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制科考试与官员的吏治是什么水平?

北宋取士延续了五代的科举制度,而五代的科举制度承接唐代。科举考试分为两大门类,一类是进士科考试,另一类是制科考试,后者也称“制举”,在北宋是地位仅次于进士科的考试,含金量也很高,同样进士及第。而制科考试选拔的很多人才,就是我们所说的经邦济世之才。

制科考试早在唐代就出现了,主要是对一些身怀异才的知名人士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分为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率、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科目。参加考试的有当朝官员,也有布衣百姓。在任的官员参加这类考试可以增加知名度,普通人参加考试可以得到步入仕途的机会。但是这类考试不被当时的人看重,即使制科登第,在进士科及第的人面前也抬不起头来。据传当时有张姓八兄弟,七个考中进士,一个考中制科,结果这个人备受歧视,七个兄弟都不屑跟他坐在一起。

到了北宋,制科考试依旧保留,但是地位和重要性大幅度提高,已经能够和进士科并驾齐驱了。考中制科的人,一样受人尊敬,比如北宋庆历名臣富弼,就是在范仲淹的建议下,参加了制科考试而一举登第的。北宋的制科取士开始于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包括三个科目,分别是:贤良方正能言直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娴吏理达于教化。到了宋太宗时期,制科考试内容分为诗赋、论、颂、策、制诰。除了诗赋之外,其余都是偏重于实用型的文章。比如后来当了宰相的富弼,他的文学才华在北宋根本排不上号,让他参加进士科考试,准会一败涂地,然而他写策论文章,阐述国家政事很有一套,具备吏治天赋,通过制科考试,成了一代治国名臣。制科考试的科目在太宗以后,一直在变化,并且严格限定参加考试的人员范围,主要是限制在职的官员报考。

范文正公

北宋很多名士崇尚儒家的“明体达用”之学,提出“宗经则道大,道大则才大,才大则功大。如能命试之际,先之以六经,次之以正史,该之以方略,济之以时务,使天下贤俊翕然修经济之业,以教化为心,趋圣人之门,成王佐之器。十数年间,异人杰士必穆穆于王庭矣。”学校教育学生,要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为主,同时教授算学、工程、医药、军事等专科知识,培养有才、有道、有功的英才。这类人才不但大通六经之旨,还要懂得历史兴衰之道,掌握治国方略。能够学会处理当今的时务,活学活用,经世济民,成为“以教化为心,趋圣人之门,成王佐之器”济世良才。最后朝廷人才济济,君子满堂,人人都德才兼备,个个是治国良才,“列于朝,则有制礼作乐之盛;布于外,则有移风易俗之善。”

早在唐代,学校除了教授儒家经典之外,首次开设了专科学校,培养实用人才,这是世界上最早开办的实用专科学校,比欧洲早了一千年。学校教授的科目包括算学、律学、医学、卜筮、天文、历数、漏刻、兽医、校书。其中算学指的是算术;律学指的是学习法典条文;医学包括中医科、针灸、按摩、药师等内容;漏刻就是学会制造计时工具;校书是校理典籍。

范仲淹

到了宋代,不但创建了文化盛世,在实用科学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到了明清两代,有识之士对于实用科学也非常重视。比如明清之交的顾炎武就建议:“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而清初思想家、教育家颜元则说:“博学之,则兵农、钱谷、水火、工虞、天文、地理,无不学也。”要求读书人不但熟悉儒家经典,还要学会天文、地理、兵农、工程制造等专业知识。从这两位大儒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首倡的培养经邦济世的实用人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那么宋代有识之士为何对呼吁培养实用人才不遗余力呢?这与当时官员只会耍嘴皮子而动手能力奇差有关。在当时的郡县之中,除了郡守、知府等朝廷委派的官员之外,剩下的都是小吏。在古代,官与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存在着深深的鸿沟。官员大都是进士出身,优越感很强,自认为是精英阶层。而负责干活跑腿的小吏,大都是布衣出身,或者粗通文墨,可以当师爷和幕僚,比如及时雨宋江,就是郓城县衙负责起草文书的吏;或者具备一定的工程建设经验,可以负责地方的工程施工;或者身强力壮,能吃苦,就当衙役和捕快,比如插翅虎雷横和神行太保戴宗。这些小吏虽然地位卑贱,但是能力很强,官府片刻都离不开他们。如果官吏关系融洽,那么地方会治理得井井有条。遗憾的是,大部分时间官吏之间都互相瞧不起,官员看不起小吏出身,小吏就嘲笑官员只会夸夸其谈。由于官员不懂专业知识,很容易就被小吏所蒙骗,他们就绞尽脑汁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历朝历代,对底层百姓祸害最大的其实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官员,而是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吏。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欣赏一位不懂专业知识,甚至连图纸都看不懂的官员如何与小吏斗智斗勇的故事吧。据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记载,有一个叫许元的官员督造大船,每次检查用料的时候,都发现铁钉的消耗量非常大,比一般的耗材高出很多。他找来负责管理材料的小吏询问,小吏坚持回答造船的时候就是用了这么多钉子,只多不少。就这样你来我往,丝毫问不出结果,最后,这名官员用了一个谁也想不到办法,揭穿了小吏的谎言。那么他用的什么方法呢?是找来造船的图纸,仔细研究用料?或者再派一名心腹监督造船的小吏,伺机找到同行的贪污罪证?或者找有经验的工匠,加以询问?统统不是!他采取了一个很极端的办法,放了一把火,将刚建好的船烧成了灰烬,然后将里面的铁钉都收集起来,清点数量,再和上报的用料核对,证明了小吏果然在贪污。这名官员还将实际用的铁钉数量定为标准,交由手下严格实施,终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则轶事在相关正史上也能找到。

看了史书上记载的这件事情,我们怎么评价这名官员呢?是喝彩还是质疑?而史书上对这名官员的做法大加褒奖,是作为一项政绩加以记录的。其实,即使站在当时的角度,这名官员做的事情也属于故意破坏公物。脑袋是很聪明,可惜没用在正道上,也没算明白铁钉和大船的价值。一艘船造价多少?被小吏贪污的铁钉价值几何?即使铁钉消耗量比实际多一倍,又能多花几个钱?岂能和一艘大船的价值相比?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名官员采用了最笨的一种。这还是名留青史的官员,素质尚且如此,可以想见那些根本就入不了正史的其他官员了。由此可知,宋代有识之士提倡培养能够懂得专业知识的官员,有多么迫切和重要。



作者:王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