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为安,落叶归根是逝者必然的选择,丧葬文化发展到今天也不仅局限于土葬,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火葬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一些少数民族和地区还有更为奇特的天葬和悬棺葬,美国甚至有太空葬。
冥王星的发现者汤博死后,他的28克骨灰被装在直径5厘米的铝罐中,2006年1月19日跟随新视野号探测器一起奔赴冥王星。
正所谓“生得单调,死得花哨”,瑞典生物学家马萨克提出了一种更为炫酷的丧葬形式“冰葬”,但直到她公司破产清算时,都未发现任何用于冰葬的仪器,被人指责为圈钱的骗局。
冰葬目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操作分为三个步骤。首先管道会喷出零下196℃的液氮,遗体在这个环境中浸泡1小时会变得非常脆弱。
成年人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65%左右,细胞内的水分在超低温环境中会迅速结晶,由水变冰的过程体积会膨胀10%,细胞内的冰晶能直接刺穿细胞膜和细胞内其它组织,从微观上瓦解了一个细胞,对整具遗体来说,就变成了冰冻的易碎品,一碰就碎非常脆弱。
第二步需要将遗体放置在震动仪上,配合超声波将身体彻底瓦解。冰融化成水,再经干燥处理后,遗体的重量仅为原先体重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是骨灰。
人死后体内的血液会变成尸斑凝固下来,不会出现血水横飞的景象,过程并不血腥。
第三步是去除骨灰中的杂质,如果遗体生前在体内植入过金属,分离机将通过磁力筛选,得到更纯净的骨灰。骨灰可以被家属带回家中,也可以安放在可降解的环保盒内,埋葬在地下约半年左右,就会被细菌分解,真正回归大自然,落叶归根。
冰葬与火葬相比优势在于环保,火葬在全球每年都会排放680万吨二氧化碳,牙齿填充物中的汞齐在火化中会蒸发,引起水银污染,火化后排放的二恶英和呋喃也占了全球总排放量的0.2%。冰葬与土葬相比优势在于节省土地,全球70多亿人如果都实行土葬,将来恐怕连买坟地的钱都要被掏空了。
冰葬最大的缺点在于价格昂贵,一套生产液氮的设备就需要投入100万人民币,并且目前技术还不成熟。
关于冰葬起源,最早的使用者被认为是爱斯基摩人,他们会将死者的遗体放置在冰洞内,封口后在冰洞上方开个小孔,认为死者的灵魂能够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