职回家给自己种特供农产品。反正又不用管产量,爱怎么折腾都行。

很多人不明白,古人没有农药化肥一样可以种地,为什么现在非得用这些反自然的化工产品呢?“不用农药会饿死人”到底是不是危言耸听?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得搞清楚这样几个事实:

首先,没有农药化肥的年代的确可以种地,但农民的劳动强度非常地高,远比现在的农民要辛苦得多。“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都只能算小意思,种田,是全家老小的事情,是一年四季的劳作。

其次,没有农药化肥的年代粮食蔬菜也能有点产量,但就连现在五分之一的人口都很难养活,更不要奢谈营养了。以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元朝为例,那时的可耕地面积比现在可高多了,但人口还不到一个亿,照样饿殍千里。

为啥?因为那时的农业没有抵抗天灾的能力啊:

蝗虫来了,男女老少下田去捉,几时捉得完?稻瘟病爆发了,谁也不知道禾苗干枯是什么原因,只以为是天旱所致,杀几头猪羊祭拜龙神求雨,这能有用?

元朝、明朝、清朝的自然环境足够好吧?那时的生态系统还没有被现代工业破坏吧?整个中国全都是有机种植啊!结果呢?没有任何计划生育政策,即便是连续近300年的和平,这几朝的人口也从来没有超出过4个亿。

传统农业的产能极限就摆在那儿了,就算是让袁隆平穿越回清朝带去杂交水稻,不用农药化肥的农业也只能养活那三亿多人。农作物也得吃饭,肥料里的氮磷钾就是它的饭,不吃饭当然长不好;农作物会生虫生病,农药就是它的救命药,不给用药那就只能听天由命。

即使不考虑成本地用大量有机肥来代替化肥,现代的农业也不可能整体回到不用农药的时代了。因为有几个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农作物的品种发生了本质变化。我们现在吃的蔬菜粗纤维更少,苦涩味道更少,叶片更加嫩绿,人更喜欢吃,虫害也变得更重了。

二是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以前没有跨区域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民五谷杂粮四季时蔬都靠自己种,所以一个村子的土地里可能同时种着几十种农作物。这样的多元化结构可以将病虫害的发生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然而,现在农民种菜都是为了换成现金收入,为了达到规模效益,往往一个村、一个镇的几万亩地都种同一种作物,而且是同一个品种,因而病虫害也严重得多。一定让农民回到自给自足的状态当然也行,毕竟农民还能有饭吃,可城里人上哪儿买米去呢?

三是现代交通让农业病虫害不再有“地方特色”,原先在一个地区达到长期生态平衡的害虫、病菌被带到另一个地区,成为“入侵物种”,当地的生态系统根本抵御不了,只能依靠人为干预。

这些当然都是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但我们既然享受了现代文明,就已经退无可退,只能用新的发展来解决旧的问题。

桃花源?南山下?我们回不到那没有WIFI的年代啦朋友们!

作者:项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