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战争时,苏联工业生产能力有多强?纳粹德国注定失败

持续了四年之久的苏德战争,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为二战中规模最庞大、战况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战场。在这场巅峰对决中,苏联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实际上,我们了解了战时苏联工业的生产能力,就会明白一切了。

战争,既考验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也看其经济实力。

在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在军事方面损失惨重,给经济方面带来损失巨大的同时,也给军工生产的组织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苏联失去重工业区。在短短的5个月内,苏联损失63%煤、58%钢的生产能力及41%的铁路线,人力资源动员很快达到极限。

开战仅10天,苏联政府就征召530万士兵参战,但是兵员损失也十分惊人。据何勒、讷克约施《乌托邦政权》统计:1941年6月--1944年4月,德军共俘虏苏军575.4万人,其中死于战俘营的就超过322万人。战争期间,苏军士兵死亡高达1360万(包含死于战俘营),值得一提的是苏军数量一直保持1000万左右。

高伤亡率,高征召率。苏联大多数青壮年男子都前往前线战斗,这样一来,后方出现了巨大的劳动力资源缺口,而弥补这个缺口的只能靠妇女、少年及从前线退伍回来的残疾军人。

早在战争的前一年,苏联政府就进行了劳动力动员:改为56小时工作周,并禁止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准迟到早退,违者刑事拘留。战争爆发后,苏联政府又将每天工作时间延长1--3小时,取消一切休假。

这种战时军事动员措施,使得工人数量在不增加的情况下,苏联工业生产能力却能增加近1/3。不过,这还不算达到极限,根据诺务《苏联经济史》载:到了1942年初,又将战前规定的最低劳动日大幅度提高,还规定12--16岁少年最低劳动天数为每年50天。这样,就将平均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劳动日,从1940年的254天调至1942年的352天。

不仅提高了劳动天数,苏联政府还鼓励女性从业人数。如此一来,女性就业者占就业总人数比重,从1940年的38.4%提高到1944年的57.4%。而在轻工业方面,至1942年底,女职工占到了职工总是的8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记载了1942年联共(布)中央的一份决议,指出:“我们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千百万苏联妇女工作。”其中,职工里18岁以下的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到了1943年,少年在工业各部门的职工比重中高达40-60%。

与苏联强大的后备动员力量相比,战时纳粹德国的经济动员可谓举步维艰。尽管早在1939年9月,纳粹德国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41年才爆发苏德战争,但是,它的经济动员不是很明显。如]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载:1942年4月前,只有37.5%的粗钢用于军工生产,低于一战时期的46.5%。实际上,一直到1943年1月,纳粹德国才宣布进行全面战争。而苏联不但在时间方面比纳粹德国大大提前,动员程度也比它大得多。

最明显的莫过于人力资源动员方面。第一,战时德国工业部门工人每周工作时间不仅不增长,还有下降趋势:1941年9月是49.5小时,而到了1944年3月,则降至48.3小时。第二,德国战时先后征召1000多万青壮年上前线,巨大的劳动力缺口理应由妇女来顶上,但是,当时妇女就业率十分低下。这样一来,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推进,德军前线人员严重不足,且后方劳力却十分缺乏。到了1943年,纳粹德国政府开始征召原先一直受到保护的军工企业的熟练工人入伍,而军工生产又受到严重阻碍。即便这样,还是无法提高德国妇女的就业率。

1943年1月13日,随着戈培尔在柏林体育馆的激情演讲,全面战争的序幕已经开始。纳粹德国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并将其投入战争,以扭转战局,弥补前期战争消耗掉的巨大的人员和物资。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动员劳动力资源。同年2月,政府动员劳动力的对象为:男性16--65岁,且从1943年1月1日起每周工作不足48小时;女性17--45岁且家中没有14岁以下孩子需要照看而根本未就业者或每周工作时间不足36小时。

截至1943年6月底,应动员男性50多万,女性300万,显然,这样的结果反映出劳动力动员无明显提高。布莱叶、德莱西斯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描述:在男劳力数量无法再提高的基础上,到1943年6月30日女性动员对象只有41.3%参加工作,而其中仅工作半天的妇女就超过一半。到同年底,德国妇女就业人数仅仅增加40万。这样一来,为了填补劳动力缺口纳,粹德国政府不得不扩大外籍工人及战俘参加强制劳动的人数。舒曼、布莱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也描述:1944年5月31日,德国就业人数与有劳动能力的人数之比为63%,其中男性为84%,女性为45%,农业之外的妇女就业率只有35%。

其实,战时德国人力资源动员程度不仅远低于苏联,还远低于英国。同一时期,1943年德国女性就业率是46.1%,而英国妇女就业率就达到60.5%,苏联妇女就业率更是达到极限。我们可以想象,当苏联妇女们高负荷劳作的时候,大多数德国妇女却待在家照看孩子。

1942年,德国战时的劳动力人数的缺口,远超100万,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描写道:(德国政府)不但没有增加妇女就业人数来弥补缺口,反而“为了显著减轻德国家庭主妇,尤其是多子女母亲的负担并不致危害她们的健康。”于是,德国政府专门从乌克兰“招来”50余万妇女作保姆。

反观苏联,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描述:苏联早在战前的1938年就将孕妇产假由112天降至70天,战时大量增加托儿所、幼儿园使妇女参加工作。而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阿尔贝特·施佩尔回忆录》也描写道:战前1939年6月英国家庭女佣人数为120万,德国同期家庭女佣人数为158.2万?1943年6月,英国女佣降至40万人,为战前的1/3,而德国女佣仍高达144.2万人,与战前没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战时德国女性就业率一直很低呢?根据《第三帝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分析:纳粹德国一直宣传妇女应该重家庭,不让妇女参与繁重的劳作。当然,给军属妇女的较高补贴也是为了补男子上前线的工资,讨好民众,于是妇女不用上班挣钱养家糊口。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纳粹德国的这种反对增加女职工的做法,是得到戈林和希特勒支持的,谁敢说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