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特丹,一部用“水”凝成的历史
“丹”.在荷兰语中是水坝的意思。是荷兰人筑起的水坝,使700年前的一个渔村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阿姆斯特丹,16世纪末,阿姆斯特丹已经成为重要的港口和贸易都市.并曾于17世纪一度成为世界金融、贸易、文化中心,这座美丽的水城今天已是荷兰的首都。
塞缪尔·约翰逊说过,任何对伦敦感到厌倦的人,他也一定是厌倦了生活。此话无疑同样适用于阿姆斯特丹。这座迷人的城市,把繁华都市的魅力和风景优美的乡村特色完美地融于一体,有时真让你分不清哪是城市哪是乡村。
泡在水里的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达姆广场是全国性庆典仪式的举办地。广场中央矗立着为纪念两次世界大战牺牲者而建的战争纪念碑,对面是富丽的王官,这里原来是市政厅,建于1648-1662年。
三条建于17世纪的同心运河围绕着城市中心。坐上游艇,我们徜徉于阿姆斯河上。河道穿插于城市的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把阿姆斯特丹切割成一块又一块。泡在水里的建筑很有意思,门都比较窄小,不管楼层有多高,每层楼的窗外都会有一个十分结实的挂钩,用于往楼上搬运家私之用。据说在古代政府收房产税时,都是按门的大小来测算的,所以人们当初在修房屋时,就把门弄得很窄,仅能容一人进出。我在猜想,这可能与阿姆斯特丹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阿姆斯特丹的许多房子似乎就建在水面上,这让我想起苏州来。以前商行的货仓都设在楼上,用吊斗把货物吊上去,从窗口进仓。至今虽然不再需要搬运重物,但那些饱经沧桑的巨大的铁吊钩,还是一排排地留在房檐下,令人想起当年工人们那热闹的吆喝声。
阿姆斯特丹全市共有160多条大小水道,由1000余座桥梁相连。漫游城中,桥梁交错,河渠纵横。从空中鸟瞰,波光如缎,状似蛛网。市内地势低于海平面1~5米,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由于地少人多,河面上泊有近2万家“船屋”。过去,城市的建筑几乎均以涂了黑柏油的木桩打基,以防沉陷。据说王宫的地基使用了13659根木桩。
城市的大部分土地都是数百年来通过拦海筑坝,把海水排干而得到的。这样的土地被称为“新辟的低地”。人们首先用风力车通过一系列的运河环来提高水位,一环高过一环,这样水流经自然河最终汇入大海,现在排水是用电泵不定期完成的。这样大规模的填海造地工程引起了人们的争议,环境学家担心,如果再把依斯米尔的海水排出去,脆弱的生态环境就会受到破坏,并且如果地下水的水位下降低于现在的水位,那些支撑阿姆斯特丹古老建筑的木桩就会因干燥而腐烂,造成大规模破坏。
令阿姆斯特丹居民安心的是,进一步的填海造地工程已经停止,这场陆地与海洋的战斗宣布暂时停息。
运河边上停泊着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只。由于陆地太少,这里不少人家长年住着水上船屋,政府给他们提供水电设施。船屋外一盆盆艳丽的花成为水与陆地间最好的纽带。
我们仿佛在画中漫游,一不留神便进入乡间的河道。河边停着一长溜小车,车主在小车旁蹲着,一看都在专心钓鱼。四周出奇地静谧,身在其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河堤的一端便是幢幢民居,大都独门独院,院里停泊着高档轿车,院外的河边放着小艇,主人可以随时选择自己喜欢的交通方式出行。
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
“到处都是水,无处不通船”是阿姆斯特丹城市的写照。以中央车站为中心,城区依次有辛格、赫雷、皇帝、王子和阿姆斯特5条骨干运河。在5条骨干运河之间还有几十条放射性的小运河相连接,密密麻麻的运河把城区分割成许多小块陆地,这些陆地四周都是水,是名副其实的“小岛”。街道、商店、教堂和住宅都是建在这些“小岛”上,“小岛”之间的连接依靠着上千座的桥梁。温和湿润的海洋气候孕育了阿姆斯特丹市区郊外不尽的绿地,鲜花青草与泛着粼粼波光的小河流水相映成趣,构成它多姿多色的独特水城风光。
毫不夸张地说,阿姆斯特丹的历史,就是
一部治水的历史。在顽强地填了900平方公里海域之后,荷兰终于扩大了自己的“国土面积”。
雨中的阿姆斯特丹乡村风景是最美的。秀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水渠纵横,牧草肥美,奶牛在悠闲度步,阿姆斯特河蜿蜒曲折,河畔的树木郁郁葱葱,淅淅的秋雨中是一排排传说中的风车。
我们进入一家木屐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木屐,最早的要追溯到100多年前了。玻璃框内已经发黄的图片和褐色的老木屐向我们讲述着木屐的历史。几位中年人正在现场制作木屐。一截桦木拿在手中,放进机器里,一阵轰鸣,不到两分钟一只木屐就做成了;一旁一位老人戴着老花眼镜,正用锋利的铁笔在木屐上雕刻出美丽的花纹。
风车和木屐已经成为荷兰游的“特色产品”。由于阿姆斯特丹筑海而成,脚下的地全是盐碱地,荷兰人筑起风车车干海水,穿上木屐防止腐蚀。昔日用来抵御自然,今天巨大的风车已经成为河边一道美丽的风景,而木屐则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梵·高和伦勃朗就是从这风景里走出来的
阿姆斯特丹又是欧洲文化艺术名城。市内分布着约40座博物馆、60多家剧院和141个美术馆。国家博物馆收藏有100多万件艺术品,包括蜚声全球的伦勃朗、哈尔斯和弗美尔等绘画大师的杰作。市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梵高美术馆以收藏17世纪荷兰艺术品而闻名,梵高去世前两天完成的《乌鸦的麦田》和《吃马铃薯的农夫》就陈列在这里。
像阿姆斯特丹这样的风景,应该是出绘画大师的地方。举世闻名的梵·高和伦勃朗就是从这绝妙的风景里走出来的。
1853年,梵高出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徒之家。1881年左右,他开始绘画。1886年去巴黎投奔其弟,初次接触了印象派的作品,对他产生影响的还有著名画家鲁本斯、日本版画和著名画家高更。1888年,梵高开始以色彩为基础表达强烈的感情。他曾短暂与高更交往,后来神经失常,被送进精神病院。在经历多次感情上的崩溃之后,37岁的梵高于1890年在奥维尔自杀。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及风格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像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
梵高曾说:我想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画室,让纯净的或调和的铬黄在各种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种程度的蓝色底子上,从最淡的维罗内塞的蓝色到最高级的蓝色,都要让它们闪闪发光;我要给这些画配上最精致的涂成橙黄色的画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绘玻璃一样。
梵高确实做到了。他让阿尔八月阳光的色彩在画面上大放光芒,这些色彩炽热的阳光,恰似梵高发自内心的虔诚和对生命极致的向往。在淡黄色的背景上,形态各异的向日葵,或绚烂或枯萎,另有几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点缀花蕊,颜色上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画面总体上给人一种明亮而又强烈的生命力,让人感到生活充满希望。
生前寂寥、死后荣耀的画作《向日葵》在1978年的在伦敦拍卖会上以大约59亿日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后来,梵高的作品《鸢尾花》和《迦赛医生像》又分别以73亿日元及127亿日元卖出。商业上的巨大利益,与梵高生前卖画情形所比,的确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单单梵高的疯狂,还不足以叫荷兰人尽情。他们就是那么幸运,在阿姆斯特丹,还有一位用画笔将光与影凝固成永恒的大师伦勃朗。
伦勃朗的故居就位于阿姆斯特丹。走进大师的画作展室,停步于他的自画像前,画上的大师仿佛静静凝视着世间的阴晴冷暖。
伦勃朗1606年7月15日出生于荷兰弥漫着浓重文化氛围的莱顿小镇。14岁的伦勃朗在就读于莱顿大学两个月后就决然改学绘画,开始了他艰辛的漫漫的绘画征途。几载奋斗之后,他从默默无闻的小镇踌躇满志地走进了大都市阿姆斯特丹。一幅《蒂尔普医生的解剖课》画作,使他一夜之间闻名于画坛,由此,达官贵人和私家公会纷纷上门索画,订单滚滚而来,天才的伦勃朗迎来了他人生和创作的黄金时代。1634年,名门闺秀萨斯基亚成为他的妻子,也为年轻的伦勃朗带来了丰厚的财产和无尽的创作灵感。美丽动人的萨斯基亚一时成了伦勃朗笔下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女神、花神,伦勃朗也迎来了自己的艺术高峰期,他运用光线和阴影增添作品的厚度、力度和神秘感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成为明暗对比无可争议的大师,至今无人能与之匹敌。
1642年,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邀请伦勃朗为他们绘制一幅巡警群像画作。伦勃朗没有按照常规简单地画出每一个人的肖像,而是把这画作当成一个历史的主题画来构思,他将主要人物安排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将其余的人物放在后边,画面明暗变化强烈,有的人则被放在了暗影中模糊不清。画作完成之后,画中人发现他们每个人出了同样的钱,却不能在画中获得同等地位,由此,引起强烈不满,遭到公会的拒绝。
为了索回画金,公会诉诸法庭,并对伦勃朗进行了大肆的人身攻击。一幅画引起的轩然大波,渐渐超出了艺术本身的争论,一些维护旧道德的无知小市民以伦勃朗曾经以他妻子萨斯基亚为模特儿画过一些裸体宗教题材画为由,轮番对他进行肆无忌惮的诽谤和攻击。
祸不单行,这年6月,萨斯基亚一病不起,溘然西去。中年伦勃朗遭此致命打击,从此一蹶不振。1669年10月4日,这位17世纪荷兰画派的杰出艺术大师,告别了这个充满了磨难和苦痛的世界。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价值连城的宝贵的文化遗产:500多幅油画,250余幅铜版画,1500多幅天才灵动的素描。
站在阿姆斯特丹16世纪的桥上看云,忽然又想起荷兰诗人马斯曼的诗歌:天空伟大而灰暗/下方是辽阔的低地和水洼/树木和风车/教堂和温室/被纵横的沟渠分割/一片银灰色/这就是我的故乡/我的人民/这是一片我想发出声响的空间/让我有一个夜晚在水洼里闪烁/我就会像一朵云蒸发到天边……
作者: 章夫
来源:《看历史》